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有哪些來歷?小許速遞2018-12-17 22:28:23

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掃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從唐朝開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

這種儀式,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古人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禍福有著密切聯絡,所以培墓是極為重要的祭奠儀式。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擴充套件資料: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文中記述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清明節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煮酒君2019-04-05 21:09:2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的清明時節,在這一天,我們掃墓、祭祖、吃青團,緬懷先人。清明節也是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成為一項習俗。下面我們就簡要了解一下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的由來

清明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是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大致也就是相當於四五月左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如同立春、春分一樣,清明也是標誌著農業活動的節氣。在漢代文獻《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又有“萬物至此皆潔清明。”後人也常用“萬物至此皆潔清明。”來解釋清明的含義。

清明時節的到來,往往伴隨著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滋潤萬物,也洗滌一切塵埃。清明節前後開始進行農事活動,在南方地區,常常有這樣的諺語:“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清明一到,天氣回暖,人們脫下厚重的冬衣,標誌著一年的農忙再次開始了。樸素的中國人信奉神靈,在農耕開始之前,往往祈求上天或是先祖,保佑這一年順順利利,災害莫擾。因而,清明也慢慢演化成為民俗節日。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作為節日,主要活動是祭祀鬼神,所以民間又有鬼節的稱呼。同時,由於清明時節,草木回春,萬物滋潤,人們享受春日大好時光,踏青郊遊的習俗也漸漸成為人們的喜好。清明的習俗主要有祭祖掃墓、踏青賞春等等

祭祖掃墓

清明時節的祭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家祭,也就是在家中設供祖先,或是在祠堂太廟中供奉祭祀祖先。另外一種就是墓祭,也就是我們現在較為常見的祭祀方式,去往墓地祭祀先祖或者已故的長輩,稱為“掃墓”、或者是“上墳”。在清明時節祭祀祖先,往往是墓祭。

在古代,墓祭大致需要除草和填土,這和我們現代社會去到公共墓地上供、獻花略有不同。古時,人們把墓地看作為身後之所,對此十分重視,不僅是歷代帝王精心為自己修建陵墓,平常百姓也對自己的墓穴看的很重要。

每當清明時節,後輩緬懷先人,去往先祖的墓地除去雜草、平整新土。在清代顧録的《清嘉錄》中記載到:“士庶並出,祭祖先墳墓謂之上墳。間有婿拜外父母墓者”。“道遠則泛舟具饌以往,近則提壺擔盒而出,挑新土,燒楮錢,祭山神,奠墳鄰,皆向來之舊俗也。”墓祭除了除雜草之外,還需要上供。上供也就是在墳墓前擺設貢品,燒香祭拜。有時也為死者燒去紙錢,意思是想要先祖有錢花,即“燒楮錢”。“奠墳鄰”就是在給自己的先祖上香上供之時,也要給相鄰的墳墓的死者上香和上供,可能是想要安撫好先祖的“鄰居”。中國人的鬼神觀念往往是敬畏先人,以祈求平安。

踏青賞春

踏青賞春,是清明時節的又一大習俗。清明時期,春天真正到來,不再有乍暖還寒的氣溫起伏,遠離了冬天寒冷的陰霾,春暖花開,萬物生長。人們在清明時節去郊外掃墓,在結束了沉重的祭祖掃墓之後,留給年輕人們的享樂時光到來。在文獻《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到:“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人們在春天的大好時光中,享受和煦的春光,溫柔的春風,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分享喜悅和輕鬆。

著名的畫作《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正是北宋時期汴京城,清明時節人們遊樂的場景。畫中的人物多大五六百人,車馬繁華,人來人往。這幅傳世名畫,描繪的是當時城市面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況,也體現出清明時節人們生活的場景,生活氣息濃厚。

清明時節,除了祭祖掃墓、踏青賞春之外,古代還有其他的習俗,例如賜新火,這是唐宋時期,在清明節皇帝賜給身邊的近臣。因為在清明節前的幾天,人們斷火吃冷食。朝廷賜新火,也是對臣子和百姓的恩賜。在民間,伴隨著踏青賞春,人們還有各式各樣的娛樂活動,比如放風箏、鬥雞、蹴鞠,也就是踢球等有趣的活動。

