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為什麼要寫鹿鼎記?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2-17 回答

縱觀金庸的武俠創作歷程,從最初的陳家洛到俠之大者郭靖,這是金庸在中國傳統俠義上的升級,俠的觀念愈來愈明確,俠的味道愈來愈濃厚,這是金庸在俠義的認識上的漸進,直到在《射鵰英雄傳》中創造出了俠的頂峰“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郭靖。然而從此以後,金庸筆下的主人公“俠性漸曉,邪性見長”。楊過雖與郭靖殊途同歸,卻不免帶有幾分邪氣,最終的歸隱也說明他與郭靖不同的人生理想。從此,金庸結束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儒家大俠的形象,而更著重於個人的人生,性格,將人物刻畫的筆墨轉移到人性上面來。之後我們看到,張無忌和狄雲都不是傳統意義的俠,令狐沖也更注重人性的自由而不是除暴安良。從大俠到小俠到無俠,金庸最終在壓軸作中寫出了反俠,韋小寶。

韋小寶的反俠,首先是他特殊的人生經歷下的特殊性格所引起的,妓院和皇宮共同的生存法則使得韋小寶如魚得水,進退自如。儘管他不符合 傳統意義俠的形象,但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打動觀眾。金庸把近乎神人般的俠客從天下狠狠的摔下地面,他們的信仰和理想,他們的絕世武功,在韋小寶的生存法則面前變得一無是處。無論是愚忠的陳近南,還是魯莽的歸心樹,或是奸詐的馮錫範,都在韋小寶的吹牛拍馬,卑鄙無恥面前敗下陣來。反清復明失敗了,金庸看到了俠客的侷限,“為國為民”對於俠客而言終究只是一個遙遠的夢而已,空有一身絕世武藝或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的俠客註定不會有一個美滿的結局。他們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令人傾佩,而他們自身的力量在整個社會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其不自量力又令人惋惜,這就好似俠客的侷限。

韋小寶顛覆了傳統的俠客,但不是顛覆了傳統,傳統的忠孝節義對韋小寶的影響非常大,使得他每每在關鍵關頭做出“俠客”的行為。韋小寶不是俠客,但真正的俠客想做到的,韋小寶卻做到了。金庸說過“武俠小說通常是反正統,而不是反傳統”。

同時,金庸並沒有對傳統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理想徹底死心,他看到了江湖俠客的侷限,因此他終結了陳近南,然而他又塑造了康熙這一真正俠客的形象,有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才幹的君主,最終完成了數千年來江湖俠客的夢。可是這樣的一個君主治理下的盛世,陳近南卻要反對它,推翻它,企圖回到那個民不聊生的大明王朝,江湖就這樣在金庸的筆下不堪一擊,也讓我們看到了所謂江湖,所謂俠客的本質。

中世紀統治西方數百年的騎士小說,最終由塞萬提斯終結。而金庸塑造的一個完美的武俠夢,最終由金庸自己終結。可惜的是,《鹿鼎記》人不夠完美,因為它的敘述方式仍是武俠,仍然沒有脫離武俠的束縛,這恐怕也是金庸的侷限了。

金庸為什麼要寫鹿鼎記?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2-17 回答

韋小寶揚州人,其母韋春花是位妓女。因為一次偶然事件,韋小寶被茅十八帶到北京,偶入皇宮,結識康熙帝,擒鰲拜,入天地會,拜天地會總舵陳近南為師,解救沐王府劉一舟,吳立身等人。赴五臺山探望順治帝,出家少林寺(當然什麼武功也沒學到)任清涼寺方丈。後來身為賜婚事出使雲南。平神龍島,幫助索非亞公主奪權。因為其天地會香主的身份康熙帝被發現出逃。在通吃島度過了幾年。後來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簽訂尼部楚條約。最後歸隱。

韋小寶個人性格:狡猾,活潑,好動,好勝,懶惰,忠義。

金庸為什麼要寫鹿鼎記? 噎死愛肚 1級 2013-12-18 回答

因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