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雲談青史2019-11-23 12:56:45

景泰皇帝朱祁鈺之死,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為自然病死;一為明英宗遣人勒死。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在太監曹吉祥、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等人策劃下,發動了著名的奪門政變,迎立了時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

還在病中的景泰皇帝,在內宮中聽到太上皇復辟的訊息,連連道了幾聲好,放棄了掙扎,接受了事實。

旋即,明英宗接管政權,景泰帝立刻被軟禁起來,半個月後,也就是天順元年二月初一(明英宗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明英宗又以孫太后的名義廢除了景泰帝號仍為郕王,並將其移居西苑內居住,二月十九日,景泰帝去世,明英宗以親王禮將他葬在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

從奪門政變到景泰帝去世,足有一個月時間,說病逝也合乎情理,說被英宗殺害也不無可能,但是哪種說法更靠譜呢?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天家兄弟

我們在一些涉及宮廷爭鬥的影視劇中,通常會聽到這麼一些話,“最恨生在帝王家”、“天家無兄弟”、“天家無親情”等等之類感嘆。

不可否認,圍繞皇權的自私殘酷,確實催生了一大堆倫理慘劇,但凡封建王朝,就不可能跳得出此等窠臼,明朝當然也不例外。

但是我們也不能絕對的聲稱,皇家就毫無親情可言,尤其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定下祖訓,明確皇位傳承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成為明代成文鐵律,就是皇帝也難以撼動。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在這樣一套繼承製度下,皇子的出生順序基本決定了將來是皇帝,還是親王,除非儲君早夭,次子根本沒有轉正的可能,這也就絕了長子以外大多皇子的念想。既然皇位從出生起就註定,那兄弟間還爭個啥,和和睦睦享受難得的親情不好嗎?

明英宗朱祁鎮和景泰帝朱祁鈺這兩兄弟,便是此類。

朱祁鎮出生二十來天后,就被明宣宗定為皇太子,並與宣德三年二月賜名祁鎮,正式祭告天地,行冊封大禮。

儲位已定,晚了近一歲出生的朱祁鈺只能老老實實成了普通皇子。

由於朱祁鎮極受寵愛,不僅備受呵護,連各種公共場合,明宣宗也經常帶太子出席。到了宣德九年,朱祁鎮八歲時,明宣宗就要求文武百官穿朝服,於文華殿向皇太子行八拜之禮,可以說朱祁鎮儲君形象是廣為大臣及各屬國認可的。

因此次子朱祁鈺,肯定是生不出半點非分之想的。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駕崩,不滿九歲的太子朱祁鎮繼位,而朱祁鈺也在不久被封為郕王。

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祖訓,皇子年長後是要到封地就藩的,這個步驟通常是在皇子大婚之後進行。

正統十年八月,也就是朱祁鈺十七歲時,取了汪氏為王妃,按制不久就要就藩封國了,可英宗皇帝卻依舊留郕王在京師,一直拖到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的爆發。

要知道明英宗只有朱祁鈺一個親兄弟,在皇位名分註定的情況下,可想而知朱祁鈺必然是英宗兒時不可多得玩伴,兄弟感情自然深。英宗不捨得弟弟早早就國,一直下旨挽留,考慮到明宣宗在世時也有過先例,百官也樂得見皇室兄友弟恭的祥和局面出現,也沒有多少大臣出言反對。

到了正統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又命弟弟朱祁鈺居守京師,每日在午門外的闕左門接受百官例行朝拜,可以說,明英宗還是十分信任弟弟朱祁鈺的,授予了一定的權柄。

可以說在明英宗還是太子和皇帝的時期,因為地位鞏固,英宗和景泰帝兩兄弟還是有真感情的。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兄弟猜忌

可惜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敗,徹底改變了兩人的人生,當時大明王朝面臨巨大的生死危機,郕王朱祁鈺在危急時刻被擁立為帝,被俘的英宗被尊為太上皇。

在繼位之前,朱祁鈺一再表示不願為帝,筆者相信這是真心的,二十多年根深蒂固的皇位傳承觀念深入朱祁鈺的心裡,他還沒想過要奪哥哥的皇位,可真當上皇帝后,九五之尊的無上權力,又使他很快將兄弟之情拋諸腦後,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牢牢保住皇位,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

因此在京師保衛戰勝利後,景泰帝朱祁鈺聲望正隆,開始享受權力,捍衛權力。對迎回英宗一事百般拖延,即便好不容易迎回了明英宗,但在迎駕的禮儀上,景泰帝又一簡再簡,不僅不允許派出皇帝的依仗,還不許群臣出城郊迎,此舉無疑令天下詬病。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景泰帝為了防範明英宗,一再禁止英宗與百官接觸,每到英宗壽辰,還不許百官朝賀。景泰三年,景泰帝乾脆廢了太子朱見深,令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想要徹底將帝系傳承轉移到在自己一脈,但景泰福薄,兒子不久就夭折,在沒有其他子嗣的情況下,景泰帝獨佔皇位的野心暫時無法實現。

