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事寓意

有個觀點說西天取經的五人其實根本就是一個人:

唐僧代表人的身體,悟空代表人的心,原著裡悟空還有個名字叫心猿,八戒代表人的慾望,沙僧代表人的本我,白龍馬代表人的意念。

這個觀點在三打白骨精裡體現的尤其明顯。

白骨精其實是很了不得的,別看她沒背景,本事也不大,卻做了一件連大妖怪都做不到的事,成功的瓦解了取經團隊。

故事開始,孫悟空去化齋了不在,白骨精變作美女,提著香噴噴的食物來誘惑三人。

豬八戒不是代表慾望嗎,所以他經受不住美女和食物的誘惑。

再三攛掇師父咱吃點吧。

可不管八戒和妖怪咋說,唐僧倒是始終沒有動搖。八戒於是很鬱悶:“天下和尚也無數,不曾像我這個老和尚罷軟!現成的飯,三分兒,倒不吃,只等那猴子來,做四分才吃!”

後來悟空化齋回來,睜開火眼金睛認得是妖怪,於是打殺了她,白骨精元神逃跑,留下一具屍體。

唐僧看到食物變成了癩蛤蟆,本來已經有三分相信悟空了。

但代表慾望的八戒對悟空懷恨在心,說那癩蛤蟆是大師兄為了逃避責怪弄的手段。唐僧於是聽信了八戒的話,念起了緊箍咒。

第二次妖怪變作老太太,八戒大老遠看見了就說,壞了老太太尋她女兒來了。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又打殺了她。唐僧又足足把緊箍咒唸了二十遍。

等到第三次悟空把老公公打死,徹底剷除了妖怪。見到屍體瞬間化作一堆白骨,唐僧倒也信了。

誰知八戒又說是悟空弄的手段。唐僧這次徹底狠下心來,不管悟空如何求情都不管用。

三打白骨精的寓意是啥

有人說悟空之所以被趕走都怨八戒的挑唆,他太可恨了。但其實原著裡明確說了八戒也認不得妖怪。

至於

他為什麼這麼頑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唆,恐怕這裡邊除了不認識妖怪的因素,很可能還有嫉妒心和貪戀心在作怪。

從結果來看孫悟空走了最大獲益者就是豬八戒,他從三把手升為二把手,成為降妖除魔的主要力量。

我們看原著,打死老太太之後,唐僧要悟空走,悟空說,走可以“只是一件事不相應”。

八戒這時候竄出來說,“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

行者聞言,氣得暴跳道:“我把你這個尖嘴的夯貨!老孫一向秉教沙門,更無一毫嫉妒之意、貪戀之心,怎麼要分什麼行李?”

暗指了豬八戒有嫉妒貪戀之心。當然這只是猜測,不當真。

不可否認孫悟空最後被趕走確實有八戒的責任,但主要責任還是在唐僧。

因為他是領導,是最後拍板者,八戒最多是個軍師,只提供主意,不對事件結果負責。所以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唐僧。

三打白骨精的寓意是啥

還有一個事很詭異。

豬八戒瘋了似的挑唆,唐僧瘋了似的唸咒,孫悟空瘋了似的打滾,可是

自始至終沙僧就跟消失了一樣,一個屁都沒放過。

直到最後大師兄被趕走已成定局,臨走之前他才冒出來,但也是被動的聽孫悟空的囑託:

“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詀言詀語,途中更要仔細。倘一時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聞我的手段,不敢傷我師父。”沙僧依然是連個屁都沒放。

也就是說自始至終他沒說過一句話。整個章節裡沙僧一共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摻著唐僧去看變成了癩蛤蟆的食物

第二件是給唐僧拿了寫貶書的紙筆。

這到底是為啥呢?

其實如果用五人合一的觀點來解釋好像也就說得通了。

因為整個事件裡邊本來就沒有沙僧代表的本我什麼事,只是身體,心和慾望的鬥爭。

就像整個取經路上白龍馬除了少有的幾次出場,大部分情況他跟一匹普通的凡馬是沒有區別的,不說話,不參與。

因為在絕大部分劫難裡,作者想表達的主旨用到另外四人就夠了,根本用不著他出場。否則五莊觀的時候每人都有一個人參果,唯獨沒有小白龍的,怎麼解釋,難道是那四人看不起他,或者沒想起來?不可能吧。

再者說了人的本我和意念這兩個東西本來就屬於隱性因素,不應該像慾望和心那麼活躍。

可是也請不要忘了他們,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你想沒有白龍馬,唐僧怎麼走過了十萬八千里。我想這大概就是作者的用意。

