http://

blog。sina。cn/dpool/blog

/s/blog_8f71219501010ysv。html

這個部落格有答案

為防止該知識丟失,複製文字於此。望原作者見諒。

“我翻開200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首頁的“增補本說明”中稱:“這次增補,我們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在1996年的基礎上增收了近些年來產生的新詞新義12000餘條,附在詞典正文後面”。我十分高興,這下什麼大哥大、手機,我都能查到了。經查,“大”字前後共有詞條近300條,什麼大款、大牌、大片、大盤等等,就是沒有大哥大;“手”字前後110條有一條是“手機”,曰:“手持式電話機的簡稱”。收穫看似不小,但還是未解決“大哥大怎麼變成手機的?什麼時候變的?”

再上網查查吧,網路上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有關大哥大、手機的條目確實目不暇接 ,但對於我的疑問尚找不到直接答案。網上介紹說,1973年4月的一天,一個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駐足側目。這就是手機發明者,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馬丁。庫帕。1973年6月,手機註冊專利。經過10年的研究開發,一直到1984年才誕生出第一臺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重達2磅,售價3995美元。1987 年 11月21日,現任中海集團董事長的徐峰,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大哥大使用者。以上這些算是說清楚了大哥大、手機的發明時間、傳入內地的時間,但“大哥大怎麼變成手機的?什麼時候變的?”還未說清楚。

我埋頭翻查資料,我就不信查不出個所以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故紙堆裡找到兩份“救命”的資料。一個是《語文研究》2008年等4期,上面刊登了邵敬敏、劉傑的《從“手機R 21;看不同華語社群同義詞群的競爭與選擇》;一個是鄒嘉彥、遊汝傑編著的,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21世紀華語新詞語詞典》。這兩份資料詳細介紹了“手機”及其同義詞群在不同華語社群不同年代的出現率,從專業研究的角度闡述了“手機”一詞的崛起及其原因。

他們指出,“手機”應該是個意譯詞,它是指便攜的、可以在較大範圍內移動的電話終端。在它剛剛推向市場的時候,不但不同華語社群如香港、臺灣等都有自己的不同中文名稱,即使同一個社群,也往往幾個中文名稱並存。跟新詞“手機”實體所指同一的同義詞主要有:“大哥大、行動電話、手提電話、行動電話、流動電話、隨身電話、無線電話、手持電話、攜帶電話”,一共10個。他們重點比較了1995年至2000年,北京、上海、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六地華語新詞語的異同。文獻發現,在1995年之前,不但“手機”還沒有成為最常用的新詞,而且連“大哥大”也還只在臺灣、上海和北京才進入次常用的範圍。幾乎所有的名稱都是在電話前加上不同的修飾詞。

“手機”一詞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無從考察。根據文獻提示可以推測,“手機”一詞應該是上海首先比較普遍使用的。1996年度在使用頻率上,上海的“手機”已經僅僅次於“大哥大”了,1997年度“手機”已成為最常用的新詞了。而北京、新加坡兩地是1998年,澳門、臺灣兩地是1999年“手機”才成為最常用的新詞,只有香港直到2001“手機”才成為最常用的新詞。我高興地告訴老伴,你考我的問題我搞清楚了,“這個問題還挺複雜的呢!”老伴詭秘地笑道:“誰聽你的嘮叨,我是在治你的老年痴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