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結局為什麼要把男主寫死?那短時光 2021-10-08

這裡想和大家聊聊李維傑以及這部電影的結局。很多人覺得因為過審原因或者是不想傳播消極能量的因素,使得結局變得“圓滿”了,從而減輕了這部電影的深刻程度,也許許多人認為悲劇結尾能喚起某些更深度的思考。

《誤殺》結局為什麼要把男主寫死?

在某些程度上,電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它的結局必然是李維傑一家去自首。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維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個在暴亂中失去雙親的孤兒,他是兩個女兒的父親。

他年近四十,面對著中年危機,他是一個小老闆,一家四口過著節儉的生活。他很善良,他愛他的家人,他喜歡看拳擊,喜歡看刑偵電影,他愛街坊鄰居,同時他信仰佛教。他是善人,也是罪人。他眼看著素察被活埋斷氣沒有伸手救援。

他欺騙了信任他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他深深地傷害了一對父母,他間接地引發了他最痛恨的暴亂。事實上,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是罪人,或貧或富,或強或弱,都直接或間接地與血沾上了關係。沒人可以擺脫罪的羈絆。

這個罪,始於素察的迷姦,後來卻演變成了素察的死。素察是怎麼死的?他是在棺材中活活悶死的,但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也為了防止二次報復,選擇了忽視,選擇了眼睜睜看著素察被悶死,並且試圖欺騙所有人。

告訴大家這件事和他們一家無關。他因為善良而一步步變成了罪人。他真的很愛自己的家人。父母死於暴亂,他隻身一人漂流,後來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他渴望安穩生活,所以他的兩位女兒一位叫平平,一位叫安安。

也就是平安的意思。為了滿足女兒的心願,他拿出一大筆錢送女兒去了夏令營,電話打不通他便立馬打車趕回家,生怕家裡人出了什麼事。李維傑是善良的人。村民兩個月沒有交網費也沒有給其斷網,因為家中有孩子要高考。

他和街坊相處融洽,在他出事後,村民都主動幫其說話。他是有擔當的男人。李維傑說過,自己不是有本事的男人,能做的就是擋在家人的前面。即使他知道素察不是大女兒打死的,而是妻子在緊張之餘誤殺的。

但他依舊願意為家人扛起這個罪名。沒有錢,但有擔當,因為內心的善良,所以他主動攬下罪名,即使已瞞天過海洗脫罪名,他依舊要像個男人一樣為犯下的罪買單。但一位善良的人即便瞞天過海也無法越過內心的欄杆。

他本身心裡有愧。他欺騙了那麼多信任他的人,他有愧;他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逝去,他有愧;他間接引發了暴亂,拉韞夫婦被革職處理,他有愧;事後小女兒安安也跟著學會了撒謊,將70分試卷改成了100分。

他有愧;他是有擔當的人,偷偷摸摸的事情有違他的原則,他有愧。作為一個佛教徒,當鐘塔敲響的那一刻起,鐘聲如亙古洪荒,那一刻彷彿是他心結解開的瞬間。他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僧侶拒絕了他的佈施。

猶如善良將他拒絕在門外。塔,高高的矗立,可是他心中的塔,是不是幾近崩塌?巍然矗立的金塔觸及天空,深邃的鐘聲穿越時光,他抬頭仰望的那一刻,心也隨之昇華。他自首了,合情合理。殘存的良善告誡他不能再繼續錯下去。

他是人,一個善良的人,在處理這個無法圓滿的罪惡時他竭盡所能選擇了最合適的方法,而不讓一家人一輩子活在內心的折磨和恐懼之中。可若不是電影中警察系統的黑暗,他又怎麼會選擇逃避?而李維傑的自首同時引出了一些思考。

男主自首的行為正體現了底層大眾的弱點——善良、軟弱、容易被表象所矇蔽,如同電影中對羊的描寫——羊視力不好,很容易離群,被大型動物吃掉。而即便他自首了也並非是真正的結局,也許之後發生的事情更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