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魏則西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大家在聲討百度搜索和武警二院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及一件事:百度違法了嗎?武警二院違法了嗎?從百度的迴應也可以看出來,他們一再強調的,就是武警二院的資質問題,因為這代表了這次商業行為的合法性。

但是我想說的是,僅僅不違法是不夠的。

5年前剛上知乎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法律和道德誰更大? - 職業道德在問題說明裡我說:

我一直覺得法律是社會的底線,道德的解釋很多,但是法律條文很明確,你可以“缺德”,但是必須守法。

5年過去了,我要糾正自己曾經說過的話,當時我錯了。法律是社會的底線,你必須守法;但是,也不可以缺德。

一直以來,我們是一個「德治」的國家,從小到大強調的都是道德,而「法治」的觀念非常淡薄。然後我們發現,單純只強調道德,可能最終出現的是一些偽君子;沒有法律的約束,社會將變得非常可怕。於是,我們強調法律的重要性。

到這裡都沒有問題。

但是,

強調法律的同時,不應該忽視道德。

既不能違法,也不能缺德

既不能違法,也不能缺德

這是一張經常被拿出來說事的圖片。《唐頓莊園》我沒看過,不清楚這句話的前後文。只是當有人被指責違反道德時,經常會把這張圖扔到別人臉上,於是內心就可以不再有負罪感。

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別人站在「高地」上,而是被指責的人跌入了不道德的深淵。別人只是站在普適道德要求的平地上,不覺得冷;而跌入不道德深淵的人,應該感到羞愧。所以,這句話應該被反問:

你跌入不道德的深淵,臉上就不覺得熱嗎?

有種說法叫做「道德律己,法律律人」。我也並不完全認同。我認為道德和法律都應該是針對全體人群的,道德和法律的區別和界限,不是在律己和律人上。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我想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法律有條件律人,而道德只有條件律己。這種情況是確實存在的,也就是二階囚徒困境的問題。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大家都很熟悉。兩個囚徒根據後果的不同,會做出合作或不合作的選擇,而這個後果,將是「法官」給出的。這裡的法官,就是一個第三方。也就是說,博弈的雙方選擇了合作或者不合作,而最終是否受到了懲罰,其實是要看第三方的。比如,如果這個第三方是一個3歲小孩,兩個囚徒可以很確定就算我對抗到底,你也不能把我怎麼樣,那麼他們的決策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如果第三方可以保證懲罰的有效性,那麼博弈的雙方會有各自的選擇;如果第三方不能保證懲罰的有效性,那麼博弈雙方的選擇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如何保證第三方懲罰的有效性,這就是一個

二階囚徒困境問題

了。

法律的好處就是,有清晰明確的條文規定,有強制力的執行機構,這是解決二階囚徒困境非常好的方法。雖然各方利益不同,但是,立法機構在妥協過各方利益之後,以權力的形式生成一份法規,那麼所有人就都要執行。而道德就缺乏這些條件,你要形成一個道德體系就很難。雖然有一些普適的道德規範的,比如正直、誠實和包容,但還存在大量的倫理困境,你沒有一個「立德」機構去制定規範。

而且,就算道德規範最重製定出來了,我不聽你的,我繼續「缺德」,你能奈我何?這就是

道德約束的二階囚徒困境

。於是,就有說法,道德只是用來律己的。

但是,法律是有它的界限的,並不是所有社會問題都可以由法律來解決,道德必須在社會生活中起到應有的作用。一個企業,不是說你不違法就夠了,你同時應該體現一個有益於社會的價值觀。

或許看到我提「價值觀」三個字,很多人都笑了。大家從小到大受夠了道德教育和價值觀洗腦,對這三個字已經逆反的不要不要的了,我現在卻在和一個企業提「價值觀」。企業要什麼 價值觀?企業難道不就是為了獲得利潤嗎?

