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資料,鐵路工程的用途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4 回答

詹天佑的資料: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

十二歲時被清政府選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國求學。經小學、中學畢業,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路工程一科,二十一歲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回國後用非所學,被派去當兵輪駕駛員,曾參加中法馬尾海戰,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軍。光緒十二年,改任博學館洋文教習兼測繪海圖工作。

光緒十四年,任中國鐵路公司工程師,被英國工程研究會選為會員。此後歷任津榆、錦州和萍醴鐵路工程師、新易鐵路總工程師、京張鐵路總辦兼總工程師、洛潼鐵路顧問總工程師等職。宣統元年,受賜工科進士,任留學學生主試官、郵傳部顧問官、學部諮議官,並派去宜昌任商辦四川鐵路總工程師。民國元年,任粵漢鐵路會辦,被公舉為“中華工程師學會”會長。民國三年,任粵漢川路督辦,孫中山大總統晉升其為上大夫少卿銜,委為交通部總長,獎給二等寶光嘉禾章。民國八年,受北洋軍閥政府派往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代表兼該會技術部的中國代表。

民國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請假回武漢,於二十四日逝世,終年五十九歲。詹天佑的一生,為中國的鐵路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裡我們瞭解到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詹天佑的一生為中國的鐵路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為我們國家有這樣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而感到由衷的驕傲,詹天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想:今天,我們要刻苦學習,將來才能像詹天佑一樣為祖國作出貢獻。

歷史背景

在修建津榆鐵路架灤河鐵橋時,英、日、法三國的工程師指揮打樁均告失敗。詹天佑採用中國偉統方法配合機器進行打樁,獲得成功。

新易鐵路是中國工程式師自修鐵路的開端。詹天佑只用四個月建成,提前兩個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凱的賞識。

京張鐵路由於英、俄爭奪築路權相持不下,決定由中國自建。外國人譏笑中國“自不量力”,“膽大妄為”,詹天佑決心為國爭光,細緻測量,精心設計施工。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時,在沒有新式開山機、抽水機和通風機裝置的困難情況下,詹天佑創造性地採用兩端開鑿,中開豎井的的施工方法,順利解決了難題。並對地勢陡險、坡度大的八達嶺,設計開成“人”字路線,使列車順利行使。行車時遇到車廂脫節,還仿造了自動掛鉤,人稱“天佑鉤”。此條鐵路六年計劃,四年竣工,節約投資二十八萬多兩白銀。當時被外國工程師視為奇蹟。

關於修築京張鐵路的背景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從此,帝國主義列強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等方式,對中國加緊經濟侵略。其中,從1895年到189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近1萬公里的鐵路修築權。帝國主義控制的鐵路修到哪裡,他們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裡。在鐵路附近,帝國主義列強競相設廠開礦,掠奪中國的資源。到19世紀末,列強爭奪鐵路權的鬥爭更加激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築鐵路的清政府,在列強爭奪面前,束手無策,只得把一條條鐵路的修築權,拱手送給外國。列強在中國投資修築鐵路,除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外,還附有種種條件,包括控制鐵路和沿線地區,以及運輸軍隊等

我們瞭解到當時歷史背景: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遭受到許多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侮。由此,我們進一步體會到詹天佑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面對種種困難,仍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國家增了光。

作者: 222。43。233。* 2006-2-16 18:56 回覆此發言

————————————————————————————————————————

14 回覆 1:我哭555找不到詹天佑資料!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

十二歲時被清政府選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國求學。經小學、中學畢業,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路工程一科,二十一歲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回國後用非所學,被派去當兵輪駕駛員,曾參加中法馬尾海戰,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軍。光緒十二年,改任博學館洋文教習兼測繪海圖工作。

光緒十四年,任中國鐵路公司工程師,被英國工程研究會選為會員。此後歷任津榆、錦州和萍醴鐵路工程師、新易鐵路總工程師、京張鐵路總辦兼總工程師、洛潼鐵路顧問總工程師等職。宣統元年,受賜工科進士,任留學學生主試官、郵傳部顧問官、學部諮議官,並派去宜昌任商辦四川鐵路總工程師。民國元年,任粵漢鐵路會辦,被公舉為“中華工程師學會”會長。民國三年,任粵漢川路督辦,孫中山大總統晉升其為上大夫少卿銜,委為交通部總長,獎給二等寶光嘉禾章。民國八年,受北洋軍閥政府派往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代表兼該會技術部的中國代表。

民國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請假回武漢,於二十四日逝世,終年五十九歲。詹天佑的一生,為中國的鐵路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詹天佑的資料,鐵路工程的用途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4 回答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鐘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1872年,12歲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在美國中學讀書的時候,他發憤學習自然科學。1878年,17歲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畢業成績優異。1881年回國。1888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在他開始任職的八十天裡,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鐵路鋪軌任務。後來又建成了灤河大橋。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正式接納詹天佑為會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

1919年,詹天佑積勞成疾,不幸逝世,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