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小新說歷史win2020-03-22 09:52:57

小a是一名高二學生,在放寒假前一個月就制定好了寒假計劃。小a的寒假計劃十分詳細,精確到分鐘。

終於,期末考試結束,小a高興的想終於可以大展身手了。今天先放鬆一天,明天早起按照指定的計劃學習。“哼,我這次的計劃制定的這麼合理,一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半途而廢的”

第二天早六點,鬧鐘鈴鈴鈴的叫個不停,小a疲憊的從床上爬了起來,“唉!昨天睡的太晚了,早上真困啊”,但小a又怎麼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呢,穿上衣服,洗漱完畢,小a感覺自己精神多了。那麼就開始今天的學習計劃吧。

先看一節英語網課,最好的時間,要留給最困難的學科。十分鐘後,“哎,我怎麼走神了,我是誰?我在哪?剛才老師講了什麼?”算了,去上個廁所吧。

玲玲玲,“喂,小a,快上線啊,就差你了,今天哥哥帶你上王者”。 “可是我還要學習呢” “哎喂,可是什麼啊,不差這一天了,快上線,來兩把” 小a心想反正現在也學不進去了,不如玩兩把放鬆一下。

時間輾轉到了中午,吃過午飯。美美的睡上一覺,可惜因為昨晚的睡眠不足,這一覺足足睡了三個小時。“唔,睡的腦袋好疼啊”小a起床洗了把臉,在沙發上,習慣性的開啟電視。“哎啊,我都睡糊塗了,這個時間不是應該學習嗎?但是這個電影太有意思了,這麼半途而廢是沒有靈魂的,算了學習不差這一天了”

晚上,小a刷著手機,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兩點。“臥槽!兩點了,抓緊睡,狗命要緊”。可是一躺在床上,腦袋裡都是短影片的畫面,嗡嗡響個不停,就這樣小a失眠了,最後不知何時才昏昏睡去。

早晨的鬧鐘依舊響起,只是一直大手無情的把他關掉,形如小a的雄心壯志。

就這樣,快開學整理書本時,小a才發現,寒假翻開的那本英語書,已經佈滿灰塵。

——————————————————

關注我,帶你看更多有趣故事。

(୨୧•͈ᴗ•͈)◞︎ᶫᵒᵛᵉ ♡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幸運百香果g2020-03-23 09:46:59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的學生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分享一下。

首先,這個問題很常見,成年人也有,不是學生特有的問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下午五點半,明明知道要先做飯,可是今天好累,就坐在沙發上刷起了手機,再一看標半個小時過去了!於是,趕快跑到廚房,做飯!

還有做一個課件,明明知道換另外一個圖案會更漂亮,但是因為懶得動,懶得找,最後還是沒有換!

第二,學生年齡小,自控力不足,惰性大,導致這種情況常常發生!

比如一年級的學生知道上課要認真聽講,可是窗外飛來一隻小鳥,他立馬就扭頭去看了!因為小鳥比老師有吸引力!

再比如,初二學生知道要好好學習英語。可是基礎太弱,單詞記不住,語法聽不懂,做題又不會,他就放棄了,乾脆不學了,開始混日子!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第三,家長就要

採取措施

,幫助學生改變這種情況,形成良性迴圈!

1 正視問題。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我們要給孩子時間成長!

2少說教多行動!

說教效果不好!孩子們不喜歡聽大道理!採取行動!給孩子佈置學習任務,讓孩子跟著學習就行了。

3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

有了計劃,才會按照計劃執行!沒有計劃就沒有目標,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效果不大!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很是很關鍵!然後跟著目標去學習!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三人行有我為師2020-03-22 19:45:50

這不很正常嗎?大道至簡,知易行難。這是人的通病。

知行合一很難怎麼辦?

在我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沒怎麼做過班主任工作,卻和很多班主任搭過班。我發現那些好的班主任,既有能力管理班級紀律,又有方法提升班級成績。

他們的做法是,行動大於說教。舉個例子,早自習,很多班級的同學不能不會充分利用時間,無所事事亂說亂動,既擾亂班級紀律,又互相影響學習。

有的班主任,還指望曉之以理,從說教入手,從學習的重要性,到學習的方法,到不學習的危害,一說一個早自習,時間流逝。結果怎樣?這些道理誰都明白,行動呢?依然如故。

而那些管理有方的班主任,面對無所事事的學生,沒工夫廢話。直接統一安排全體學生,先拿出外語考單詞,在再考語文默寫,再考數理化,再考……這樣的班級,連科任老師都被調動起來,因為班主任不停地派課代表過來,要考試題。