而且不久因伺候在英宗身邊的宦官阮浪,給了內使王瑤一把英宗賜下的金刀,惹出一場錦衣衛構陷的“金刀案”,攀附成英宗想要復辟的罪證,雖然此案後來不了了之,可卻加深了兄弟兩人的猜忌。

景泰帝大為警惕,派人給南宮大門上了鎖,鎖內還灌了鉛,並將南宮內的所有大樹都砍了,防止官內的人攀上大樹和外界取得聯絡。

金刀案之後景泰帝的種種舉動,可把明英宗嚇得不輕,整日提心吊膽,非常擔心被自己的弟弟給殺掉。

直到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重,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政變,砸開南宮大門迎立英宗繼位,這才令經歷人生大起大落的傳奇皇帝重見天日。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景泰之死

若是按照明英宗被高牆圈禁的悲慘境遇來推論,英宗皇帝對那個親弟弟必然懷恨在心,於是下令處死景泰帝倒也合乎邏輯。

明代士人陸釴,在他所著的《病逸漫記》中就如此記載:景帝之崩,為宦者蔣安以帛勒死。

陸釴,天順八年進士,成化時期的政治人物,雖不曾出任高官,但也一直為京官,他在京城生活的年代離奪門政變過去沒太長時間,探聽到了一些宮廷內情,也不是不可能,

但真相是否如此就難以考證了,畢竟事關宮闈秘事,向來都是半真半假,除非親歷,大都摻雜了太多水分,在傳播過程也容易失真。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比陸釴還早一些時候的大臣葉盛,他親身經歷了奪門之變,並在其著寫的《水東日記》裡卻記錄了這麼一則故事:

當時英宗復辟有兩三日光景,在文華殿召見了文武大臣,言談中,英宗喜上眉梢對諸位大臣道:“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無預弟弟,小人壞之耳。”

也就是說,英宗復辟沒幾天,景泰帝就有好轉的跡象,都可以吃粥了,為此英宗還喜氣洋洋的對文武大臣宣佈。

這就詭異了,若是英宗皇帝勒殺景帝成立,那在殺景帝之前,向大臣公開景帝病情好轉,豈不是授人以柄,明擺著告訴大家,景泰死於非命,跟英宗脫不了干係?

正是有此詭異處,讓景泰之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成為明宮懸案。

因此,歷史既然沒能給我們確切的答案,那我們也只能試著推論出一種可能,以下是筆者的一點見解,僅供參考。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明英宗雖然不是明君,可也算的上是為有情有義的君主。

皇后錢氏在英宗落難時,一直不離不棄的陪伴,即便錢氏不能生育,還成了殘疾之身,可英宗復位後仍冊立其為皇后;景泰帝留下的廢后汪氏和兩個女兒,英宗也予以了保全,並未殺害;英宗臨終前還曾廢除人殉,以上種種都可以說明英宗皇帝身上還是有仁慈、情義的一面。

雖然說在南宮圈禁的幾年中,英宗失去了自由,可至少衣食無憂,景泰帝也沒有狠下毒手。也許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英宗更能理解景泰帝對皇權的患得患失,再者有二十多年的兄弟情在,處死親弟弟的心裡建設,怕是很難完成。

英宗復辟後,有半個月時間未對景泰帝有任何官方處置,任由其繼續頂著皇帝的尊號生活在紫禁城,這可不是英宗忘記處理了,其實這正是英宗心理矛盾的體現。

從感情上講,英宗很難下得了毒手處死弟弟,但景泰繼續以皇帝身份在宮中,則英宗復辟的合法性又必遭重創,若是在短時間內景泰病死,則一切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才會有景泰被廢去帝號的十多天空檔期。

可沒幾天景泰病情似乎好轉,再這樣的情況下,顯然不能繼續拖下去,於是二月初一,英宗以太后名義廢景泰帝號,遷居他到大內西苑居住,這樣解釋就合情合理了。

景泰帝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

可要注意一點,景泰帝的病從十二月就開始嚴重,連朝會都不能完成,而且期間多次反覆,病重時甚至咯血,雖說英宗復辟後出現短暫的好轉,但也不過是一時的迴光返照,在移居西苑十九天後,最終還是積重難返去世。

畢竟景帝已經被廢,既後嗣,朝中親信又早被清洗,斷無可能有人跟著一個沒有未來的人,一條道走到黑的,景帝復辟的政治成本要遠遠高於英宗。

因此,殺一個威脅不大的廢帝,不僅意義不大,而且會損害英宗皇帝聖德,倒是將他看管起來,好生優待,反而能博取朝野好感,為英宗執政加分,何樂而不為?

所以筆者還是更樂於相信景泰是病死,而非他殺,也只有這樣,那個被冰冷殘酷包裹的宮廷,才不至於泯滅掉最後一丁點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