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寫書評,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太不一樣,它好像不同於所有小說般,讓我洶湧澎湃的見識了什麼是善與惡。

我也看過知乎豆瓣包括簡書上的一些書評,大家都在討論雪穗到底愛不愛亮司,包括我也出現過這樣的想法。

可是我覺得細思極恐的是雪穗的母親,這個人物,這才是所有故事開始的一切根源。所有的畫面都停留在桐原洋介身上,好像故事發生就是因為桐原猥褻雪穗而被殺害。可是如果細看後面結尾笹垣推理西本文代將女兒賣給桐原洋介做童妓時,其實這才是故事真正的開始,一個小孩童年陰影的形成,造成後面的為什麼要殺母親文代。

其實讀到這裡時,就可以想象出全書那麼多的悲劇為什麼會開始,如果我們將因為窮而讓孩子去當童妓,可見母親有多麼的可恥,這對孩子來說母親就成了侮辱,作為一個母親,她的天職應該是保護孩子,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即使生活再無奈,也不可以傷害孩子的。

而對於亮司,他的童年其實和雪穗的差不多,母親與店員的偷情,這本來就已經在自己內心留下了恥辱,接著父親又去強姦自己的好朋友,不巧又被自己看見,這時自己的內心羞恥感和對雪穗的罪惡感促使自己去殺了父親而救雪穗。

很多人都在問雪穗到底愛不愛桐原亮司,其實第一次看過時,尤其是最後一句“她一次都沒回頭”一直讓我誤以為她不愛亮司,但如果在細看,就會發現她的愛,只是不能見光而已,比如:江利子問她繡著RK的雜物袋是給誰做的,她告訴江利子是給養母的,後來作者寫到桐原的桌上放著用拼布做的雜物袋上印著“RK”。

還有,後來雪穗告訴夏美說: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其實這段話裡已經表明了,雪穗的童年是陰暗的,沒有光亮的,而唯一給他亮的人只有亮司。

再去回想後面那句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一次都沒回頭。如果換做任何一個正常人,看到自己最愛的人死去,第一件事應該是撲上去的,但是雪穗沒有,因為什麼呢,因為她是一個不正常的人,她的童年促使她成為一個陰暗的人,她活在黑暗裡,亮司的死對她來說就是她的光滅了,當光滅了後,還有什麼可回頭的,回頭也一樣是黑暗,所以即使想哭,即使想表現痛苦也不能讓這群有太陽,有光的人看到。

但有一點,整本書從開始殺人後雪穗和亮司再也沒有收手過,雪穗想要的,亮司都會想辦法給。很多人都說到亮司是在向雪穗贖罪,贖父親犯下的罪,其實我挺認可這個觀點的,因為亮司的本性其實不是最惡的,比如她他在最後走的時候給友彥的剪紙送祝福,他想做的只是能夠讓雪穗擁有想要的。

但雪穗不一樣,她覺得自己缺失的太多太多了,這個時候其實我覺得是與慾望有很大關係的,她想擁有別人沒有的,也想擁有別人有的,這種強烈的童年缺失慾望促使她不停的犯錯,不停的傷害無辜,所以童年促使了她人性惡的一面。

結尾是以亮司的死亡為結尾,淚點在無法理解雪穗的背影上,的確挺震撼的,所有人幾乎覺得愛情偉大,我也這樣覺得,可我更覺得童年對一個有多重要,要比愛情更重要。

我永遠都記得小時候偷我媽的錢被慘打了一頓,可能大家都覺得這是小事,然後她告訴我偷別人東西不對的,這是一種犯罪行為,這擺明了就是一句威脅,但卻被我一直記得,從那以後再也不去碰她的錢。

這對於雪穗和亮司來說,他們的童年因為這些陰影,從他們內心就記住了一點,人性都是惡的,所以即使他們去做惡也沒有錯,這時沒有人來給他們擺正三觀,沒有人來告訴他們其實人也是有善的一面的。

所以這時再去看他們的愛情,即使被說的偉大,我也覺得是畸形的,不可見人的。

白夜行——人性惡的形成

白夜行——人性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