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十大母親都是誰?比如岳飛之母……請指教初夏嶸 2013-10-13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傑出母親1、華胥氏 傳說華胥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伏羲與女媧結合才使人類得以敷衍,所以華胥氏也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從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等方面考證的結果來看,華胥氏是我國上古時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傑出的女首領。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假若真如傳說那樣外出時由於好奇用腳丈量大人的腳印而感孕,那麼華胥顯然是歷史上最早的無性孕育的母親,傳說華胥氏制定了嫁娶之禮,使人類逐漸擺脫亂婚、群婚的狀態,對規範人類性關係和婚姻關係做出的貢獻相當巨大。不僅如此,文獻中還記載華胥氏“造網罟教漁獵”,發明了漁網捕獵,成為畜牧文化的源頭;“作書契以帶繩結”;有了簡單文字;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方之氣,乃畫八卦”——開始了人類從規律上熟悉大自然;“女媧作笙簧”——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樂器,成為中華音樂的起源。可見華胥氏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母親,她顯然是毫無爭議的天字第一號賢妻良母。2、孟母估計孟子所生的戰國時代肯定還沒有搬家公司,孟母三次搬家一定是一個相當浩繁沉重的工程。 孟軻,世稱孟子,是戰國時期大思想家。他幼年喪父,家貧如洗,全靠母親織布維持生計。孟母很賢惠,也很善於教育、誘導孩子。她為了選擇一個對兒子成長有益的環境,曾三次搬家。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啼哭的人多,影響學習,於是遷到一集市附近居住,那兒鬧鬧嚷嚷,孟軻又不安心求學,其母又遷往一家學堂附近住下,孟軻看見別人上學,也愛好讀書了。這就是流傳於世的“孟母三遷”。有一次,孟母正在織布,聽見孟軻才讀了一會兒書又不讀了,就把他叫到跟前,當面把沒織完的布割斷了,說:“兒啊,你這樣不專心讀書,就像我把沒織完的布割斷了一樣,是永遠也不能成功的啊!”慈母的話給了孟軻很大的震動,從此他發憤學習,終於取得了成就。 3、岳母 岳飛卻是實實在在的“戰神”,而成就如此英雄的仍然是偉大的母親。舉世無雙的千古佳話“岳母刺字”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母教經典。岳飛是南宋時的抗金英雄,小時候由於沒錢上學,全靠母親教會識字。他讀書用功,從小就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又學得一身好武藝,熟讀兵書。北宋滅亡後,國難當頭。在這國破家亡的危急時刻,岳母姚氏以大局為重,毅然送兒子投入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出發前,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並教導說:“不要掛念家裡,要永遠為國效忠,誓殺金兵!”岳飛牢記母親教誨,英勇奮戰,立下累累戰功。 4、歐陽修的母親歐陽修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四歲時死了父親,家境貧困,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到了入學年齡,母親卻拿不出錢來供他讀書,甚至連買紙筆的錢也沒有。歐陽修很想認字讀書,母親暗下決心,就是再困難,也要滿足他的願望。在冬天的夜裡,將爐灰灑在雪地上,藉著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當筆,在雪地上一筆一筆地教歐陽修寫字、認字,有著“歐母畫荻”的美談。就這樣,她教兒子學會了很多字。歐陽修識字以後,非常喜歡讀書,見到書就象得到寶貝一樣特別高興。對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他都仔細咀嚼,從不馬虎。他天資聰明,記憶力又強,讀過的書差不多都能背下來。長到十歲的時候,他早就把家中的書熟讀多遍,為滿足兒子求知的慾望,母親常常向鄰居和親友家借書給他讀。有些好書,母親還督促他動手抄寫。在母親的教育幫助下,歐陽修得以博覽群書,後來成為大學問家。5、程母 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都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學奠基人,被人們稱為“二程”。“二程”的母親侯氏,一共生過六個男孩子,只剩下程顥、程頤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愛兄弟倆,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他哥倆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敗子”的道理,從不嬌慣溺愛。 