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龍之風3382020-02-01 10:18:08

書若師古,就有點八股味道,就俗人,相反,書不師古才會清新碧野,不落俗套。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洣水閒意2020-01-26 13:41:49

王鋒之言很有道理,也是書法者必遵守的金科玉律。~~~~~~~~~~~~~~~~~

第一,書法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有完整的概念體系,審美體系,訓練提升體系等等。學習書法必須從古代書法中汲取營養,必須遵守古人總結的基本規則、基本規律,否則就稱不上書法。

第二,師古是掌握書法最有效的方法。書法系統有大量知識點,技巧點,審美點需要學習和探索,只有師古,借鑑古人花費大量時間實踐總結岀來的東西,才能在有限人生中,相對完整地掌握書法知識、技巧、審美感覺等。

第三,當然,提倡師古,但要反對泥古。應該鼓勵現代人利用現代的科技、傳播、材料等方面的優勢,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攀登新高度,創造新面貌,開拓新境界!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翰墨書道2020-07-02 01:33:50

“書法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王鐸這句話的是經過長期的臨摹實踐獲得的深刻體驗,是經驗之談。書法有法,書法從從創造開始,走的就是廣採博取的路子,也就是說文字不那一個人獨立創造的,而是人民大眾集體智慧的結果,當然不能排除對這方面也有獨特能力者的整合、推廣、整理之功。並且是在一個相當常的時間內完成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善於學習者的蒐集,更有專門人員的收集、整理、加工,統一,在這個過程中,就存在一個整理者廣泛收集的過程,就是一個面向大眾或者過去的社會中收集到過程,也就是今天我們談的“師古”的問題。

我們學習書法也是從臨摹開始的,仍然是師古。那麼,學習書法拒絕師古行不行呢?

書法是一門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形成了一系列法度完備的藝術理論和技法,並且出現了以王羲之和歐顏柳趙四大家為突出的經典作品和書法家 。要學好書法,師古是唯一的有效的途徑,師古則是從臨摹開始的。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一、為什麼不師古會俗。

什麼是俗呢?“俗”有不雅、 庸俗、低俗、平庸、沒有涵養的意思。。俗是大眾都不喜歡的東西,因為太普通平凡了,沒有任何的新鮮感覺和創意,而書法是戒俗的特別是魏晉以後的書法。所以能夠流傳下來的書法經典名沒有一家上俗品,可以說都是超凡脫俗的經典。我們在沒有學習書法前,我們的審美與所見,就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物,這個司空見慣,對於我們的生活日常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對於藝術來說,確實致命的缺憾。可是因為這個日常,我們對書法的認識有也往往處於一種司空見慣的形式與內容中。基於這個因素,我們能夠在書法作品中或者說書寫中的表現與是一種非常大眾,甚至膚淺的幼稚的表達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平庸。我們知道,那些古代的經典書法,基於人們審美情感的高度,而被留存至今而且成為我們取法的物件。不俗即是審美的高度,也是藝術創作的高度。如果我們學習書法不透過臨摹學習接近這個高度,我們的書法造詣或者說藝術性的境界就會格調不高 ,而不在藝術範疇之內。所以我們希望寫好字,就必須要臨摹學習,而且向古代經典學習,才能讓自己走出平庸野俗之歧途。古人也一再強調: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並要求: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貌似。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二、如何師古。

掌握書法這門藝術,師古是非常重要的。實踐上“師古”就是告訴我們向古人學習,以古代經典書法為老師。因為這些作品中的技法是經歷史考驗公認的最好作品。學習書法師古的方法就是臨摹,透過臨摹將古代經典書法的技法和字形技法掌握到我自己的手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規範自己的審美認識,表達習慣,將自己頭腦中那些不規範,不適合大眾經典審美需要的東西從自己的大腦中踢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一切行為不是自己獨立存在的,只有和社會與人群保持一定的共性,才能夠具有更廣泛的意義與價值。如果我們只是閉門造車,脫離集體這個實際,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學習書法向古人取法,取的就是歷史公認的一種規矩,秩序,標準。技法只是初級的東西。我們學習書法實際上也是如此,學習的就是約定俗成的書法規矩,或者說書法的藝術語言。師古,才能夠讓我們和書法藝術已經欣賞者之間具有共同語言。書法的臨摹,包括描紅和對臨,背臨、意臨、臨創結合等幾種基本的方法。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法就是讀帖,因為只有讀準了,讀到位了,我們的臨摹實踐才更具有價值,不是抄寫,反覆鞏固自己的錯誤。讀帖,一般可以藉助字帖上的界格來進行,找準點畫的位置以及結構佈置形式或方法,看清點畫具有的形態,大小、粗細等造型規律。做到臨摹之前胸有成竹。

三、師古的目的是什麼

學習書法師古的目的有三個層次的意義。一是掌握經典作品的技法;二是寫出一個自我風格;三是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掌握經典作品的技法是最基本的目的。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過。學習書法首先要掌握這們藝術的技法,然後我自己才能會走自己的路。但是如果永遠之走一條路,或者說反覆重複別人的,而永遠走不出古人而失去了自我,藝術的生命力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學習書法在掌握了基本技法以後,必須寫出一個自我。雖然這是一條非常不容易的路。