清明時節,人們或許去掃墓祭祖,緬懷已經逝去的先人;或許去踏青賞春,感受春日的美好和清新;又或許是其他的娛樂活動,再或是現代社會繁重壓力下,年輕人選擇休息在家,但不管是哪一種,清明假期帶給我們的短暫休息,也是對春天的一個獎勵吧。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滿樓說2019-04-05 12:33:52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在很多人眼裡,清明似乎總是和祭祖掃墓聯絡在一起。

不過在古代,清明之前還有一個寒食節,只是後者已被前者吸收了。

據傳說,春秋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為之充飢。

後來,重耳歸國為君,群臣皆有賞,唯獨介子推不願受封而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為此,晉文公親自來到綿山請介子推出仕,可是後者就是不願為官,反而躲避更深。

這一怒之下,重耳竟然下令放火焚山,以此乃逼迫介子推出山。

最終的結果,是介子推與母親都被燒死柳下。

事後,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而下令在這天不準生火只吃冷食,即所謂寒食節由來。

當然,割股也好,燒山也罷,都是一種說法,並不怎麼美好。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如唐詩人孟雲卿所云:“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是此意也。

竊以為,寒食之意,意在節約防奢,譬如江西風俗,大年初一不起火、只寒食,最起碼當天不能再做新菜。

其意無他,一則節儉之意,一則有助消化。

因為南方風俗,大年三十是吃得最豐盛的一頓,食多傷胃,居安思危啊。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到唐宋以後,寒食節似乎與清明節逐漸合二為一了,因為兩宋尚有寫寒食者,此後則多寫清明而不寫寒食。

其中原因,恐怕也是因為寒食於清明不但日期接近,而且其功能也接近吧!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清明既有祭奠掃墓之哀思,同時也別有踏青之意。

古時之踏青,就等同於春遊嘛,是一件開心的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明掃墓更像是族人的踏青和家族史的普及教育,也給族人間交流提供了機會。

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萬卷縱橫眼欲枯2019-04-05 18:45:08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近代以後也叫掃墓節,既是自然節氣,又是傳統節日。清明日在春分後的第15天,按古代的說法,處於仲春、暮春之交。

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兼有自然和人文內涵,在今天,各地的節日活動雖然各有不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的基本主題是共通的。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氣候規律而制定的。“清明”後天氣變暖,雨水增多,萬物都在此時脫去冬裝,迎來春天的氣息。在古人看來,“清明”是天地由陰到陽的一個轉折點。

“清明”又是節日,和單純的節氣不同,它同時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那麼,“清明”是怎麼從節氣成為節日的呢?

其實,清明節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而形成的。掃墓祭祖的禮俗來自寒食節,而郊外踏青則繼承了上巳節的傳統。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說到“寒食節”,我們自然想到了介子推。在傳說中,“寒食節”就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一直忠心地追隨於他,並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回國做了國君後,封賞群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願受賞,帶著老母親到綿山隱居。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去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躲在山裡,不願意出來做官。晉文公就讓手下放火燒山,原本是想逼介子推出來,誰知道,介子推寧肯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就下令:在這一天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後來就稱為寒食節。

其實,寒食節的起源並不是因為介子推,而是來自遠古的“改火”習俗。《周禮》中就有記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從其他的一些先秦文獻的記載也可以知道,從很古老的時候開始,北方中原地區一直就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因為仲春時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天上的雷電也容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就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稱之為“改火”。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以冷食度日,所以得名“寒食節”。《周禮》中提到當時有“司炬”一官,就是專門掌管“禁火”和“改火”事宜的。

寒食節又被稱為“禁菸節”、“冷節”、“百五節”等,在冬至後第105天,清明前一二天。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禁火、冷食、祭祀祖先。寒食節曾是中國民間的第一大祭日。

《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時間很長,最長的達105天,最短的也要一個月。長時間的冷食,不利於健康,所以曹操曾下令禁止。後來,寒食的日子有三、五、七天等不同說法。

在漢代,寒食節這天,百姓家裡不得舉火,到了晚上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到貴戚重臣家裡。這習俗一直沿襲到唐宋時期,蘇軾的詞作《望江南·超然臺作》裡的“且將新火試新茶”一句,說的就是寒食之後用新火煮茶的事情。

但從唐朝開始,寒食節就慢慢被清明節所取代。《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裡說:“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到宋元時期,不僅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禁火、冷食、蹴鞠等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名下了。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上巳節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歷史非常悠久。《論語》裡所說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最初的上巳風俗。

