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老街味道2019-06-29 11:30:59

問題: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

前言

古人為什麼作詩,《詩大序》是這樣解釋的: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心有所感,借詩歌表達出來。這與古人是如何作詩的,可以分幾個角度聊一聊

一、先有句後有詩

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寫了一個故事:

晏元獻赴杭州……。。。時春晚,已有落花,晏雲:‘每得句書牆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對也。’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自此闢置館職,遂躋侍從矣。

晏殊有句詩,自己對不出下句,去杭州認識了一個叫王琪的人,聽了晏殊的上句後,應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

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

這一段故事可以看出,詩人作詩經常是先有好句,然後成聯再成篇。

晏殊用這幅對聯做了一首詞《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因為太喜歡這一聯,晏殊還作了一首七言律詩,《示張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李賀外出時,常常帶有一個詩囊,有好句就寫了放在詩囊中,回家後再連句成篇。

“恆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唐文粹·李賀小傳》

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

二、 先有韻後有詩

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寫了大家限韻作詩的故事 :

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詩來,隨手一揭,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遞與眾人看了,都該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詩,又向一個小丫頭道:“你隨口說一個字來。”那丫頭正倚門立著,便說了個“門”字。迎春笑道:“就是門字韻,‘十三元’了。頭一個韻定要這‘門’字。”說著,又要了韻牌匣子過來,抽出“十三元”一屜,又命那小丫頭隨手拿四塊。那丫頭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塊來。寶玉道:“這‘盆’‘門’兩個字不大好作呢!”

韻牌匣子有字典的作用,按照平水韻,同一個韻部的字裝在一起。這個丫頭隨口說了一個“門”,於是定了“門”所屬的十三元。

丫頭又在韻牌匣子中十三元里拿了四個字:“盆”“魂”“痕”“昏”,加上她一開始說的“門”字,表示這首七言律是首句押韻的詩,韻腳必須是“門”“盆”“魂”“痕”“昏”五個字。

熟悉格律詩的朋友就知道,一定是仄起平收和平起平收兩種詩體。

探春作的《詠白海棠》是平起平收,首句押韻。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林黛玉是仄起平收,首句押韻。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這種限韻作詩,是詩人雅集時常常玩的文字遊戲,也是鍛鍊文筆的一種辦法。

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

三、命題作詩

命題作詩最有影響力的當然就是說科舉考試了,有點像今天的高考作文,用的不限定題目,有的限定題目。不過古代的科舉對於詩體是有嚴格要求的,大部分是五言六韻的排律。

另外古代官員根據皇帝或者皇后、太子、諸王等要求作詩,被稱為“應教”“應制”、“應令”詩。例如: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唐·宋之問)五言排律押灰韻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舟淩石鯨度,槎拂鬥牛回。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沈灰。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

古代的詩人是怎麼作詩的?

結束語

古讀書人作詩是必備的基礎知識,文人雅集時作詩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專案,例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實就是記錄了一次詩會。

科舉制度執行以後,作格律詩成了類似於今天的“語數英”,因科舉的原因,必學不可。所以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練習作詩。

當然也有很多時候,的確是有感而發作詩,這種詩的例子多不勝舉。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