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方候袁公》的譯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0-19 回答

這篇文章一看就是選自《世說新語》

1、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2、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3、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4、是說,袁公不是在學元方的父親,元方的父親也不是在學袁公

5、對元方的口才大加讚賞

《陳元方候袁公》的譯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0-19 回答

1、文言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suí)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2、白話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麼一致。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3、陳元方候袁公,在《世說新語》裡,直接介紹陳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條,分佈在《德行》《言語》《政事》《方正》《規箴》《夙慧》六門。這八條記錄,除了《德行》之十的內容(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閒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裡,兩不失雍熙之軌焉)為空泛評價的話以外,其餘的七條,都是七個精彩的瞬間,記載了陳元方和他的家人們的生活。

4、作品鑑賞:

袁公

比較自負,問題刁鑽。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是袁公並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了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

元方

機智應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了對方的尊嚴,又保住了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想袁公聽了,定會暗暗點頭稱奇。

5、編者簡介: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編者劉義慶(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現江蘇徐州)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本是宋武帝劉裕之弟長沙王劉道憐的兒子,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後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此襲封為臨川王。劉義慶自幼喜好文學、聰敏過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備受禮遇。

《陳元方候袁公》的譯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0-19 回答

陳元方(紀)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元方說:“家父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說:“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那麼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