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父子怎樣治國?茅屋愚夫0072019-08-06 17:07:27

齊景公向孔子求教治國的道理,孔子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很贊同回答說:‘對呀!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就無處安身了!’。其實這段對話孔子是答非所問,齊景公不是沒聽懂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周的政治制度是天子、諸侯、家三級分封,嫡長子世襲繼承。到了春秋晚期在治權方面周天子式微、國君無權、家君當道,在繼承權方面嫡長子危如累卵、次子和家臣蠢蠢欲動。亂臣賊子不安其位、弒君殺父時有發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為了殘酷的現實。齊景公作為齊國的國君,當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因此問政於孔子。齊景公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孔子的回答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齊景公應該追問如何才能實現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呢?孔子的答案將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齊景公沒有問,孔子當然就沒有答。往好了說齊景公是有自知之明,往壞了講齊景公是糊里糊塗。原因是如果孔子回答‘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就相當於直接告訴齊景公,齊國的混亂朝政是景公不仁造成的。孔子的治國理念很明確,之所以亂臣賊子當道,主要責任人是君和父而不是臣和子。因為君不仁所以臣不忠,因為父不慈所以子不孝。

君主想要治理好國家,前提是自己要做仁者,這就是孔子的治國理念。沒有人天生是仁者,困而學之、學而知之、持之以恆就可以求仁得仁。什麼是‘仁’孔子也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孔子將仁分為三個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君子、仁者和聖人。‘克己復禮’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修身成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安人做仁者,‘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是平天下當聖人。天子是聖人、國君當仁者、家君做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孔子的治國良策就很明確了,治國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君主克己復禮做君子;第二步、君主以身作則、推己及人使周邊的人成為君子,自己安人成仁者;第三步、君臣成為仁者和君子之後,施仁政、行王道,國泰民安水到渠成。孔子認為齊景公根本就沒有當仁者做君子的潛能,所以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把齊景公打發了。

孔子定義的聖人是天命所歸安定天下百姓的人,是生而知之絕頂聰明的人。不但自己沒資格當聖人,而且當時也沒人有資格當聖人,能夠成聖的都是古代聖王。所以文士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仁者,最高追求是求仁得仁。孔子認為自己不是聖人,卻被後世尊為聖人,而且是上下五千年的至聖先師。原因在於孔子的思想利不在當代,功卻在千秋,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實至名歸。孔子建立了中國人的第一個精神家園,而且這個家園歷久彌新,至今依然具有正人先正己的普世意義。

人是有精神的,人是有追求的,沒有精神和追求,人就和動物無異了。孔子為士人的精神追求找到了一個歸宿,在儒家的精神家園中,人生有目標、做人有方法。人生目標是做君子、當仁者,做人方法是仁、義、孝、友、忠、信、寬、恕、恭、敬。精神家園當然不止一個,與孔子同時代的大思想家,先秦諸子、印度佛陀、猶太先知和希臘哲人也構建出各自的精神家園,如佛教的‘有生皆苦,修行求解脫’,基督教的‘人有原罪,贖罪進天堂’,蘇格拉底的‘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等。成為中國人主流信仰的是儒釋道三教合流,儒家的求仁代表入世者的精神、道家的無為表達出世者的態度、佛教的解脫成為普通人的信仰。

然而孔子的治國理念和孔子的理想社會卻是背道而馳的。孔子理想中的治國是道德高尚、能力出眾之人居高位,居高位的仁者透過推己及人的方式使周邊的人成為君子,君主、大臣和子民的道德水準和能力與地位相匹配,這樣的國家自然不會有亂臣賊子犯上作亂。但是孔子理想中的社會卻是按照血緣世襲的宗法禮樂社會,士人身份的貴賤尊卑由血緣決定而不是由道德水準和能力決定。這就造成了儒家思想與生俱來的內在矛盾,理想中依據德行高低確定身份等級,現實中世襲的血緣決定地位的尊卑。

孔子當然知道問題所在,因此開辦學堂廣收弟子,傳授儒家思想治國之道,學成的弟子入世做官,輔佐君主成為仁者。這樣的方法過程曲折,效果未知,對君主又提出了修身克己的嚴格要求,孔子終於成為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不受重用的遊士,終其一生的努力與心中的理想漸行漸遠。孔子不得志的悲劇不僅體現在思想體系的內在矛盾,更體現在政治理想與時代腳步的背道而馳。

前一篇文章講到春秋到戰國是貴族沒落平民崛起、武士沒落文士崛起的時代。這個大時代對貴族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禮崩樂壞使貴族打破了出身的限制,擁有了輔佐君主治國平天下的機遇。對平民是有喜有憂喜多憂少,擁有參戰權利使卑賤的平民看到了晉升的希望,累積軍功就能改變家族的命運。貴族和平民都不願回到過去,孔子的抱負無從施展。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東邊大馬灣馬志宏2019-08-07 19:16:22