三打白骨精的寓意是啥

用一句話概括這個故事,那就是因唐僧不辨是非,不分好壞,執迷不悟,聽憑慾望的牽引,最終導致了悟空的離開。

所以三打白骨精的寓意就明白了。我們知道佛教講人有三毒分別是貪嗔痴,修佛之人是必須要剷除的。

貪就是貪婪之心,觀音寺那一難講的就是貪,主人公是金池和黑熊。這個之前的文章詳細講過。

嗔就是嗔怒之心,指的是憤怒,偷吃人參果講的就是嗔,主人公是孫悟空。孫悟空偷了果子已經有錯在先,可是被清風明月罵了幾句,他就怒不可遏,一下推到了果樹,招致禍事。這個之前也詳細講過。

而白骨精這一難講的應該就是痴,主人公是唐僧。痴就是痴呆,痴迷,愚笨,引申一下就是說人不分是非,不辯好壞,執迷不悟。白骨精本是一個幻化成人形的殭屍。唐僧八戒卻都不能認,倆人一唱一和非要攆悟空走而後快。當然作為本我的沙僧更認不得。

02

如何脫難

大家發現沒有白骨精這個故事其實是沒有結局的。也就是說唐僧的痴導致了什麼後果呢?失去了心的取經人會碰到什麼災難呢?最後又是如何脫難的呢?

之後的黃袍怪一難給出了答案。

八戒去化齋不得,開始呼呼睡大覺,他本來就代表慾望嘛。沙僧去尋。唐僧一人坐著也煩悶,於是東走走西走走,終於迷路了,誤入波月洞。

注意這回可不是妖怪主動捉的唐僧,而是他因迷路自己走進去的。

為什麼這麼安排呢?

其寓意就是失去了心的唐僧找不到方向,迷失自我了。

這還沒完呢。黃袍怪後來趁虛而入,把唐僧變成了籠子裡的一隻“口眼難開,不能行走”的老虎。

可不嘛,沒有了心的取經人還是取經人嗎?不就是一隻困獸嗎?不辨是非,寸步難行。原著裡“口眼難開,不能行走”八個字很有深意。

事實上整個團隊現在也是困獸啊:沙僧被捉,八戒無計可施,白龍馬被黃袍打傷。

但這回白龍馬有個大大的功勞,就是他最早意識到要想脫難非得請回大師兄不可,並且力勸八戒去請。

那為什麼是他最早意識到,因為他代表意念嘛。於是慾望不得不收斂起來,放下姿態,主動去請悟空。

心回來了,降服了妖怪,整個大故事才算圓滿結束。

唐僧認識到孫悟空的重要性,四人盡釋前嫌,愉快上路。

三打白骨精的寓意是啥

說這一難是講痴的,有證據嗎?有的。

在遇到黃袍怪的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開頭有一段詩:

妄想不復強滅,真如何必希求?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豈居前後?悟即剎那成正,迷而萬劫沉流。若能一念合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悟即剎那成正,迷而萬劫沉流。”

唐僧不就是因為執迷不悟,趕走悟空,才招致災禍。

後來又因為白龍馬的開悟爭取,請回悟空,才消災脫難嘛。

03

唐僧悟空決裂始末

其實關於唐孫二人的決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個逐步演變的過程。

首先悟空剛從五行山出來那回就打死了六個強盜,師父責備了幾句,悟空從來沒受過別人的指責,於是賭氣而走。觀音一看唐僧治不了孫悟空才拿來了緊箍咒。

之後就是觀音寺賣弄袈裟,五莊觀偷吃人參果。

而且原著裡師徒兩人經常抬槓,就在白骨精那章開頭還吵了一架。

唐僧讓其去化齋,悟空抱怨道這荒山野嶺的上哪去化,唐僧責備道你怎麼這麼懶,當初要不是我救了你,你現在還是隻困獸呢。

平心而論,孫悟空本事是很大,可取經初期他的缺點也不小。

時不時的惹個禍;又不聽話,還老抬槓;況且這會又有八戒沙僧護駕。

換成是你也不會喜歡這樣的部下。

也就是說唐僧趕走孫悟空不完全是因為他連傷三命,其實唐僧早就看他不順眼了,白骨精只是那個導火索。

喜歡本文可搜尋關注微信公號“說明白了嗎”,有更多精彩哦

三打白骨精的寓意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