漢代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裡說上巳節的習俗在殷周時代就已經形成,朝廷專門設定了女巫進行主持。因為在這個季節交換的時刻,古人認為,天地之間的陰氣尚未退盡,而陽氣已然萌發,人最容易生病,所以應該到水邊洗滌一番,曬曬陽光,稱之為“祓禊”。“禊”就是“潔”,“祓禊”就是一種透過清潔自己而消除致病因素的儀式,同時可以祈求福祉降臨。因為這個活動在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舉行,所以稱之為“上巳”。《周禮·春官·女巫》記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在這一天,人們都去水邊祭祀,臨河洗浴,以求祈福消災。

在古代,因蘭草香氣襲人,所以被看作靈物,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進行齋戒的最好洗浴方式就是“蘭湯沐浴”,因而就另有一種說法,上巳節的“洗浴祈福”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

還有人認為上巳節起源於先民的生殖崇拜,他們說,祓禊活動本是遠古時期男女春日歡會、婦女祈孕的信仰行為,用蘭草或香薰草藥沐浴,都是為了喚起性慾。

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總之在先秦時期,上巳風俗已相當盛行,甚至成為了一種制度,並有專門的人員掌管。

在漢代,上巳習俗依舊流行。《後漢書·禮儀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後來,慢慢地又增加了祭祀宴飲、遊春踏青等內容。晉代陸機有詩:“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寫的就是上巳節祓禊、踏青的情景。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改在了三月初三(所以又稱為重三或三月三),逐漸地變成了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稱曲水宴)的節日,並由此派生出了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著酒的觴(酒杯)放在水面上,任由它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且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王羲之《蘭亭集序》裡“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的句子,描繪的就是這種盛況。魏明帝曾專門建了一個“流杯亭”,東晉海西公也曾在建康鐘山設立過“流杯曲水”。南朝劉孝綽的《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有兩句“羽觴環階轉,清瀾傍席疏”,也是對這種習俗的生動描寫。

後代沿襲,上巳節就成了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在唐代,上巳節是全年的三大節日之一。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唐朝時,皇帝在上巳節這天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共行祓禊之禮:“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白居易的《三月三日謝恩曲江宴會狀》一文詳細記載了當時盛會的情況。

因為上巳節的活動可以使男女相會,所以許多男女趁此時表達愛慕之情,這就使之成了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春秋時代,《詩經》裡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比如《鄭風·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到了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是把這種搖曳綺麗的風情烘托到了極致。

但是到了宋代,上巳節就慢慢地被人們忘記,漸漸銷聲匿跡了。

因為上巳、清明、寒食三節日期相近,上巳和寒食的節俗慢慢地都融入了清明節。融匯了另兩個節日的清明節,逐漸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包括禁火冷食和郊遊踏青等活動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榆木齋2019-04-02 22:46:29

祭祖掃墓究竟是清明節還是寒食節?

枯木

清明節放假,祭祖掃墓,這是總所周知的節日,標題之問似乎略顯多餘。然而,這裡面關係到文化傳承的延續,值得我們追根溯源,還原文化習俗,迴歸歷史傳承,弘揚節日內涵,繼承中華優良傳統,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

提到寒食節,如今很少有人瞭解,只有在少數地區還在保留著這個節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已經快消失殆盡,讓我們沿著歷史軌跡,來尋找寒食節的起源,喚起塵封的記憶,希冀可以維繫歷史文明紐帶。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以孝治國,百事孝為先,孝道分別為生前盡孝,逝去追思。關於孝道有專門的《孝經》傳世,規勸人們的行為準則,成為儒家經典之一。生前盡孝典籍浩繁,這裡就不贅述,我們談談追思,追思的目的是為了慎終追遠,寄託哀思,從而淨化心靈,歸化民風,《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效法先古聖賢,人們的道德自然就會敦厚了。

遠古時期,人們去世後“不封不樹”(《禮記》),也就是沒有墳丘,不知樹木,祭祀在家廟進行,春秋時期,墓祭之風開始風行,據《禮記》記載是從孔子開始的,因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去世的早,孔子母親去世後,想要和父親合葬,但卻覓不到父親的墳墓在何處,經“郰人袂父之母”指點才找到。孔子認為子孫祭祀祖先必要酌禮節, “忘宜”就是“失德”,於是便在父母墓穴上培土壘墳作標誌,從此墓祭便成習俗。

