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雙鏈筆記不斷的進入我們的視野中,卡片法作為眾多筆記宣傳的核心方法論。我們需要搞清楚這個方法論,才能更好的尋找到我們需要的軟體,或者確切的說是我們需要的軟體功能。

希望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從本質上去幫助大家理解盧曼的卡片法

首先看一下盧曼後期的卡片法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可以不斷生長

所以不採用線性的方式,而用卡片的方式,隨時可以在卡片與卡片之間插入卡片

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卡片知識的連結和複用

(解決不同的問題會用到同樣的知識)

採用編號系統,唯一標識,方便進行索引

2 在知識塊入庫的時候構建聯絡。

我們來看一下盧曼的編號方式,

關於卡片法本質的理解(結合現代技術和盧曼時代的限制)

關於卡片法本質的理解(結合現代技術和盧曼時代的限制)

每個小圓都是一張卡片,每個卡片都有一個編號。

看了上圖(

相對於現在的部分的雙鏈軟體:Roam Research obsidian 思源 等,這個圖是否更像xmind呢,後面我們再具體分析

)接著我們可以提出下一個問題:

為什麼不用時間戳的方式來完成編號呢。

答案是

所有的知識在歸檔的時候並不是簡單的按順序放入,而是儘量以一種樹形結構的方式放入。

盧曼的編碼方式的特點 1編碼不會重複 2編碼和編碼之間擁有一定的關係(其實形成了一個樹形結構)

接著就是這個樹形結構和我們現在的導圖軟體的樹形結構有什麼不同?

重點來了:

盧曼的時代限制

因為是實體卡,在放入的一刻就決定了卡片在樹形結構的位置,打個比方這就像一個不能移動節點的思維導圖,每個節點一旦寫完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因為移動節點的位置,其他對於這個節點的引用會全部斷裂(因為盧曼所有的連結建立在編號上,一旦卡片入庫,結構不能再動分毫)。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印象裡卡片法是按一個簡單順序放入系統的。

如果可以卡片a移動位置而不影響其他卡片對於a的引用,那麼整個系統可以處理的更加有條理。

接下來看連結的事情

透過模擬下卡片法的步驟來理解連結:

書籍的知識,線性的知識,然後將書籍的線性知識打散成一個一個小的知識塊。

臨時的想法或者觀點,透過總結,也變成小的知識塊

將這些知識塊放入系統,比如《奶油蛋糕的製作》 可以放入食物製作的某個分支

(完成了最基本的一次連結)

,然後再看看其他大的樹裡是不是也可以連線到《奶油蛋糕製作》,比如連結上工業製造中的奶油的製造這個分支

(接著是第二次連結以及後面的多次連結)

以上我們完成了新知識的入庫,瞭解了連結是怎麼做到的。

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卡片法是以一個樹狀結構為基礎

(畢竟分類別是我們人類思維的基礎,從遠古時代人類就學會了分類)

然後透過不斷連結不同樹狀結構的分支來建立新的樹狀結構,從而產生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網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盤根錯節的紅樹林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對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知識管理軟體(功能)有一個感覺了。只是市面上確實還沒有一個能滿足的軟體,個人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xmind加上雙鏈的功能

具體原因可以看我的第一篇文章。

雙鏈類筆記的困境,等待腦圖破局者 - 左方右圓的文章 - 知乎

https://

zhuanlan。zhihu。com/p/26

7709629

啊 加加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