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作者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朝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2-09 回答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作者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朝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2-09 回答

作者是吳承恩,他是明代的小說家。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漢族,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82歲。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作者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朝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2-10 回答

作者是吳承恩,他是明代的小說家。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漢族,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82歲。 吳承恩從小天資聰明,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實恰恰相反,他在科舉場上極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連個舉人都沒考中,直到45歲才考上一個歲貢生。由於科場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貧困,他曾遭到勢利之行徒的笑罵。這種種遭遇使他加深了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以及社會上的炎涼世態的認識,心靈裡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種子。

吳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屢試不第,很可能與他不願作違心之論以討好上官有關。他厭惡腐敗的官場,不願違背本心,對黑暗的現實持否定態度。他在《二郎搜山圖歌》一詩中寫道:“民災翻出衣冠中,不為猿鶴為沙蟲。坐觀宋室用五鬼,不見虞廷誅四凶。野夫有懷多感激,撫事臨風三嘆惜。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認為“民災”的形成,社會現實的醜惡,原因就在於統治者用人不善,讓“五鬼”“四凶”那樣的壞人當道。他想“致麟鳳”,行“王道”,扭轉乾坤,但是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只能空懷慷慨,撫事臨風嘆息。

《西遊記》雖然是吳承恩晚年寫成的,但卻作了畢生的準備。小時候,吳承恩經常跟從父親遍遊淮安近郊的古寺叢林,聽來許多優美神奇的神話故事。他從小就有好聽奇聞的習性,在讀私塾時,經常瞞著父親和老師,偷偷地閱讀“野言稗史”。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吳承恩曾寫過一本志怪小說《禹鼎志》。他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他的志懌小說、神話小說,寫的雖是神仙鬼怪,其實著意的還是在於“人間”,為的是寄託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惡勢力,使讀者“悚然易慮”,並非無為而作,或搜奇獵異以資談笑。他創作《西遊記》,目的也是如此。在《西遊記》四十五回中,寫到孫悟空佈置自然之神布雲、打雷、下雨時,特別命令雷公鄧天君說:“老鄧仔細替我看那貪髒壞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孫悟空最恨的是“貪髒壞法之官”,這與吳承恩在許多詩文中所表現的特別仇視貪官汙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遊記》的神話世界裡,處處有人間的影子:神聖的天宮表面氣派不凡,至高無上的玉帝卻賢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間的王朝相彷彿;地府森嚴,官官相護,貪髒枉法,無辜的人有冤難伸,和地上的衙門並無兩樣;妖魔鬼懌殺人吃人,貪財好色,仗著魔力法術稱霸一方,無惡不作,簡直是人間惡霸、官僚的化身。《西遊記》還寫到了一些人間國度,那裡的統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的”,這同樣是明朝廷君臣禍國殃民罪行的寫照。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一切稱兇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或一命嗚呼,或束手就擒,這都反映了吳承恩掃蕩社會醜惡現象和醜惡勢力的強烈願望,也是《西遊記》民主性精華之所在。

吳承恩的文學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西遊記》和前面提到的《禹鼎志》外,他還寫了許多風格清逸的詩歌,收集在《射陽先生存稿》中。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作者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朝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2-10 回答

吳承恩(約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傑出的小說家,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的作者。

吳承恩從小天資聰明,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實恰恰相反,他在科舉場上極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連個舉人都沒考中,直到45歲才考上一個歲貢生。由於科場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貧困,他曾遭到勢利之行徒的笑罵。這種種遭遇使他加深了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以及社會上的炎涼世態的認識,心靈裡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種子。

吳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屢試不第,很可能與他不願作違心之論以討好上官有關。他厭惡腐敗的官場,不願違背本心,對黑暗的現實持否定態度。他在《二郎搜山圖歌》一詩中寫道:“民災翻出衣冠中,不為猿鶴為沙蟲。坐觀宋室用五鬼,不見虞廷誅四凶。野夫有懷多感激,撫事臨風三嘆惜。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認為“民災”的形成,社會現實的醜惡,原因就在於統治者用人不善,讓“五鬼”“四凶”那樣的壞人當道。他想“致麟鳳”,行“王道”,扭轉乾坤,但是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只能空懷慷慨,撫事臨風嘆息。

《西遊記》雖然是吳承恩晚年寫成的,但卻作了畢生的準備。小時候,吳承恩經常跟從父親遍遊淮安近郊的古寺叢林,聽來許多優美神奇的神話故事。他從小就有好聽奇聞的習性,在讀私塾時,經常瞞著父親和老師,偷偷地閱讀“野言稗史”。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吳承恩曾寫過一本志怪小說《禹鼎志》。他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他的志懌小說、神話小說,寫的雖是神仙鬼怪,其實著意的還是在於“人間”,為的是寄託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惡勢力,使讀者“悚然易慮”,並非無為而作,或搜奇獵異以資談笑。他創作《西遊記》,目的也是如此。在《西遊記》四十五回中,寫到孫悟空佈置自然之神布雲、打雷、下雨時,特別命令雷公鄧天君說:“老鄧仔細替我看那貪髒壞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孫悟空最恨的是“貪髒壞法之官”,這與吳承恩在許多詩文中所表現的特別仇視貪官汙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遊記》的神話世界裡,處處有人間的影子:神聖的天宮表面氣派不凡,至高無上的玉帝卻賢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間的王朝相彷彿;地府森嚴,官官相護,貪髒枉法,無辜的人有冤難伸,和地上的衙門並無兩樣;妖魔鬼懌殺人吃人,貪財好色,仗著魔力法術稱霸一方,無惡不作,簡直是人間惡霸、官僚的化身。《西遊記》還寫到了一些人間國度,那裡的統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的”,這同樣是明朝廷君臣禍國殃民罪行的寫照。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一切稱兇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或一命嗚呼,或束手就擒,這都反映了吳承恩掃蕩社會醜惡現象和醜惡勢力的強烈願望,也是《西遊記》民主性精華之所在。

吳承恩的文學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西遊記》和前面提到的《禹鼎志》外,他還寫了許多風格清逸的詩歌,收集在《射陽先生存稿》中。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作者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朝代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2-10 回答

作者是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漢族,明代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