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只相差1歲,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報,侯氏勸阻說:“不要管他們,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然後,又對孩子說:“你們走路時,慢一點就不會摔跟頭了,你們試試看。”吃飯的時候,孩子愛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著他們的性子來,專門給他們愛吃的飯菜,侯氏制止道:“對小孩子不能慣,你慣什麼毛病就會有什麼毛病。小時候養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長大後怎麼辦?”在母親的嚴格教育培養下,“二程”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6、漂母 在江蘇省淮陰縣的碼頭上有一座十八米高的大墓,裡邊埋葬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一名當地的漢代村婦。由於她常在碼頭旁邊的河水裡漂洗衣物,便有了漂母之名分。歷史上記載著開創大漢帝國的常勝將軍韓信,曾在困境中“認漂為母”。而漂母之美名,之所以流傳千古而不衰,全然在於為她激勵了一個流浪少年的心志,使韓信成為載譽千古的一代軍事天驕。 漂母異於孟母和岳母之處,在於她本身就是一個貧窮的村婦,和韓信既無母與子的血緣關係,又沒有親屬的裙帶關聯——這樣一個淮陰貧困村婦,居然將一個流浪乞討的少年,激勵成為滅楚興漢的一代天驕,可謂是中國母愛史上最為絢麗的篇章。 7、徐母 明朝末年著名旅遊家徐霞客,畢生用於祖國壯麗河山的考察事業,這一壯舉是在他母親的教誨、支援下實現的。徐母衝破“父母在、不遠遊”的儒家傳統,勉勵兒子“志在四方”。徐霞客出遊時,她為兒子打點行裝,“為制遠遊冠,以壯其行色”。徐霞客歸家後,徐母要兒子“第遊名勝歸,袖圖一示我。”聽著兒子講述旅途上的所見所聞,母親很是高興,煮蒲烹銘,表示祝賀。 得到母親的鼓勵,徐霞客激動不已。他開始了對祖國萬里河山的遊歷。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艱險,靠兩條腿考察了華東、華北、東南沿海、西南雲貴等17個省區,對大半個中國的地理、水文、地質、動植物,特別是有關我國石灰岩地貌作了數百萬字的遊記記錄,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 8、訶額侖夫人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領、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父親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一次部落紛爭中被人殺害了。成吉思汗的母親只好帶著幾個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飢挨餓,備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託在兒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夫人為了教育年幼的幾個孩子,經常講自己母親教育孩子們要團結的故事。她說:“記得有一天,你們的外婆阿蘭阿豁看到五個兒子不團結,便拿出五支箭,讓五個兒子分別去折,他們很容易就折斷了。後來,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讓他們折,結果誰也折不斷。這時,外婆就對她五個兒子說:‘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敵不過人多;最好的馬,也經不起百條鞭子抽打。只有團結起來,握成一個拳頭,才有力量,才能戰勝敵人!’”在母親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壯成長,後來成了“一代天驕”。 10、孝莊皇太后 有人說,康熙的品格和智慧如“真龍天子”,那麼,培養教育“真龍天子”的人則更偉大、更了不起,她就是孝莊皇太后。陪伴了三代君王的孝莊在清初的朝廷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她看好少年康熙的發展潛力,力主起用他和培養教育他。因此,孝莊讓自己的侍女蘇嘛喇姑伺候小康熙。要求從生活起居、吃飯、穿衣、走路等都要按照皇帝的規範去做。她還請外國的傳教士和幾位國內有影響的大學士對康熙進行專門教育。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還是傳統的琴棋書畫,康熙都受過正規和良好的學習和訓練。康熙少年即位,孝莊教導他“以君子之道,得眾則得國”。告訴他“只有讓四海成登康豐,國家才能綿天地無疆”,並要求康熙“要尚寬容慈仁,溫良恭敬,慎乃盛議,謹爾出活,夙夜格勉”。 四臣輔政期間,孝莊太后經常在康熙身旁,幫助他出主意,但不預政。如蒙古布林尼起兵反清進犯北京時,康熙感到無將可派。是孝莊太后指點江山,以非凡的魄力提出起用曾反對過撤藩的周海。結果周海果然不負重任,一舉平定了外侵。當敖拜專橫,一度使少年康熙一籌莫展時,又是孝莊太后支援並密佈剪除了勢力強大並狂妄的敖敗及同夥。從而有力地幫助康熙親政和統治地位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