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9-09 回答

1、讀音上的區別

禇   拼音:chǔ;康熙字典【正字通】褚字之譌。

褚   多音字,一音為[ chǔ ]姓。[ zhǔ ]1。絲綿。2。在衣服裡鋪絲綿。3。口袋。

2、作為姓氏的區別

姓譜無禇姓。

而褚姓,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雲:“本自殷(商)後人宋恭公子瑕食採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因而命氏。”;居民以地名為氏。褚姓還有另一種比較簡單的說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為姓。據《姓氏尋源》載,古代有一個叫褚的地方,當地居民就以褚為姓。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義卻不一樣。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並有各自的特點。簡單的說 形近字指某幾個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個字的都稱為形近字。

方法

(1)從字音上區別。

(2)從字形上區別。

(3)從字義上區別。

(4)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區別。

辨別

極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為五種情況:一是讀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誤為“食不裹腹”,“粗獷”誤為“粗曠”;二是字形相似,如“氣概”誤為“氣慨”,“輻射”誤為“幅射”;三是意義混淆,如“湊合”誤為“湊和”,“針砭”誤為“針乏”;

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不知道“墨”指戰國時的“墨翟”,“黃粱美夢”誤為“黃樑美夢”,不知道“黃粱”指的是做飯的小米;五是忽視語文法規,如“重疊”誤為“重迭”,“天翻地覆”誤為“天翻地覆”,其實早在1986年重新公佈《簡化字總表》時,“疊”“覆”二字已經恢復使用。

又比如“大拇指”錯成“大母指”,這是過去學生高考中出錯率最高的字。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形近字

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9-09 回答

1、禇和褚的區別有:

(1)部首不同

禇的簡體部首:衤;褚的部首為礻。

(2)筆畫不同

褚的簡體總筆畫:13;禇的簡體筆畫數:12。

(3)讀音不同

褚的讀音有:zhǔ、chǔ、zhě;禇的讀音:chǔ。

(4)釋義不同。

禇的意思有:用絲綿裝衣服。囊袋。古同“儲”,貯藏。古代覆蓋棺材的紅布:褚幕。

禇的意思是“褚”的訛字,即是傳抄書寫過程中字形發生訛變的字。

2、作為姓氏使用的是“褚(chǔ)”,漢有褚少孫。見《史記·三代世表》及司馬貞索隱。

3、不是兩個都可以,作為姓氏只有“褚”字,禇是傳抄書寫過程中“褚”字形發生訛變的字。且姓譜中並無禇姓。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褚”讀作zhǔ時,的詳細字義:

1、把絲棉裝入衣服,如:以錦裝衣曰褚。——《漢書·南粵王傳》注

2、儲藏。通“貯”,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3、絲綿衣服,如: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漢書·南越王趙佗傳》

4、囊,袋,如:有商人置諸褚中,展轉入東林。——《南史》

5。 古代棺飾名,如:褚堂(停屍場;靈堂);褚幕(古代棺飾名,覆蓋在棺材上面的布幕)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_褚搜狗百科_禇

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9-10 回答

“禇”和“褚”的區別:

部首不同。

筆畫不同。

“褚”有兩個讀音。

釋義不同。

“禇”的讀音:[chǔ]

釋義:“褚”的訛字。

部首:礻

筆畫:12

“褚”有兩個讀音:

讀音[ chǔ ]:姓。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ㄔㄨˇ部首:礻筆畫數:12五筆:pyfj筆順編號:452412132511筆順讀寫:捺折豎捺橫豎橫撇豎折橫橫現代漢語全功能詞典禇 chǔ“褚”的訛字。

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9-10 回答

禇 拼音:chǔ;康熙字典【正字通】褚字之譌。姓譜無禇姓。“褚”的訛字。

褚 讀音作chǔ

褚(Chǔ)姓,起源有多種說法:

源流一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官吏褚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褚師,亦稱市令,是春秋時期周王室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掌管集市和貿易,兼有今商務部長和工商管理局局長的職能。後來宋國、衛國、鄭國等諸侯國都設有褚師之官。在史籍《左傳·昭公二年》中就記載:“鄭公孫黑請以印為褚師。”這裡說的“印”,就是指鄭國大夫印段,曾作著名的《蟋蟀》。褚師,就是市官,因此又稱褚師印段、褚師印等。周景王姬貴五年(鄭簡公姬嘉二十六年,公元前540年),鄭穆公姬子蘭之孫公孫黑曾試圖作亂,被子產(公孫僑)發覺,予以制止。公孫黑自知不免一死,遂請求讓印段出任褚師之職。由於印段確然十分有才華,子產便批准了公孫黑的請求,然後令公孫黑自縊而死,免得由司徒來論罪,那樣會株連許多別的人。