而寒食節的來歷,則和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有關,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忠心耿耿,“割骨奉君”,歷盡磨難,一直輔佐在身邊,晉文公復國後,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他人一樣主動請賞,並且不屑與屑小為伍,不食君祿,攜母入綿山隱居,晉文公發覺後入山尋找,為了讓介子推出來,便舉火燒山,沒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與母同時焚身綿山。晉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食寒食,結合墓祭,於是形成了在寒食日祭祀祖先和先賢的節日。

介子推逝世為公元前636年,距今已有2654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忌日為冬至後一百五日,寒食節人們祭祖掃墓,認祖歸宗,剛開始習俗只是在中原一帶流行,到了漢代,寒食墓祭之風漸盛,“掃除墓地”(《漢書•酷吏傳》)成了常規,到了三國魏晉時期,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習俗掌故特別垂青,於是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擴充套件到了全國各地,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比如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就有“去冬節一百五日, 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

到了唐朝,寒食節更為隆重,成為法定節日,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唐會要》卷八十二),按大曆十二年(777)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寒食節已經成為民間祭祀祖先的第一大節日。這在唐代詩人王冷然的《寒食篇》中就有體現:“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迎儘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說明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蜡祭。

古代鑽木取火示意圖

唐朝寒食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傳火”,據《葷下歲時記》記載,由於寒食禁火,很多家庭就沒有了火種,因此需要引火種,而鑽木取火較難,宮廷便令內官用宮殿錢鑽榆木取火,並在過了寒食日將榆柳薪火賜給親近大臣,以示寵幸,達官貴族將傳火的榆柳火條插於門前炫耀,親臨爭相引火種,這就是“薪火相傳”的來歷。後人爭相效仿,一直到後代還有此風俗。這在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中有體現:“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漢宮為比喻,喻唐朝皇宮)。

寒食節放假的律例在後代一直得到延續,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金元時期,寒食節放假三天,《金史卷十一•大金集禮卷三二•休假》記載,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規定,寒食節休假三天。元朝《通制條格卷二二•假寧•給假》記載,寒食放假三天。到了明朝,官員基本上不放假,三大法定節假日僅僅是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和冬至。清朝追尋明朝舊例,也不放假。雖然不放假,可是一到寒食節,民間祭拜祖先的習俗已經約定成俗,寒食節依然得到官方和民間認可。

到了民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節日,從此,寒食節逐漸退居清明節之後,清明節反而成了祭祀祖先的節日。新中國成立後,2007年頒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寒食節的認識逐漸模糊。

反觀清明節,清明節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在古代只是節氣,因為和寒食節相近,一般在寒食節後第二日,因此人們在寒食節放假的時候,自然會同清明節氣一起放假,因此人們經常會把寒食清明一起來講,這在唐宋詩詞裡面多有體現,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就是二者並用。

然而,古代清明主要是踏青節,因為和寒食節相近,因此難以避免會經常混用,縱觀唐宋詩詞,關於寒食和清明的詩詞多達幾百首,其中寒食詩詞無一不是關於掃墓祭祀之詞,而清明詩詞大多是遊玩踏青之語。比如孟浩然《清明即事》:“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白居易《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杜甫的《清明二首》等等。

關於清明的詩詞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事實上,這首詩裡面的“清明”只是指出清明時節左右,人們祭掃祖先,是一個時間範圍的概念,並不是指出清明節為祭掃之日。

關於寒食節,還有個大寒食和小寒食之說,在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詞就有明例:《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宋《歲時雜記》也有記載,寒食節第一天為大寒食,第二天小寒食,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山西大部分地區依然有小寒食一說,只不過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這是因為清朝湯若望的歷法改革的原因。

湯若望對曆法進行改革前,清明節氣是在寒食節後第二天,第一天為小寒食,曆法改革後,以清明節為依據,前一天成了寒食節,以後人們沿用湯若望曆法,因此寒食節其實是小寒食。而且經過民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日,寒食節逐漸式微,只能存在於民間,很少得到官方宣傳。

寒食節雖然甚少得到宣示,然而在民間卻因為寄託著人們許多美好願望、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因此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別說國內,就連韓國現在都過寒食節,倘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人搶注之類的事情再次出現,那就悔之不及。

