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有得觀史2019-02-20 11:53:29

咸豐臨終是這麼安排的,由八大臣輔佐同治小皇帝,但是,他對八大臣並不完全放心,於是就給慈禧一個“同道堂”印章,給慈安一個“御賞”印章,

八大臣行使權力,以同治皇帝的名義擬製文書,要找兩宮皇太后蓋上印章方才生效。

後來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掀翻了八大臣,奕訢當議政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劃重點,是

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慈安是咸豐的正宮皇后,慈禧是咸豐的貴妃,只因生了咸豐的唯一兒子同治,母以子貴,才被尊為太后。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禧喜歡弄權,慈安喜歡安靜,雖然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實際在朝堂上大部分事情都由慈禧處理。因為慈安死後慈禧獨攬大權,時間長影響大。再加上電視劇中把慈安演繹成毫無主見,任人擺佈的角色。似乎有沒有慈安對歷史都沒有影響。但歷史上真實的慈安政治影響力是很大的,在處理朝廷大事上,慈安的意見砝碼很重。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恭親王奕訢對慈禧的制約作用主要來自慈安。奕訢聯合慈安對抗慈禧,慈禧行事就不能太過分。有一例子,慈禧的紅人大太監安德海,違背太監不能擅自出宮的祖制,借為皇上大婚置辦衣服之故,到江南遊玩,搜刮民財。奕訢得到訊息,和慈安太后商議後,下令殺掉安得海。打狗還要看主人,安德海被殺慈禧當然不高興。但是,慈安畢竟是正宮,比慈禧的地位高,慈安同意殺安德海,慈禧憋一肚子火也不敢發洩,還得說殺得好,還得給殺安德海的丁寶禎獎勵。

再次劃重點,只要慈安在,慈禧只能是千年老二,慈安自己不見得鬥得過慈禧,但加上號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一定可以鬥得過慈禧。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安不死,慈禧無法一手遮天,獨攬大權。小皇帝長大了,垂簾聽政的兩宮皇太后,必然歸政於皇帝。慈安不喜歡政治,歸政沒問題,正宮慈安都不再參與政治,你慈禧還有啥理由參與。同治皇帝死的早,皇權會落在光緒的手裡。那大清朝歷史也就沒慈禧啥事了。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老豬的碎碎念2018-09-27 12:12:43

一說到慈禧,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對於不太熟悉的歷史的朋友來說,提到“慈安”,很多人便開始搖頭了,所以筆者很有必要普及一下“慈安”到底是何許人也,以便周知。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安太后,又稱之為

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鈕祜祿·穆揚阿之女。是正兒八經的大清朝的正宮皇后,也就是說她的地位遠遠高於慈禧,是大清後宮的真正主人,地位就和《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后富察氏一樣一樣的,而慈禧僅僅是個懿貴妃而已,地位上和慈安沒法比,僅僅是因為慈禧生了咸豐唯一的兒子同治這才母憑子貴,在同治繼位後,當了皇太后,但級別還是比慈安低的。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而在咸豐十一年,他們的老公咸豐帝死前的上諭中,也可以證實慈禧的地位還是不如慈安的,咸豐臨終前,特意授予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統一天下的權力,所以慈禧和慈安的地位便一目瞭然了。

在小皇帝繼位,二人垂簾聽政的時期,大主意還是需要慈安定奪的,歷史上真實的慈安太后,其實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物,政治才華一點不比慈禧低的,她最大的缺點就是英年早逝,如果慈安不死,很可能大清朝的命運會被改變,慈禧也不會獨自執掌大清四十八年之久了。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魔方歷史觀2019-02-18 18:06:50

在清朝後期的歷史上,慈禧太后是一個關鍵人物,

作為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與清朝晚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都有著聯絡,而也由此,

慈禧太后在後世的流傳度很廣,而與慈禧太后同時期的還有一位太后,她就是“慈安太后”,

而在後世的熟知度上,

慈安太后並沒有慈禧太后的名氣大,原因在於慈安太后崩逝較早,

而正如問題所問,

如果慈安太后不死,在清朝的歷史上,還會有慈禧太后的事兒嗎?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答案是,會有,但可能不會出現慈禧太后“一家獨大”的那種權勢地位,並且在一些決策上也不會出現慈禧太后“一言堂”式的局面。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先從兩位太后本身來說一下,首先,慈安太后最開始時是咸豐帝的嬪妃,在咸豐二年(1852)四月二十七日,詔封貞嬪,同年十月,立為皇后。

那個時候的慈安太后僅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坐上了皇后的位子,這憑藉的可不是運氣

。而

慈禧太后呢,是在生下同治帝后,才封的貴妃

。哪怕是之後尊為皇太后,慈禧太后也是因為“母憑子貴”。而且

就算是身為皇太后,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之間也有身份差距,慈安太后之前便是皇后,身份是比慈禧太后要高的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再說說之後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在咸豐帝駕崩後,