班級裡早自習,午休,下午自習各種小考安排的滿滿的,你不知道學什麼,怎麼學,沒關係,跟著班級的節奏,也就達到了學習和練習的目的。

其實家長對孩子也一樣,如果孩子沒有行動,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行之有效的計劃和鼓勵措施。用計劃督促行動,當行動勉強配合上計劃,就是行動的見效;當行動與計劃大體結合一致,就是該幹什麼幹什麼了,就是步入正軌了。

與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不能替孩子和學生去學習,卻可以幫他們規劃並督促。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鄰家二丫352020-03-21 18:46:15

你確定他們真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幹什麼”這件事是家長一遍一遍重複的說給他聽的?還是老師在課堂上一次次訓誡?他們只是機械性的聽進耳朵了,所以“知道”了。那麼他們明白他們應該幹什麼了嗎?他們切身瞭解為什麼要幹這件事情了嗎?他們思考過嗎?如果不幹是不是就沒別的辦法了?幹了難道就有好結果嗎?如果真的是對他們好的事情,而他們不想幹,那就讓他看看不幹的後果。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東健老師2020-03-21 18:32:23

人會主動選擇做“滿足感”高的事情

心理學家曾經做個一個實驗,找了一些兒童,讓他們呆在房間裡,房間的桌子上放著棉花糖,研究者告訴兒童,可以選擇:1、現在就把棉花糖吃掉,但是沒有後續獎勵。2、忍住不吃,等他回來,這樣就能獲得2塊棉花糖。然後研究者離開了房間。

15分鐘之後,他又回到了房間。結果大部分的孩子忍了1-2分鐘之後就吃掉了棉花糖。

從這個實驗來看,明顯等著不吃,收益更大。但是大部分的孩子經受不住誘惑,選擇吃掉棉花糖。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儘管忍耐一下會有更大的利益,但是很多的人還是選擇了滿足當下的感覺。

學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還是選擇逃避。

這是因為學習是一件滿足感來的比較慢的事情,需要持續的付出,才能獲得相應的回報,而且往往受限於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努力並沒有帶來好的結果,付出並沒有獲得滿足感,學生開始選擇拒絕付出。

相對於學習,生活中可以帶來滿足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比如說打遊戲、刷抖音以及看電視劇,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選擇後者。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控力,讓學生學會延遲滿足感呢?

1、不要說教,而要啟發。說教是起不到相應的效果,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事情的重要性。比如可以詢問學生為什麼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為什麼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重點是,這個活動是要在私下進行的,讓學生感覺被關心、被照顧,不要以教師的身份而自居。當然,沒有訪談的結束,你也可以選擇給出自己建議。

2、組織運動專案。

運動是提高自律行為的非常好的方式。運動專案需要具有持續性如果自身不專業,可以跟體育老師謝謝協同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3、適當的鼓勵和認可

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特性是不同的。有的自律性強,有的自律性差,有的聰明,有的愚鈍。但是所有學生都是值得栽培的。

不要以分數來衡量一切,當學生有改變的動作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出積極的反應和回饋這也是利用滿足感這一條定律。

最後,教育是一個需要有技巧和耐心並存的行業。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中,我們也要學會延遲自己的滿足感,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即刻就有回報。

以身作則是對學生最好的影響。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做自己所想做的2020-03-21 19:53:36

這是因為學生自己身上的惰性造成!需要學校和家庭給他們一些壓力,有緊迫感,對今後的生活追求有要求,才能明白自己要活在當下。成熟長大,成為自己,是件需要很大勇氣的事,這需要全力以赴去和過去做鬥爭!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小鬆physics2020-03-22 00:55:32

這些學生大部分是學習出現了問題,又沒有去正確分析,就一直讓問題存在那裡。他們想解決自己學習存在的問題,也行動多,由於方法、方式等不合理,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乾脆就放棄了。其實學習需要的是長期的堅持和恰當的方法。他們堅持一段時間,發現沒有效果,就放棄了,也許再堅持一段時間,就突破瓶頸期,出現效果。當然也可能方法不對,方向不對,這個時候最好去找相關老師尋求幫助。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葉子蟲12020-03-21 16:03:17

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有的性格中執行力非常強,有的天生就拖拖拉拉。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西楚向南2020-03-21 23:15:13

成年人都會逃避,何況學生?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婉兒的風2020-03-22 08:39:55