韓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寒食節

因此,從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來看,寒食節比清明節承載著更多的文化血脈,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默默奉獻的忠貞之氣、不與屑小為伍的錚錚鋼骨、不貪名利的高尚品德,再加上寒食節祭祖掃墓,慎終追遠,追思前賢的優良傳統,在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之際,有必要大力宣傳寒食節,而清明節自然迴歸二十四節氣之本位,或者退一步在宣傳清明節之時,勿忘寒食節,這樣才能更好的繼承發揚歷史文化。

2018-4-6榆木齋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木易春風12018-12-17 22:46:58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春天的最後一個月,稱季春。清明節也是春耕農忙時節,農民耕田必須趕農時,忙插秧,趕季節。清明節到來,也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各家各戶都利用清明前後數日時間進行掃墓,作為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每年一次掃墓,拜祖先,成為民間習俗。按慣例說法,清明前一日叫寒食節,這一天不可掃墓拜祖先,意思是寒食節拜祖先,後代越拜越窮。那麼,現代文明社會,提倡文明祭祖,且利用雙休日,或休假時間去祭拜,就不存在這種說法。社會不斷進步,紀念先祖也隨之文明社會的變革而更文明。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楚漢19169592019-04-05 21:52:05

清明由來: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

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憶我之時常清明。

臣在九泉心無愧,

勸君清明覆清明。

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至深山,渺無人煙,又渴又累。隨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煮了碗湯給重耳喝。十九年後重耳登位,即春秋稱霸的晉文帝。當了國王后,賞賜眾臣,加官進爵。唯獨忘了介子推。眾人勸其討賞,介子推鄙視功利。帶老母深居綿山。重耳被人提醒後,想起介子推割肉煮湯之忠義,帶人到綿山請介子推入宮。但山高林深,找不到介子推。有人出餿主意,“放火燒山”,結果,山燒了,人還是沒出來。卻在一顆柳樹下發現了燒焦了的介子推母子倆。繼而發現樹洞內介子推的遺詩。即上述之詩。

晉文公悔恨、悲傷交加,命令全國這一天禁食——寒食。第二天上墳——清明。此風俗在華夏民族延續了兩千多年。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白菜燉土豆2018-12-17 22:19:31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老錢每日一股2019-01-02 12:56:51

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不僅會去掃墓祭祖,也會進行踏青郊遊等活動,所以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最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它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很接近,後來,清明節就逐漸取代了寒食節,而寒食節原有的一些風俗活動,比如掃墓、冷食、盪鞦韆、郊遊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超哥15513492018-12-17 22:36:55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寒食節,寒食節主要是紀念介子推,寒食節又名冷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兩個節不一樣,不過很近,現在有些人把兩個節說成一個節。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逆光大頭2018-12-17 22:29:12

對很多人來說,清明節就意味著放假休息,殊不知這個節日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

還記得諸葛亮給劉琦出的主意嗎?“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當時劉表已經老邁昏庸,荊州的大權都掌握在蔡氏手中,蔡夫人一心想讓兒子劉琮繼位,作為長子的劉琦就有生命危險了,於是向諸葛亮求救。諸葛亮本不想摻和別人的家事,無奈劉琦再三懇求,才說了上面這句話。劉琦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離開荊州去守江夏,保全了性命。劉琮繼位,很快曹操大軍南下,劉琮被殺。

諸葛亮提到的兩個人,申生和重耳,都是春秋時晉國的公子。當時晉國內亂,也是年輕的夫人要扶自己的兒子上位,發生了奪位之爭。申生留在晉國,參與了奪位之爭,後來死了。重耳出逃,不僅活了命,後來還回晉國繼承了君位,成為春秋一霸。