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政權

,當時清朝的政治格局也由此開始改變,

形成了“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

。“二宮”指的便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

但哪怕是垂簾聽政後,論聲望、資歷、影響力,慈禧太后都遠不如慈安太后,在一些朝政大事上,慈禧太后還是要聽從慈安太后的意見,不能也不敢擅作主張。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在慈安太后崩逝後,慈禧太后一人垂簾聽政,後來更是成為晚清的實際掌權者,那時,沒有人能夠制衡慈禧太后,但

若是慈安太后在世,就能壓制住慈禧太后,制衡權力。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司馬長史2018-03-17 12:18:32

有慈禧的事,她將是檯面人,幕後老大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是在晚清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人物。她與慈禧、奕訢等人締造了同治中興,雖然只是曇花一現!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在人們印象中,慈安太后的存在感很低,她的出現一般就是以“與慈禧一起垂簾聽政”出現的,人們只看到了慈禧掌權,把她看慈禧的一個工具,是個令人同情和可伶的人。其實這是錯誤的。

慈安太后是一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可惜正值盛年突然去世,倘若慈安不早逝,晚清的歷史有可能會是另一副面孔。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安以坐火箭的速度當上了皇后(

僅4個月

),還一直受到風流天子咸豐帝的寵愛,她極具婦德,受到廣泛的尊敬,包括皇帝,晚年的咸豐心機很深,經常亂髮脾氣,近臣都不敢勸諫,唯有慈安敢勸諫,而且也能將咸豐冷靜下來。這些足以說明慈安的能力。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咸豐帝死後,同治尚小,按咸豐的構想,是以顧命八大臣和兩太后相互制約,保持朝政的平衡。但是後來兩派矛盾加深,兩太后依靠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得了大權。

二太后開始垂簾聽政,

慈禧有政治才能,也有強烈的政治慾望。慈安太后為人超脫,不喜政務,她就將朝政放手讓慈禧去做(

這就讓後人產生了錯覺,覺得她並於實權和作用

)。不過,這並不意味慈禧可以為所欲為,凡是朝政大事都必須由慈安說了算,

因為她們雖同為太后,但是慈安是正室,為長,禮制所束,慈禧不敢逾越。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禧得到大權後,開始膨脹,她最寵愛的太監安德海也狗仗人勢,使得同治帝都懼怕他,慈安太后都是看在眼裡的,因為她對小事並不在乎,但是安德海一再挑戰她,

同治八年,安德海以到江南置辦龍衣為名,在沿途大肆貪汙,以為有慈禧的大靠山就自持無恐。

結果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捉了,並上奏朝廷,慈禧有意偏袒,但是慈安“立命誅之”(清朝祖制太監不得出宮),慈禧再不願意,也不敢對抗這個大當家。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在同治年間,朝廷大事真正是由慈安太后決定,但是她在光緒即位不久便突然去世了,她的死,至今令人猜疑!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搞哥讀史2018-04-24 20:36:02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文/搞哥讀史

謝邀。

先說結論,假如慈安不死,慈禧仍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來影響政局,但遠不能到後來那樣一手遮天,說一不二的程度。可以說,慈安太后在光緒七年(1881年)的離奇死亡,影響了清朝後期政局的發展。

一、

清人筆記中對慈安慈禧兩位太后作過如此的評價: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因兩宮太后仍為后妃之時,慈安住在乾清宮東邊的鐘粹宮,慈禧住在西邊的儲秀宮,所以分別以東宮和西宮來指代兩位太后。

從以上評價可知,慈安雖然在治國理政的才能上不如慈禧,但對於所謂的“大誅賞大舉措”,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究其原因,是由於咸豐生前,慈安是咸豐的正宮皇后,而慈禧只是貴妃,地位比慈安要低一等。咸豐駕崩後,慈安以中宮皇后晉封為皇太后,而慈禧是因為生下了咸豐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母憑子貴,才得到了太后的身份。

儘管慈禧是同治的生母,但按照法統,慈安才是同治的嫡母,地位在慈禧之上,這從同治對兩人的稱謂“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便可以看出。

據記載,有一次舉行祭祀咸豐的大典,內監在地上放了兩個跪墊,本意讓慈安居左,慈禧居右。但慈安想到咸豐尚為皇子時,在自己之前另有一位嫡福晉,後來被追封為了孝德顯皇后。於是慈安自己跪在了右邊的墊子上,把位尊的左側讓給了這位已死的孝德顯皇后。這樣一來,慈禧不敢越位,只好與其他人一起站著行禮。

二、

由於慈安位尊,所以儘管慈禧權力慾強、善於權術,很多時候也會受慈安所制,如前面所述祭祀咸豐事件即為一例。另外,諸如誅殺慈禧的寵監安德海,以及為同治皇帝選後之事,都是慈安做主辦成,並且違拗了慈禧的意願。