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很多學生整天無所事事,荒廢學業,主要是沒有端正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導致他們的性格欠缺,執行力不強!所以為什麼有的學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甚至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總是不能去做,不能堅持做下去。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這些表現的學生也不是今明兩天才形成的,他們在長期的學習和生活中把這些不好的因素積蓄已久。大概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俗話說,沒有目的就沒有動力。其實,在學校,很大一部分學生不知道他們來學校的意圖何在?比如高中生,他們可能知道自己是要考大學的,但是至於考什麼大學?考哪個層次的大學?考什麼專業和方向?他們是迷茫的。正因為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導致在學習中沒有一個個明確的小目標,所以做事情往往很怠慢、鬆懈。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2、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成自然,即使是一些不良的習慣,經過時間的積澱,也許都變得看似理所當然。一些學生做事情拖拖拉拉,今日的任務不能今日完成,總是拖延到後面去做;有的學生沒有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一遇到有難度的題就放棄,總是喜歡找同學幫忙解決,不能提高自己發展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所以,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成為我們學習路上的絆腳石,我們必須加以解決和克服。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3、養尊處優的家庭環境

過去,生活的條件艱苦,時代能磨礪一個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不再為溫飽問題擔憂,也缺乏了“知識改變命運”的迫切需求。優越的家庭環境,使我們多了一份嬌氣,少了一份志氣。父母、長輩對我們提的殷切希望少了,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放鬆了。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正如前邊所說,學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以及不能堅持,並不能三言兩語分析清楚,也不是一方面的原因,上訴3點是我在有限的教學生涯中感受到最強烈的原因。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一起努力。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二胡大叔2020-03-21 15:29:09

就像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遇到問題逃避,大概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

如果能一直做美夢,誰願意那麼快醒來呢,哪怕明知道是夢。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劉老師的小語文2020-03-22 00:32:01

我是一位語文老師,故事還得從某天我從一個不及格學生的手裡沒收了一本《人性的弱點》說起,心靈雞湯的鼻祖!上面滿滿的全都是他標註的、記錄的看書心得,當時就引發了我的思考。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其實覺得那些大道理學生都懂,他們心裡非常清楚,但為什麼不去付諸於行動呢?

我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的。

⑴“為什麼學生總是會突然不想學習”?

首先我們都知道,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學習是一件需要花心思,付出勞動的事情。我們人類天生就習慣趨利避害,所以不想學習是正常的心理。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舒適區”吧。就像那些演員老是演同一種角色,也總是說要撕掉標籤一樣。一個人的執行力往往不能長時間戰勝惰性。

⑵“明明知道學習很重要時間不夠了,還是沒有學習的勁兒”?

在動物世界裡,豺狼什麼時候會去捕獵?當然是餓了的時候,一隻飢餓的豺狼為了食物甚至會與獅子為敵。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人總是會趨於待在舒適區,但實際上呢?我們還是依然照常去工作、去學習。為什麼?因為我們需要生存,需要吃飯。。。我們會為了某一個目標去克服我們的惰性,踏出“舒適區”。拿高考來說,如果你的目標是普通的一本。你現在能考500多分(僅限陝西地區)那麼你自然不想辛苦的學習,無論時間夠還是不夠。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清華北大。。。那?是吧。所以學習的動力來自於你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高低和距離都是你繼續為之奮鬥的根本。

⑶“怎麼辦?”

談完了“為什麼”最後就是“怎麼辦”了。其實只要搞清楚了為什麼,以我們的覺悟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第一,認清自己。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聰明?還是很一般?身份背景如何?(家裡有礦還是沒礦?)這一步極其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出身都不一樣,各自的路也自然不同。確定目標。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這也就是所謂的“志向抱負”吧。我們說一個人有上進心,也就是這個人有屬於自己的目標(小目標?一個億?)當然,目標不是越高越好,甚至很低或者沒有也沒關係。因為這個世界上是存在平庸的人的。做出自己的選擇就好。

第二,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學習費神費力,我們大腦自然選擇逃避,那怎麼和我們的腦子溝通,告訴他我們想學習就很重要。所以我們需要的,應該是一種成就感的提升,想象一下做過一些事情被人表揚的時候,哪個時候你的心態,會促使你做一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當我們不想學習的時候,我們需要去做一些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事情,它可以來自於任何方面(個人不建議打遊戲尋找成就感),最好是可以不用電子裝置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這個時候你的大腦會告訴你,我很棒,我還可以更棒,然後再開始學習。就是最後,計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吧!已經認識自己了。目標也有了。那還等啥呢?

這也就是我們教師經常說,好學生都是誇出來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第三,勞逸結合。老師經常會說,學的時候好好學,玩的時候使勁玩。學霸其實都是這樣,這就是所謂的會學習。運動也是不錯的放鬆的方法,如果你沒有胖到邁不開步子的地步,找一個你喜歡的運動,球類會讓你的身體也清醒清醒。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去!

道理我們都懂。其實說來說去,不算雞湯,也不是能量。重要的就是那四個字“貴在堅持”。

希望我們艱難的人生路途上,不止有無盡的學習,還能夠心中存有一方淨土,供自己片刻安寧。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希望對你有實質性的幫助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

為什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是不去做一直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