這種觀點落伍了。現在制度是最好的例證。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UU看歷史2019-08-07 16:05:00

好吧我來回答吧,君臣父子,是儒家規範國家與家庭關係的重要規則。首先對君父提出了愛民愛子,聖賢仁義等素質與道德要求,這是培養合格的君父的原則。但“君臣之道”最核心的原則,是幾千年來一貫的“君叫臣死臣須死,父叫子亡子得亡”。這一條作為傳統文化中“君臣父子”之道的鐵律,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大智慧,大視野。現代人多數人受到西方叢林獸性文化影響,缺乏國家整體觀,追求叢林獸性文化的自由散漫主義,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君臣父子之道”多有妄自菲薄之論。 “君叫臣死臣須死,父叫子亡子得亡”,就是說,不論君父的命令對錯,做臣子的必須執行,包括生命的剝奪。這是建立在對國、家的大局,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的基礎而設立的,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這是因為,如果不執行君父命令,就破壞了根本的國家體制,造成政令不行,體制一旦破壞,君父核心的命令就會被各級臣子以認為君父命令錯誤為藉口拒絕執行,那麼必然天下大亂,必然會亡國,這是亡國的必然性、絕對性。而君父的錯誤命令,最多也就是亂國亡國的可能性,而非絕對性。現代人自然科學進步是超越古人的,但人文科學哲學社會學的認識,卻遠不及古代聖人的認知。中華儒家文化的聖賢,正是站位在國、家的穩定的大局觀,以大智慧的對社會規律的認知,才提出“君叫臣死臣須死,父叫子亡子得亡”的君臣父子之道的鐵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首席水軍大都督2019-08-06 23:20:40

君臣父子治國,指的應該是古代中國五種人倫關係和言行準則中的君臣、父子,即忠和孝的人倫關係。

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倫中的雙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為臣的,要忠於職守,為君的,要以禮給他們相應的待遇;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君義臣忠,乃是上下相憐,雖有位次而德業互欽,相扶相攜,同舟共濟,共荷道義,才是君明臣賢之道;父子有親,乃是慈孝相繼,父慈子孝,缺一不可之道。

於是,可以看出中國是個人倫極好的規則世界,五行順生,自然而然形成了仁禮信義智的人世美學,因此,不管中國如何戰如何亂,依然有著萬年不衰的文明政治,其間還有著王天下這個善道。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詩詞半卷2019-08-06 19:41:37

《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句話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或者可以說,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方時治國之道。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白馬黑馬8882019-08-08 01:18:47

君臣父子首先要做到孝道,大孝治國,小孝安家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小名大明2019-08-06 22:37:06

君臣父子出自《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子女的要像子女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君君,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君應該“仁”,要修身克己,以民為重。

臣臣,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臣子應該“忠”,忠於國家,輔佐君主。

父父,作為一個父親要象一個父親的樣子,父親應該“慈”,養育子女,關愛子女,教育子女。

子子,做子女的要像子女的樣子,子女應該“孝”,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孔子的治國理念就是君仁則臣忠,父慈則子孝,君主想要治理好國家,前提是自己要做仁者。

治國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君主克己復禮做君子;第二步、君主以身作則、推己及人使周邊的人成為君子,自己安人成仁者;第三步、君臣成為仁者和君子之後,施仁政、行王道,國泰民安水到渠成。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蜂峰良人2019-08-06 14:04:40

據《論語·顏淵》記載,齊國國君齊景公向孔子請教怎樣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君盡君責,臣盡臣責,父盡父責,子儘子責是治理國家的根本辦法。”這話不是誤導齊景公死抱著等級名分“裝樣子”,因為“裝樣子”是治理不好國家的。再說,事關治國大事,孔子是不會給齊國國君出那種“君壓臣,父壓子”既荒唐又蹩腳的餿主意的。事實證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具有科學性,理由如下:

