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了,東漢末就是最典型的天災,當時饑荒還有瘟疫,死了無數人,曹操的屯田政策正是為了救百姓。

人禍則有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初期北方遊牧民族對漢人的屠殺;中晚唐藩鎮割據以及吏治的敗壞,宦官專政,威脅皇權以至於神策軍轉移到宦官手上以後,經歷了甘露之變後的挾持皇帝,這一系列問題對百姓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賣炭翁》則是對當時百姓生活狀況最真實的寫照;宋仁宗以後,經歷了仁宗盛治之後的宋朝,內部問題開始突出,宋英宗之後迎來了宋神宗時期的熙寧變法,當時百姓也因為王安石的一些失誤,變得悲慘異常,熙寧七年,鄭俠上《流民圖》《論新法進流民圖疏》,“神宗反覆覽圖,長吁數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動搖了宋神宗變法的決心;宋徽宗末年,金兵南下,靖康之恥後,莊綽在《雞肋編》中寫到:“人肉之價,賤於犬豕,肥壯者一枚不過十五千”“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當時百姓所受的苦難可見一斑;南宋時期,蒙古人南下,其野蠻程度聞所未聞,1234年,成吉思汗滅金後,得戶八十七萬,人口四百七十五萬餘人,而金太和七年(1207年),官方統計人口數字為七百六十八萬戶,四千五百八十一萬人,二十年間,人口銳減至此,不可不令人感慨,成吉思汗伐西夏時,許諾西夏皇帝投降則不屠城,不料成吉思汗突然去世,西夏皇帝開城後,蒙古兵再次屠城,且元末不為西夏修史,以致西夏至此“消失”百年,南宋末,崖山海戰之前蒙古人對漢人的殘忍暫且不提,就是崖山海戰之時無論男女老幼全民皆兵,陸秀夫抱著趙昺跳海後,宋人無不跳海,以至“海上浮屍十萬”的慘像,或許能在說明民族氣節的同時,從側面告訴我們蒙古人的野蠻和殘暴;元末“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絕大多數的起義軍並不是為了推到元政權,而是為了藉機燒殺搶掠,吃老百姓,殺老百姓,朱元璋起義面對的最艱難的勢力也並不是蒙古人,而是那些所謂的起義軍;以及明末百姓所受的苦難,諸如此類,實在是數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