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981年建成的西城月壇街道真武廟五里三號樓,悄然煥新。新做的樓體外立面,紅磚透著精神;閃亮的鋁合金窗,顯得精緻,邊角處還巧妙地增加防撞角;充電樁旁,擺放整齊的電動腳踏車正在充電;就連院裡的井蓋都描繪了卡通圖案……“老破小”變“精巧美”,這得益於全市首例老舊小區改造“租賃置換”新模式的實施。(北青網 8月24日)

最近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一直是北京市從市級到區級再到街道社群層面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加裝電梯、抗震加固、外立面美化、樓內清理、小區環境整體政治……每一項工作都與社群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隨著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成為一個主基調,“我為群眾辦實事”成為各級黨組織、各個部門的一個重要工作,這些都成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不斷向前推進的動力。在實際工作中,北京市各個區、各個街道也都根據不同的情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開展改造工作,讓居民從不同的角度獲得幸福感。比如前不久回龍觀龍華園小區的閒置鍋爐房開工改造,變身成社群活動中心,比如有的社群利用空閒地區簡稱立體停車場,再比如這次的新聞中提到的“租賃置換”模式等等。

那麼具體的“租賃置換”模式是什麼路子呢?筆者看了一下新聞,乍一看上去,似乎就是以前的鏈家、我愛我家等房地產中介推出的“託管服務”的升級版或者叫換了包裝版本。比如同樣都是把住戶的老房子拿過來重新改造,變成溫馨的感覺,然後對外出租。但是再仔細看看,卻又不同於“自如友家”之類的純粹的一套房子的改造,畢竟他們純粹地為了賺取差價。而這次在政府支援、引導,社會資本改造、更新,小區群眾建議、監督三方合力下,探索出的多元互惠、微利可持續的新模式,更能夠讓小區居民整體吃一顆定心丸。因為同樣是民間資本介入,但是人家改造的可不是一家一戶,而是對整棟樓的下水和外立面都進行改造,改造之後,無障礙設施、門禁、物業、充電樁、老幼活動空間等等,一應俱全,讓整個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而有租房意願的老人到子女身邊的小區租房子的話,也有該民間資本承擔了風險:一方面,自己的房屋出租給附近金融街的白領,保證了租戶素質;另一方面,公司協助原房主尋找優質、低價的置換房源,原房主租房支出,由實施方支付,微利可持續,最終實現多方獲利,小區整體提升。

從新聞中報道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和諧的局面。不過,從長期來看,能否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比如如何長期保證租戶的素質?如何保證老人出去租房之後房價不會年年上漲,坐地起價?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無論如何,西城區的這種“租賃置換”模式的探索又給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當然,也許這種模式不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畢竟不是所有的小區都靠近金融街這種地方。但是起碼讓我們看到了地方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開動腦筋積極探索的態度。我想,這才是這個模式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所在。畢竟,只有各個區、各個街道真正沉下心來、俯下身子,結合實際去為民辦實事才能最終讓老百姓看到政府的態度,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