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我心遊遊2018-04-03 22:31:59

謝謝邀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與介子推

春秋時期,

晉文公

重耳被迫逃難,逃亡外國。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連站也站不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

介子推

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十九年後,重耳回到國內做了國君,也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等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恩人卻反被自己害死,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邊是介子推與清明節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香茗史館2018-04-03 22:40:32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清明節的形成應當與寒食節有關。相傳是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所設。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因討伐驪戎得到了一個美女,此女被稱為驪姬,很得晉獻公的寵幸。尤其是驪姬為晉獻公生下兒子奚齊後,更是被寵幸的無以復加。驪姬為了讓兒子奚齊稱為儲君,於是對晉獻公的其他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展開了陰謀,尤其是已經被立為儲君的申生。

在驪姬的枕邊風攻勢之下,晉獻公先後將申生三兄弟分封到了外地,驪姬又向晉獻公各種進讒言,陷害儲君申生。申生被逼無奈之下最終選擇了自殺,公子重耳和夷吾眼見大哥被逼死,深知驪姬根本不會放過自己兩人,於是不等驪姬下手,二人便逃離了晉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流亡途中的生活可想而知,重耳帶領著家臣跑到了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的重耳再也沒有力氣繼續跑了,於是家臣跑去找吃的,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任何能吃的東西。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家臣介子推默默走到僻靜之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重耳喝了下去,重耳這才漸漸恢復了精神。

後來,重耳知道了這塊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深受感動。

十九年後,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援下回晉國殺了晉懷公而自立,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繼位之後的重耳重重獎賞了當年伴隨他流亡在外的功臣,卻忘記了當年割肉救命的介子推。於是很多人便為介子推鳴不平,然而介子推卻並沒有爭功討賞的意思,他再次默默收拾好行裝,帶著自己的老母親跑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追悔莫及,親自帶人去綿山搜尋介子推,然而茫茫樹海,談何容易。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必可逼出介子推,然而大火燒遍了綿山,卻仍然沒有見到介子推。後來,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經坐在一棵枯死的柳樹下死了。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見狀大悲,命人將介子推母子予以收殮,從而在介子推身旁的樹洞中發現一封血書,上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四維98350732018-04-04 23:08:50

謝邀!

清明——天清地明。

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時正是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大地一遍綠意,天清地明。此時節是最佳的遊春賞春踏春的好時光,所以清明節亦可稱之為“踏青節″。清明節不是純粹的節氣,而是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且藉此日子對逝去的先人進行紀念,寄託哀思。按照習俗,人們要帶上果品食物和紙錢等物品,且果品食物等供祭於親人墓前,之後焚化紙錢,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將所帶食物食之。

按現在來說:清明節就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節日。

塞食節又稱”禁菸節”。“冷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為紀 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相傳介子推是當年晉晉國的賢臣,在晉文公逃, 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後,漸漸淡忘了介 子推,介子推和年邁的親回到家鄉。隱居在山中。後來晉文公 親自到隱居的山中尋找。介子推不想為官。文公令手 下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 母親燒死在深山之中。 大家為紀意介子推。各家都禁 禁菸。,以吃吃塞食為主,與寒食食品包 括寒食粥、寒食麵、各種熱食製品。

據說,介子推和母親死後,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並在山上建立祠堂。晉文公還命令把綿山改為“介山”,以示紀念。 後來,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秀才啃詩詞2018-04-04 11:48:41

此問題不夠嚴謹,有點瑕疵。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才比較合情合理。清明節則是農曆廿四節氣之一。是春夏交界的一個重要界點。這時天地清朗,山明水秀,萬物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煥發無限生機。人們信步在綠地野花叢中,盡享大自然的恩賜,體現人與自然歷來就是和諧共處,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故清明節也稱“踏青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寒食節始於春秋時期,有典故為證:

相傳晉獻公因征服一個叫儷戎的小國,獲得不菲的戰利品。其中包括一名叫儷姬的美女,長得花容月貌,生得出水芙蓉一般。晉獻公便納為妃。因為非常寵幸,不久便生一子。自古紅顏多禍水,不久禍起蕭牆。於是儷姬為自己的孩子打起了儲君太子的主意,在枕邊風的扇動下,昏君晉獻公將三子全部封分外地,然而惡毒的儷姬並不甘心就此善罷甘休。用莫須有的罪名挑撥離間,逼得太子申自盡。重耳也只有逼迫外逃避禍長達19年之久。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卻說在重耳逃難途中,因為所帶的盤纏有限,半途中就花的一乾二淨。重耳因心情鬱悶和日夜奔波,勞累過度,飢寒交迫而一病不起。體質十分虛弱,身邊家臣也未曾找到可以為公子重耳強身健體的飲食,於是忠心耿耿的介子推悄悄地將自己大胯上的肉活生生的割下一大塊,燉了一碗人肉湯讓重耳喝上,不久重耳便恢復了體力,繼續過逃亡生活。後來重耳得知此事後,感動不己,心想得我東山再起復國之日一定要好好報達這個大思人。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重耳在外整整過了19年之久的亡命天涯生活,終於有幸回來重新登上君主地位,成為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且說晉文公即位後,大宴群臣,分賞有功之人。所有該封賞的臣子都封賞完了,唯獨忘記了在生死垂危時的救命恩人介子推。但介子推是個深明大義,不慕榮華富貴之人。因而帶上自己年邁的母親選擇了隱居綿山的閒雲野鶴生活。晉文公知道後,自感對不住這位曾經的救命恩人,於是親自帶領群臣上山尋找,可最終沒有找到介子推母子的蹤跡。於是令人將此山三面放火,留一面讓介子推逃出,逼其出山跟自己共享富貴。誰知事與願違,介子推母子最終沒有選擇出山,二人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見狀愧疚不已,仰天失聲痛哭:“當年若非你深明大義“割股奉君”,安有寡人之今日乎?”。於是命人將母子兩人厚葬。把那一天定為“寒食節”命令天下人在那一天不準燒火做飯,只能吃前兩天準備的的食物。當然是冷食了,可不是吃生的。故名“寒食節”。歷史上慣例將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為寒食節。又令天下萬民家家戶戶在門上插上柳枝以示紀念。