重耳和清明節有什麼關係?這得說說他逃亡路上發生的一件事。

重耳這一逃,就是十九年,輾轉數個國家,奔走幾萬裡,風餐露宿,悽惶苦楚自不必說,後面還有晉國派來的刺客追殺。說話這一年重耳逃到衛國,衛國是個小國,不敢得罪晉國,沒有收留他。重耳流落郊野,餓得兩眼昏花,這時手下有個人給他呈上的一碗肉湯,美味之極,重耳一口氣喝光了。後來才知道,這個人叫介子推,他是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了湯,救了重耳一命。這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後來重耳回了國,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對跟隨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論功封賞,獨獨忘記了這位介子推。重耳經人提醒才想起來,於是派人去找介子推,可誰知介子推歸隱了,躲在綿山上不出來。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哪知道這個介子推很軸,寧可燒死也不出來。重耳後悔不迭,下令以後每年的這天不許有煙火,當然不是怕霧霾汙染環境,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可人總得吃飯,沒有煙火怎麼做飯?吃冷飯冷菜,“寒食節”就是這麼來的。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我一直懷疑它的真實性,尤其是割股啖君那一段。古文裡的股指的是大腿,不是屁股。如果是屁股我還好理解一點,大腿上那麼多血管,割掉一塊肉,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可能活下命來。且不說當時他們還在逃亡的路上,就算有隨軍郎中,也不具備外科手術的條件。古人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臣子可以為國君賣命,但絕不可以隨便戕害自己的身體。在當時,捨生取義的事很多,但殘害自己身體的事鮮有耳聞。除非別有用心的人,才會把國君排在父母的前面。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大概是講霍元甲的,為了突出霍元甲牛逼,也有這麼一出:說是兩人鬥狠,對方把一塊燒紅的碳放在大腿上,滋滋作響仍面不改色;霍元甲只是呵呵一笑,直接拿刀子在大腿上剜出一塊肉來,還烤著吃了。書名我不記得了,只記得看得我當時冷汗直冒。中國人記事,歷來喜歡誇大其辭,博人眼球,完全不顧常識。只是我當時想,如果是這種本事,不要也罷。

根據《史記》的記載,重耳流亡到衛國時,已經快六十歲了,這個時候的重耳,要說還有多少志向和豪情那都是假的,他唯一想的是能活下來,過兩天安生日子。比如,他逃到了齊國,齊桓公給他送房子送車,還把公室的一個女兒嫁給他。對於一個快六十歲的人來說,在當時,就是大半截身子已經埋進了黃土,好不容易苦盡甘來,天天如花美眷陪著,好吃好喝養著,還冒殺身風險回晉國幹球?果然,後來狐偃他們幾個怕他沉迷於溫柔鄉,喪失了鬥志,於是把他灌醉了偷偷逃出齊國,老婆不要了,房子車子都不要了,重耳醒來時氣得差點一戈戳死了狐偃。

所以說,這逃亡的路上,如果沒有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重耳就不可能安然回國,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霸業。這些大臣吃了多少苦,難以數計,我們只知道,當初一群人跟出來,十九年時間,死的死,逃的逃,能堅持到最後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介子推也是其中之一。

介子推後來不受封,倒是可信。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這人的性格有些清高,不願與權貴們同流合汙,功成之後退隱江湖也是正常的。想想後世的范蠡,不也是這麼做的嗎?只是介子推更絕,死也不受封,就留下了一個寒食節。

那麼寒食節跟清明節又有什麼關係?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只關乎農事,並不是什麼節日,因為在寒食節後,就相差一天,漸漸的,二者合一,寒食節的習俗,如祭祖、上墳,變成清明節的習俗,寒食節反而被遺忘了。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鯰魚怪奔波兒霸2018-12-17 21:22:54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吸收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米凱勒叔叔2019-07-03 08:14:06

你好,作為一名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清明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是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大致也就是相當於四五月左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如同立春、春分一樣,清明也是標誌著農業活動的節氣。在漢代文獻《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又有“萬物至此皆潔清明。”後人也常用“萬物至此皆潔清明。”來解釋清明的含義。

其次,清明時節的祭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家祭,也就是在家中設供祖先,或是在祠堂太廟中供奉祭祀祖先。另外一種就是墓祭,也就是我們現在較為常見的祭祀方式,去往墓地祭祀先祖或者已故的長輩,稱為“掃墓”、或者是“上墳”。在清明時節祭祀祖先,往往是墓祭。

最後,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春天的最後一個月,稱季春。清明節也是春耕農忙時節,農民耕田必須趕農時,忙插秧,趕季節。清明節到來,也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各家各戶都利用清明前後數日時間進行掃墓,作為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每年一次掃墓,拜祖先,成為民間習俗。

按慣例說法,清明前一日叫寒食節,這一天不可掃墓拜祖先,意思是寒食節拜祖先,後代越拜越窮。那麼,現代文明社會,提倡文明祭祖,且利用雙休日,或休假時間去祭拜,就不存在這種說法。社會不斷進步,紀念先祖也隨之文明社會的變革而更文明。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分享,謝謝!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

清明節有哪些來歷?和藹可親132018-12-17 23:01:08

清明就是給去世的老人們送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