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圖什麼,日本的極簡主義是不是把這個問題想通了?一路向老2020-06-01 10:08:49

日本山下英子的書《斷舍離》暢銷之後,極簡主義開始盛行。“斷”即斷絕不必須要的東西,“舍”即捨棄多餘的廢物,“離”則為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極簡主義的表現是人對物質佔有慾的調整、控制,其實質是人主觀意志的調整和控制。如果把人生軌跡比做一條拋物線,人在上升期,佔有慾是內心強大的動力,是前進的方向,是個人和社會進步的力量源泉。所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對物質的佔有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質。什麼時候會感到“生活美好”呢?其實,人的慾望是沒有邊界的,嚮往也是沒有邊界的。所謂“滿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就成為鏡中花水中月,談不到滿足,更談不到依靠別人來滿足。走到事情的反面,極簡主義就來了。原來,生活的美好不是取決於佔有物質的多少,而是取決於內心的平靜。因此,物質的斷舍離屬於表象,意識的斷舍離才是根本。

在意識層面。“斷”就是斷絕妄想。“舍”就是丟掉幻想。“離”就是別再夢想。怎麼才能不胡思亂想呢?人生軌跡要到了平流層,開始往下走的時候,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開始“平視”的時候。楊絳先生說:“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當物質的斷舍離不是賭氣,當極簡主義不是時尚,當能看得見真實的自己的時候,人這輩子圖什麼應該就能想明白了。

人這輩子圖什麼,日本的極簡主義是不是把這個問題想通了?

人這輩子圖什麼,日本的極簡主義是不是把這個問題想通了?

人這輩子圖什麼,日本的極簡主義是不是把這個問題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