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向習慣於這樣的假說,以為靈魂的概念來自於人對自然的無知和畏懼(這種思維定勢是一種文化遺傳的影響)。如今科學已經夠發達了吧,可為什麼還有人相信靈魂的存在呢?

有學者,比如何兆雄,就認為這同人類難以解釋的瀕死體驗有關。

1。

瀕死體驗是指,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被搶救過來的人,以及處在絕境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僥倖脫險的人,在生死關頭的主觀體驗。

有文獻報道說,有瀕死體驗的人,在死亡前一刻,心情是十分平靜的,有的人還有舒適感。

Kalish,R。研究了300例從死亡邊緣救回來的人

(疾病、車禍、溺水及其他事故)

。被訪者表示,死的時候並沒有感到特別的恐懼,雖然怕死也是他們的意識流,但不是主要的;懷念親友和家人是主要的。

也就是說,他們很多人都是恐懼死亡的,可一旦真到了要死的時候了,卻又沒那麼恐懼了。

2。

那麼,除了消除對死亡的恐懼,瀕死體驗對人們還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有研究發現,有瀕死體驗的兒童比同齡孩子更為成熟,與家人的關係更好,未沾染毒品,較少叛逆,品行端正。

再來,有研究者認為,美好的瀕死體驗通常能夠發揮積極的轉化作用,讓經歷者對生命的意義有新的洞察,人生態度和信念發生重大改變,比如說,對精神生活的嚮往,人也變得自信、和善、有愛心了。

還有,如Raymond A.Moody指出的,有過瀕死體驗的自殺者,雖然見到另一世界的好,有不想回來的念頭,但回來之後,就不想自殺了,覺得一了百了的想法很無知。

…………

因此,有人認為,自殺者的瀕死體驗就是不願死,感到自殺是犯罪,這是他們的共同體驗。

根據瀕死體驗的調查,雖然有人自殺時顯得平靜,但仍然覺得後悔。

這就意味著,自殺並不是死的權利問題了,而是一念之差的問題了。

當然,也有部分自殺未遂者還想自殺,但這部分人是否有瀕死體驗卻不得而知或知之不多。

3。

瀕死體驗中最離奇也最吸引人的是「離體現象」,即體驗者離開軀體在適當高度看見自己肉身的現象;這是靈魂出竅的最好解釋。

Greyson,B。等認為,離體現象同感覺剝奪(

人類個體處於密閉的空間中,失去了光感、聲感和膚感等刺激物)

所產生的現象相似。

也就是說,離體現象是一種適應反應。那麼,這種反應有什麼作用?

一是,保護作用。即對軀體處於絕境的否認,可以象徵性地使軀體免受痛苦和驚慌。

二是,平衡的功能。由於遭遇危難,身體處於感覺剝奪狀態,這時可以透過離體體驗滿足大腦對刺激的需求,取得代償性的平衡。

三是,防禦性重建。在意識層面上,個體對剛剛經歷的危難是難以接受的,代之以離體的功能形象,使危險性看似比實際上的小。

…………

其實,不僅離體體驗是一種適應反應,連其他瀕死體驗特徵也同樣是一種適應反應。

比如說,強烈的正性情感

(對即將來臨的死亡喪失恐懼,特別是平靜和寬慰的情感)

的出現,是由於平靜和鬆弛有利於身處絕境的個體儲存自己,而驚慌失措則會加速耗竭體內的能量儲備、死得更快。

至於有些人的欣快反應,很可能是對苦難的一生終將結束感到欣慰。

4。

說到這兒,一定有人忍不住要問了:瀕死體驗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關於瀕死體驗,腦科專家凱文·納爾遜提出一個引人注目的理論。納爾遜對瀕死體驗進行了30多年的研究,在《上帝的脈搏》一書中,他使用一個稱之為「意識邊界」的概念,對所有瀕死體驗現象進行了解釋。

納爾遜在對55例有瀕死體驗的人進行調查研究後發現,其中60%的人以往產生過「REM入侵」

(REM睡眠即快速眼動睡眠,是我們在睡眠時做夢最多的一段時間)

現象。

納爾遜指出,有瀕死體驗的人,大腦不是在REM狀態和清醒狀態之間切換,而是更傾向於出現這兩種狀態相互融合的現象,這就是納爾遜所稱的「意識的邊界之處」。

納爾遜認為,在「意識的邊界之處」,會產生肢體癱瘓、燈光、幻覺和栩栩如生的夢境,如有些人所說的他們看見了死去的親屬,看見了光亮、隧道、遇到了上帝……

納爾遜發現,絕大多數的瀕死體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腦供血暫時中斷了。

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瀕死體驗是大腦對供血量降低的一種反應。事實上,對供血量降低最為敏感的人體組織不是大腦,而是眼睛,確切地說,是眼睛上的視網膜。

當視網膜不能正常工作了,便產生了特有的、隧道般的視覺感知。

5。

近年,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越來越多。不過,研究者研究瀕死體驗並非為了證明靈魂或來世的存在,而是為了對人腦、難以捉摸的幸福感以及死亡過程有更多的瞭解。

既然有人能從瀕死體驗中獲益,那就從中找些應對問題的方法唄。

(資料來源:《自殺病學》,何兆雄著;《瀕死體驗新探》,方陵生編譯;《國外瀕死體驗的研究方向及現狀》,陳旭、周琳著;《生理學解釋瀕死體驗》,程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