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變色龍》和《小公務員之死》,這個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吧。任何一個接受過基本語文教育的人都肯定會閱讀過這些短篇小說的,它的作品在中國流傳實在是太廣了。

不過我們基本也就知道幾篇最出名的,對其瞭解不是很全面,其實它還是一個戲劇大師,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就是來源於契科夫的戲劇《海鷗》。

|小說創作

契科夫的創作是從短篇小說開始的,當時是八十年代初,俄國政治氛圍非常緊張,能夠合法出版的刊物大抵是庸俗幽默刊物。契科夫家境貧寒,為了賺錢養家和供自己上學,瘋狂寫作,產量驚人。雖然有些作品質量不高,流於庸俗,但是還是有不少名篇。幽默雜誌編輯的約稿要求,簡短而幽默,直接造就了契科夫簡潔而幽默的風格。

80年代早期的創作並不署真名,而是用“安東沙·契洪特”的筆名,因此也被稱為安東沙·契洪特時期。這一時期的名篇有83年的《小公務員之死》、84年的《變色龍》和85年的《普里希別葉夫中士》。《小公務員之死》寫小公務員看戲的時候打了個噴嚏,結果把唾沫濺到將軍的禿頭上,於是惶惶不可終日,在憂慮中死去。《變色龍》的主人公是奧楚蔑洛夫,他在廣場上處理一樁狗咬傷人的案子,對狗主人身份的猜測構成了斷案的根據,中間連續變了幾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欺壓百姓阿諛權貴的形象。《普里希別葉夫中士》(總打成普莉希拉還行)寫一個自願效忠統治者的忠心奴才普里希別葉夫的故事,寫他即使退伍,還是孜孜不斷地自願維持高壓統治。

80年代中期和後期短篇小說的調子向抒情的憂傷轉變,有著名的《苦惱》和《萬卡》。1886年的《苦惱》(滿腦子教團1886)寫一個老馬車伕經受喪子之痛,卻沒有人傾訴,只好把滿腹憂傷向自己的老馬訴說,反映了人和人之間的隔膜和人地孤獨。同年又有《萬卡》,我記得我讀過,風格總讓我想起安徒生,這部小說寫九歲的鞋匠學徒萬卡遭到工作的折磨,晚上給爺爺寫信訴說的故事,但是他連爺爺的住址都不知道,他的信怎能送到呢?不過一個鞋匠學徒也受過識字的基礎教育,似乎文化教育普及得還挺廣的……

88年的《草原》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契科夫最重要的作品,透過一個九歲孩子的眼睛寫草原上的風景,一反原來避免景物描寫的傾向,寫了7段景物描寫。對草原風景的描繪大抵指涉俄羅斯民族,本文是對俄羅斯民族前途的探索。

90年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一年作家不滿於高壓政策下知識分子的普遍苦悶,於是去庫頁島考察當地流放犯和居民的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現實材料,思想變得深沉激進。之後的90年代於是成為契科夫創作的繁榮期,其中有不少批判托爾斯泰主義的作品。1892年的《第六病房》直接就是契科夫庫頁島之行的產物,它描寫一個外省小醫院中專門關押精神病人的第六病院的故事,所謂的精神病大抵是思想犯的意思,新來的醫生拉京看到其中對病人的虐待,心懷不滿,但是他信奉的托爾斯泰主義讓他對此不聞不問。拉京某天和新來的病人格羅莫夫親切交談,格羅莫夫談吐充滿智慧和理性,和拉京很能談得來,但是拉京因此被舉報也被關進第六病房。拉京的死嘲諷了托爾斯泰主義的無能,整個第六病房則暗指俄羅斯的社會環境。

90年代的契科夫重視揭露社會上各種壓迫和不平等的狀況,批判力度很強,其中98年有短篇三部曲,分別是《醋栗》、《關於愛情》和《套中人》。《套中人》是其中最出名的,寫中學教員別里科夫對整個小城鎮的心靈壓制,他那保守主義的作風壓得整個城鎮喘不過來氣,作者經由這個人物批判了死氣沉沉的社會。

98年作者結識了高爾基,其民主思想得到發展。20世紀初的1902年有《主教》,轉年03年有《新娘》,充滿了樂觀主義和對新世界的期盼。

|戲劇創作

契訶夫80年代主要寫一些獨幕幽默劇,80年代末的《蠢貨》和《求婚》還不錯。這時也在寫多幕劇,從這時到20世紀初共有五部。除了最後一部,也是最出名的一部《櫻桃園》之外,其他四部都寫資產階級小知識分子的迷茫和苦悶。

1903的《櫻桃園》是契科夫最出名的戲劇,象徵意味很濃。這部戲劇甚至可以看成是對上世紀俄羅斯文學的一個總結。朗涅夫斯卡婭從巴黎回到故鄉,為的是挽救一座即將被改建為別墅的櫻桃園,但是她沒能阻止對櫻桃園的拍賣,於是這座莊園易主給了之前提出改建計劃的商人陸伯興(羅巴辛)。櫻桃園的易主和消失可以和許多議題結合在一起,比如資產階級取代舊貴族,但是這部劇中體現出來的“世紀之交”的困惑才是最重要的,隨著社會轉型的進行,新舊交替之中是惋惜和樂觀並存的。

契訶夫戲劇創作致力於對戲劇散文化的發展——也就是抒情化,多用象徵,含蓄悠長,在簡約中包含著豐富複雜的情韻。比如《櫻桃園》中時時迴盪的來自天邊的怪聲,這個如同琴絃繃斷的聲音和人物感傷的情緒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