三、

慈安離奇暴崩之後,自辛酉政變以來建立起的“兩宮垂簾、親王議政”的三足鼎立格局被打破,失去了唯一能夠牽制慈禧的人。

這樣一來,雖以恭親王身份之尊,但在太后面前,太后是君,親王是臣,導致恭親王逐漸無力抗衡慈禧的排擠。在中法戰爭中,慈禧以軍機處辦理軍務不力為由,將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大臣全班罷免,在行政中樞換上了以慈禧馬首是瞻的醇親王一黨,史稱“甲申易樞”。

恭親王被罷直後,皇帝年幼,朝廷中再也沒有能夠牽制慈禧的力量存在,慈禧也從此將大權牢牢把握在了自己手中,成為了晚清朝政的實際控制者。在獨攬大權後,慈禧生活逐漸奢靡,併為了保住權位,採取了許多倒行逆施的舉措,如發動戊戌政變、信用義和團、向列強宣戰導致八國聯軍入侵等,加速了清朝走向滅亡的步伐。

假如慈安不死,可以在很多方面節制慈禧的行為,或許能夠延長清朝的氣運。但至於這是福是禍,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國家人文歷史2017-11-01 14:41:57

只能這樣說,慈安不死,慈禧的權力會受到剋制。在慈安去世之前,慈禧就已參與垂簾聽政,就已經處於清朝的權力中心。慈安死前,慈安、慈禧、恭親王奕,三人互相剋制,互相利用達到了清朝統治的權力均衡。

慈安在咸豐二年(1852)被立為皇后,慈禧當時初入宮,僅為貴人,地位遠在慈安之下。咸豐死後,載淳繼承皇位,生母慈禧母以子貴,也被封為皇太后。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慈安的正宮皇后身份,與慈禧在名分上的差別,對慈禧的掌權形成一種威脅,使慈禧永遠不可能凌駕於慈安之上。有慈安這個名正言順的“第一”在,慈禧只能是屈於人下心有不甘的“第二”,也正是因為如此,慈禧在慈安在世時比較剋制,但是慈安是一個清心寡慾,沒有什麼主見,極少參與政治的人,之所以沒有被慈禧算計掉,主要是恭親王奕透過支援慈安壓制慈禧的囂張氣焰。

多年來,慈禧與慈安之間的矛盾或明或暗的存在著。辛酉政變成功後,慈禧因懼怕祖制的嫡庶之分,小心謹慎不敢失禮,遇事均與慈安太后商量,以示對東宮的尊重。加之恭親王奕在中間調和,兩宮皇太后之間看上去是一團和氣。然而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加深了兩者的矛盾。同治八年(1869),慈安、奕和同治帝聯合起來按祖制處死了慈禧寵監安德海,一時中外無不稱頌,而慈禧的心中卻留下了積怨。同治十一年關於給載淳立後一事,慈安、慈禧又再起爭執,意見相左。同治帝死後,光緒繼位。入宮的光緒帝對性情溫和的慈安太后親近,而對嚴厲的慈禧太后比較疏遠,這使慈禧十分恐懼,對慈安的防範心理也日漸急切。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這個夜有點安靜2017-11-01 07:12:19

我這麼跟你說吧,當時清朝那個狀態在收拾完太平天國以後就知道自己活不長了,然後全天下與他們為敵,這就是他們為何全體開始吸食鴉片的原因,反正都是死,死之前快活一遍。然後慈禧也挺懂他們的意思,你們不是想讓我們死嗎,那就讓全天下一起陪著我們死吧,這就是慈禧的內心深處的絕望。你說你們研究幾千年,連一個弱女人最後的悲鳴都看不透,說啥好嗎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歷史小卒2017-11-20 07:35:52

謝邀 首先肯定不會 但就算慈安不死 後來的皇帝仍然會被架空 太后聽政 但慈禧的權利會受到很大制約 而且說不定她和慈安之間還會出現你死我活的爭奪 慈禧在朝廷的權利是要弱於慈安的 畢竟慈安是咸豐的皇后時 慈禧不過是個妃子 不是一個層次上的 而且慈安頗有才幹 例如每次咸豐在後宮鬼混時 慈安就回朗誦祖訓 咸豐就回有所收斂 所以慈安絕不是個頭腦簡單 毫無政治頭腦的女人 而且慈安受到重臣的支援 從後來的辛酉政變就可以看出 再有一次 慈禧心腹安德海 不顧祖製出宮 慈安下令就地正法 慈禧大氣都不敢喘 由此可見一斑 純屬原創 覺得可以 就留個爪印吧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

慈安不死,清朝歷史還有慈禧的事兒嗎?立志成蟲2017-11-20 14:43:03

慈安在應該擁有最後高的決定權,可以約束限制慈禧的權力,慈禧仍然是主角兒之一。從慈安生前的情況看,她並不善於料理複雜瑣碎的具體事務,還是要靠慈禧的。咸豐皇帝臨終的國家權力佈局是因為慈安太老實,肅順太跋扈慈禧可以制衡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大臣的勢力,顯然是對慈禧權力手腕的能力認可。慈禧的錯誤和罪惡是不容否定的,但是大致勉強的能維護住國家形式上的統一仍然是有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