我們知道書法即是藝術也是一門傳統文化,再其發展演變過程中,融入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文化內涵。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提升我們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國學修養。所以,學習書法也存在一個轉益多師的問題,一個字外功夫的問題。黃庭堅在《跋東坡墨跡》時就說: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詩詞學院2020-01-27 15:40:21

王鐸在《<琅華館帖冊>後》中說:“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譜。然觀詩之《風》、《雅》、《頌》,文之夏、商、周、秦、漢,亦可知矣。故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耳。”

“師古”是什麼?“師古”就是繼承古人的書法傳統,一是得其法,二是承其道。“得其法”就是熟練掌握古人流傳下來的書法技法,包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承其道”就是繼承古人尚德修身、書品人品並重的理念,以書法抒情達意的文化傳統。

書法,是一門重視傳統,重視繼承的藝術。書法學習者應該以先賢為典範,下苦工鑽研,學習書法以繼承傳統精華為前提,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穿著大師的鞋子走一遍。只有這樣,才能打下紮實的基礎。

當代的書家也有類似的認識,例如,

張志和就認為,當下仍然是先把古人學好,“啟功先生跟我說過不需要創新,因為書法藝術的特點就像每個人一樣,自己不會知道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子,只要慢慢學慢慢長,你自己就是你的創新。就書法而言,思想性格和修養決定了你能把字寫成什麼樣子。所以,寫字要與文史哲貫通,在讀書過程中形成人格和人品。”

不經“師古”,不見傳統,沒有來由,你寫出來的就不是書法,只能算寫字,只能是野路子。所以,王鐸說“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實在是悟道之言,精闢之至。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畫家樸石2020-01-31 10:14:12

說的非常正確,書法,顧名思義是有法度的,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學習書法必須要臨學古人的幾千年總結的法度經驗,唯有紮紮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臨摹古人的碑帖,才是正道……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心底映雙紅2020-02-01 12:16:41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王鐸作為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能提出這樣的思想,足見其對書法精髓的領悟之深,其內涵反映的是書法繼承與發展的道理,特別是他提出的“師古不泥古”的書學思想,更有超越時代的歷史意義,為當代書家如何面對傳統提供了參考。

反觀當下,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問題,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道真正的傳承是什麼,要麼機械呆板的照抄照搬,要麼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盲目模仿,這其實都是對傳統文化繼承的誤讀,要真正做到”書師古”,就要潛心研究古人進步的向上的思想,從他們的精神世界裡探尋他們的追求和信仰,而不是為學而學,一味迎合,反而會弄得”四不像”,也會讓世人恥笑,真就成了”野俗一路”了。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止水如心2020-02-01 07:52:49

“書不師古,便成野路子”,認可。原因有二。

一,中國漢字書法主要有楷書、隸書、草書三大類。歷經數千年的積澱,已經形成浩如煙海的各種字型流派。比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的楷書,二王父子(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楷,懷素、張旭等人的草書,當然還有很多名家的書法。

這些書法名家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和境界,後人很難超越。因此,臨帖就成了學習漢字書法最好的途徑。

二,那種想要自創書法派別,又狂妄自大地以為不臨帖,就可以隨意學習書法的人,是幼稚可笑的。

當然,在經歷了“入帖”、“出帖”的過程以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也是必要的。假如我們食古不化,總認為別人寫的書法作品和古人並不完全一樣就不是書法,就是“醜書”,那肯定也是一種病態思維。

書法,既要繼承,又要發展,沒有繼承的書法,不是書法;但沒有發展的書法,也是一種固步自封的行為。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雪山飛虎日記2020-02-02 00:34:04

謝邀!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1592—1652),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有“神筆王鐸”之譽。

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譜。然觀詩之《風》、《雅》、《頌》,文之夏、商、周、秦、漢,亦可知矣。故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耳。

不師古終會落野俗一路。

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王鐸對於傳統的認識和重視,並且一直在努力,作為大師級的書法家,王鐸能夠“以臨代創”充分說明了他高超的筆墨技巧和驚人的藝術表現力,這也是一個學術思想的體系,也就是說:

在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後,更需要注重追古人之氣,摹古人之韻,得古人之格!而不是亦步亦趨,不敢越藩籬一步。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三維看歷史2020-02-01 10:04:23

謝邀。同意這一觀點。雖然聽起來與“張揚個性,自由創新”相矛盾,但對於書法創作來說,確是至理明言。

中國傳統文化如同一棵大樹,書法如同其中的一個枝杈。那麼在創作時,就要符合其基本規律,讓人感到有本可依,有源可尋。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聽濤浪湧2020-02-01 09:02:38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們回頭看看這幾年蹦出來的所謂的“醜書”“書法家”,就會體會到王鐸這句話說的是多麼的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