不是。

獲得利潤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它的價值觀。

比如一家醫院的價值觀,是儘可能的讓患者康復;一家商場的價值觀,是儘可能方便客戶購物;蘋果公司有它的價值觀,可口可樂公司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包括知乎,也有知乎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都不是諸如「解放全人類」這樣的大口號,而是具體的滿足客戶某一方面的需求。

一個企業為了實現自己價值觀總要做些事情,做這些事情是有成本的,為了cover這些成本,使自己可以不斷成長,企業就需要獲得利潤。所以,利潤不是目的,而是實現價值觀的手段。比如,我可以把追求最大利潤作為我的價值觀,那麼我獲得現在的利潤,是為以後更大利潤做準備,所以現在獲取的利潤也是一種手段。

不要覺得價值觀很空,我就是做設計、製造、銷售,哪有什麼價值觀?其實,企業的各種決策,都是受價值觀影響的,你如何設計,製造些什麼,如何銷售,都是價值觀的體現。比如魏則西同學的這個事情,如果使用谷歌搜尋,可能就不會發生。不是說谷歌搜尋沒有競價排名,而是說谷歌的廣告中,惡性腫瘤是不能被宣傳的疾病之一。雖然沒有法律做這種規定,因為制定這樣的法律成本太大;但是,

當一個公司有了相應價值觀時,它就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

所以,在設定自己價值觀的時候,就要平衡個人利益,法律約束,同時還有道德約束。

有人會說,一個企業,獲取自己的利潤有錯嗎?當然沒有錯,甚至如果一個企業的發展目標,是要實現對整個市場的壟斷,我都覺得不是問題,只要它的價值觀不扭曲。但是,為什麼我們不希望發生市場壟斷,是因為我們不相信人性的把持度,當你壟斷市場之後,還會有那麼強的自我約束力去恪守自己的價值觀嗎?要知道,「自制力」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

要解決二階囚徒困境,除了法律約束,就是市場競爭。當市場開放了,人們的選擇更加自由,那麼那些扭曲的價值觀就會逐漸被淘汰。在開放的市場中,消費者用腳投票,起到第三方懲罰的作用。這時候,恪守道德底線,不缺德,就會給你帶來回報。

當然,你可以認為現在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不要提什麼道德什麼價值觀,只要我賺到足夠多的錢,這就是最大的道德。現在的社會確實並不是理想社會,事實上,理想社會並不存在。但是,作為企業,比如說百度,只要你認為這個社會是向好發展的,社會將越來越開放進步,就應該遵守道德的約束。雖然現在你可以獲取很大的利潤,但是,扭曲的價值觀將讓你失去未來。在這場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博弈中,你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同樣,作為醫療機構和醫生,遵守法律也只是一個底線要求,「不缺德」也應該是醫療機構和醫生恪守的原則。如果醫生把「獲得利潤」作為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醫治患者,那麼,一旦市場真正放開,這樣的醫生也將被淘汰。

作為政府,監管是應盡的義務,在監管的同時,開放市場,讓資訊在市場中充分的流通,讓各種實體可以在市場中充分競爭,給患者更多的選擇機會,可能效果會更好。不要擔心患者選擇太多無所適從,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我相信會出現以「提供個體化有效資訊」為價值觀的企業,這種企業可能並不提供醫療服務,但是市場會檢驗它所提供的資訊,只要能夠符合客戶的利益,這樣的企業也將盈利。

所以,和法律一樣,道德也是這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道德需要被抬到它應有的位置。雖然道德建設非常困難,但也還是很有必要去做。當然,鼓吹道德不一定非得靠一些條條槓槓,非得背誦××核心價值觀,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有很多。

PS: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看到隨著事件不斷髮酵,大家的邏輯漸漸被引向了:

百度不靠譜→因為有不靠譜的民營醫院→要找靠譜的醫院→目前靠譜的醫院基本都是公立醫院,因為政府監管得更得力→醫療市場應該被政府控制起來,開放就要出問題

我認為這條邏輯線是有問題的。政府監管市場,不等於政府去替代市場。就像我前面寫的,沒有一個開放的市場,反而是不利於道德建設的。法律雖然有效,但是也有力所不及的地方;政府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東西都管得住。足夠開放和自由的市場,才是鼓勵不違法不缺德的基礎,才是以後可以長期解決類似事件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