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治國的上策 聯絡上文,從孔子和齊景公的對話中不難看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則興,‘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則亡”,這無疑是二位先人形成的共識和得出的結論。特別是齊景公的“善哉”二字,足見其對孔子字字千金,擲地有聲的忠告十分佩服,流露出對孔子治國上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在君子所見略同基礎上,又從反面——“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後患無窮,從反面論證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於治理國家的科學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實際上,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在於宣傳推廣他所提倡的德治思想。因此,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裡面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儒家德治思想,又有治國主張和施政方法;既強調了“君、臣、父、子”乃至所有的人在生活中,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不錯位、不移位、不越位,形成一個和諧有序社會的重要性,又強調了“君、臣、父、子”乃至所有的人在行事時,要赴位、守位、到位,打造一個盡職盡責群體的重要性。可見,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為政觀,不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而且解讀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課題,道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科學內涵、深邃思想和有效途徑,體現了“社會有序和諧,人人盡職盡責”的科學思想。 二、造就“有序盡責”的“君、臣、父、子”是為政的根本 1.孔子對造就“有序盡責”的“君”的論述。 ①子曰:“君使臣以禮”(引自《論語·八佾》)。意思是說,君對臣對民應該以禮相待。 ②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引自《論語·泰伯》)。意思是說,舜和禹做天子真是崇高得很哪!他們日夜為百姓操勞,而自己卻沒有安樂過。 ——君對臣與民,要行之以禮,日夜為百姓操勞而自己卻不求安樂……這樣做了,就是一個“有序盡責”的君。 2.孔子對造就“有序盡責”的“臣”的論述。 ①子曰:“臣事君以忠”(引自《論語·八佾》)。意思是說,臣輔佐君應該竭盡忠誠。 ②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引自《論語·憲問》)意思是說,臣不要欺君,同時要敢於犯顏諫諍。 ——臣對君的義舉要忠誠、恭敬、盡力、務實,對君的不義之舉要開導、規勸、諍諫、拒從……這樣做了,就是一個“有序盡責”的臣。 3.孔子對造就“有序盡責”的“父”的論述。 ①子曰:“父慈子孝”(引自《大戴記·四代》)。意思是說,父親要慈惠,兒子要孝順。 ②“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引自《論語·憲問》)意思是說,關愛他,能不為他分心操勞嗎?忠於他,能不規勸和教育他嗎? ——父母關愛子女,要對子女儘自己的保護義務、撫養義務和教育義務,並且在思想上、語言上和行動上處處合乎義,起到表率作用……這樣做了,就是一個“有序盡責”的父。 4.孔子對造就“有序盡責”的“子”的論述。 ①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引自《論語·為政》)。意思是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依據禮來孝敬他們;父母死後,要按照禮進行安葬和祭祀。 ②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引自《論語·里仁》)。意思是說,孝順父母,對於父母的過失要婉約地勸諫。如果父母不聽,還是要尊敬父母,但不放棄諫諍的志願,侍奉父母仍要任勞任怨。 ——子女孝敬父母,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做起,任勞任怨,不能重視一面而忽視另一面;對待父母的過失不能聽之任之,要婉言相勸……這樣做了,就是一個“有序盡責”的子。這就是孔子對“有序盡責”的“君、臣、父、子”的認識、論述和期望。這就是為政之根本。只要抓住根本,治理家庭和國家就不會出現問題。 三、孔子“有序盡責”的哲學思想永遠不會過時 實際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就“君臣父子”而論“君臣父子”的,而是用“君臣父子”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這八個字既蘊涵著“社會有序”的思想,又提出了“人人盡責”的要求。有序就會和諧,盡責就會發展。可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是富有前瞻性、科學性、指導性和永恆性的治國方略。沿著孔子提出“社會和諧有序,人人盡職盡責”的為政目標往前走,國家怎麼會治理不好呢?不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會出現“社會無序”、“人人失責”的局面——無序就會混亂,失責就會退步。“社會無序,人人失責”,從上到下從國到家亂作一團,就會人將不人,家將不家,國將不國,乃至天下大亂,國破家亡,君命難保……正像齊景公所說:“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著嗎?” 這種“天下大亂”的悲劇恐怕是歷朝歷代都不願看到的。不願看到就得照孔子的教誨做。實際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在政治上,蘊涵著“有序盡責”,即社會和諧,國家發展的思想;在哲學上,是用永恆的名詞概念去規範永恆的社會人生,是唯物論,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而且永遠不會過時。因此,不可小而視之,曲而解之,貶而棄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主觀視點2019-08-06 16:52:16

治國無關乎父子,所以問題核心還是父子吧

我還沒有想太多,就說說歷史怎麼處理的

有許多例子的是起於孫吳成於晉武帝的司馬炎模式

也就是太子監國、再設一親王領兵為主的佈局

因為對於老皇帝而言,太子是最大的威脅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最終導致了趙國主父宮之圍,漢武帝戾太子之亂,父子相殘的慘劇

所以一般操作是太子監國,再設一個皇子作為親王制衡,然後再輔助外戚、宦官、諸侯、文官等互相制衡

太子可以學到治國經驗,增長威望,老皇帝也有後手可以反制

當然玩脫也多有

孫吳兩宮之亂

西晉八王之亂、永嘉南渡

李唐玄武門之變

都是很著名的例子

其實朱明也是,只是朱標早死,導致太孫根本壓不住,結果藩王造反成功了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balabababa2019-08-08 00:47:43

這個其實跟王健林和王思聰怎麼一起把萬達管理好是一樣的道理。要麼一起管理,分領域,要麼兒子繼續開疆拓土,王思聰不也是開拓了電競和直播領域嘛……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大顧家人2019-08-07 20:56:08

這個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說的清楚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菲比尋常456146322019-08-07 20:44:54

一句話:家國同構

君臣父子怎樣治國?樂天安命2019-08-07 00:35:01

儒家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臣父子治國的規則,臣不能忤逆君主,子不能忤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