在褚師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褚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褚氏,世代相傳至今。[1]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尋源》記載,西周時期,有一個叫“褚”的地方(今河南洛陽),在史籍《左傳》中更明確地提到洛陽縣南部有一處褚氏亭,在史籍《後漢·郡國志》上也記載著洛陽有褚氏渠,兩書同時認定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為氏”。

在褚地居住之著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褚氏。

源流三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宋國恭公之子段之後的封地,屬於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萬姓統譜》、《通志·氏族略》等記載,褚氏出自子姓,本為殷商王族後裔。春秋時期,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個兒子叫子段,字子石,食採於褚邑(今河南洛陽),因“其德可師”,故時人稱之為褚師。

在子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褚氏;亦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褚師氏,後也省文簡化為單姓褚氏、師氏,還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石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褚氏被史稱為褚氏正宗。褚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段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褚庫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褚庫爾氏,亦稱楚庫勒氏、車勒庫勒氏、車克里氏等,滿語為Cukule Hala,世居楚庫勒(今黑龍江支流黑河以北俄羅斯境內褚庫爾村),以地為氏。後有達斡爾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

在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褚庫爾氏多冠漢姓為褚氏、楚氏、金氏等。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統薩爾圖·褚庫,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薩爾圖氏,源出元朝時期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後裔,通古斯語為“Sartu”,世居敖漢部(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扎魯特(今內蒙古通遼扎魯特旗)、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rtu Hala。在明朝時期,薩爾圖氏族人中即冠漢姓為山氏、薩氏等。

薩爾圖·褚庫逝世後,其子薩爾圖·海存承襲其職爵,並以父名“褚庫”為姓氏。在褚庫氏族人中,還有後裔子入伊斯蘭教者,以先祖之名漢化為單姓,成為今天的回族褚氏,世代相傳至今。[2]

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展望★未來 1級 2007-09-09 回答

禇 chǔ“褚”的訛字褚 chǔ 古代稱兵卒〖soldier〗 褚,卒也。——《說文》。徐灝曰:“卒謂之褚者,因其著赭衣而名之也。” 又如:褚伍(褚五。泛指軍隊;行伍) 另見chǔ;zhǔ 褚建飛 zhǔ 【動】 把絲棉裝入衣服〖belinedwithsilkwaddings〗 褚,一曰裝衣。——《說文》 置荀罃褚中。——《左傳·成公三年》 以錦裝衣曰褚。——《漢書·南粵王傳》注 褚,裝衣也。——《玉篇》 儲藏。通“貯”〖store〗 取我衣冠而褚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褚建飛 zhǔ 【名】 絲綿衣服〖silkwaddingclothes〗 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漢書·南越王趙佗傳》 又如:褚衣(綿衣) 囊,袋〖bag〗 有商人置諸褚中,展轉入東林。——《南史》 又如:褚橐(褚囊。盛書的袋子) 古代棺飾名〖coffin’sornaments〗。如:褚堂(停屍場;靈堂);褚幕(古代棺飾名,覆蓋在棺材上面的布幕) 另見chǔ;zhě 褚建飛 chǔ 【名】 姓 另見zhǔ 褚氏 歷史來源 「褚」源出 ; 一 ; 以地為氏。據《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洛陽有褚氏聚。《姓氏尋源》雲 : 古有褚地,居者以為氏。 二 ; 以官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雲 : 本自殷 (商) 後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採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因而命氏。「褚師」為掌管市場的官員,又叫「市令」。春秋時期,宋國,衛國,鄭國都設定褚師之官。世代為楮師者,以官為氏,省為褚氏。 家族名人 褚遂良 (596~658) 字登善,唐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裡。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 地望分佈 河南河南郡。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69747。htm

禇和褚 到底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9-10 回答

作為姓氏的,是後者。褚

而前者 禇 不是規範字。在漢語詞典,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