關於和“寒食節”相關的話題還有一個典故。卻說晉文公為了永運懷念恩人介子推。命人將那棵柳樹砍掉做成木鞋,想他的時候就拿出來吊念一番曰:“哀哉,足下,痛哉,足下”。因而“足下”一詞也應運而生,一直用來表示對他人的敬稱。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紅雨說歷史2018-04-06 08:59:23

我是“紅雨說歷史”,清明節與寒食節並提,這個故事發生在我的家鄉山西,清明為冬至後108天,俗語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節是我們祭祖掃墓的日子,寒食節後一天為清明節,也有清明節前兩天或者後一天為寒食節。在山西介休,榆社,太谷這幾個地方各有不同。寒食節形成發生的地點就在介休綿山。綿山現在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期間,有一次餓極了,當時吃不上飯,跟隨的幾個人都沒有找地食物。這時候介子推默不作聲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湯給晉文公喝,晉文公很感動。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後來,晉文公流亡回國,分封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無心政治在家侍奉母親。晉文公想起了介子推決定去找回介子推。介子推當時就隱居在介休,他為了躲避晉文公揹著母親上了綿山。晉文公派人搜尋,並喊話說,不下來,我就燒山了。本來晉文公是想用火把介子推逼下來。沒想到,這是個餿主意,介子推和老母親被燒死在綿山上的柳樹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為了幾年介子推,規定這一天為寒食節,後一天為清明節。這一天人家都少用煙火,不吃肉食,只吃冷盤和烙餅。這個習俗在山西的很多地方都儲存。清明節則祭祖掃墓。

文/紅雨說歷史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鄭國柱2018-04-05 08:47:48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來歷與寒食節有關。相傳是晉文公重耳為紀念介子推所設。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中進入了一個渺無人煙的地方,連日奔波,飢渴難耐,他倒在地上,再也無力站起來了。隨臣們找不到吃的,萬分焦急,隨臣介子推默默無語,他走到僻靜處,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公子重耳喝了,恢復了精神,當知道是介子推腿上割下的肉,感激得落下淚。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介子推劇照

19年後,重耳作了晉國的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他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臣子,卻忘了介子推。很多人鳴不平,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的人。他就躲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綿山樹木茂密,山高路險,進山找人如大海撈針。有人提出從三面燒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熊熊燃燒,卻不見介子推出來,火熄後,人們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親死在一棵老柳樹下。晉文公慟哭不已。裝殮時,人們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樹洞,洞裡有個東西。原來是片衣襟,上面有一首血寫的詩: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介子推以死諫晉文公,要時常自省,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好。從這首詩來看,這裡的清明,是指政治有法度,有條理,是要晉文公做個明君,不能做昏君。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來綿山祭奠,驚奇地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了,便賜名為“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從這個故事來判斷,最初的清明節,應該是個警醒日,意為國君為政清明,官員為官清明,做人也應清清白白。但這只是推測而已。清明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準確地說,秦朝以前即已存在,後演變為祭祀祖先和逝去的親人的節日。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掃墓之俗唐時成為定製。《舊唐書・玄宗紀》:“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清明節放假從宋代開始,宋代規定從“寒食”至“清明”掃墓三日。“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讓師生掃墓郊遊。是日“官員士庶,俱出郭省墳,以盡思時之敬。”

由於這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已是春暖花開,綠草茵茵,故又叫踏青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鴻鵠高飛一舉萬里2019-10-05 21:37:17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於上古時代的祖先崇拜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本是上古百越先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一般認為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跳汨羅江自盡,因此端午節被視為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也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曹娥等不同說法。也有的觀點認為我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以及東南亞民族也有以農曆五月初五作為節日的,因此也許早在屈原之前人們就已根據自然節氣的變化而將農曆五月初五作為節日,而屈原在這天投江自盡就給這個節日賦予了一種新的人文底蘊。無獨有偶的是也有一位歷史人物使清明節被賦予了人文底蘊——這個人名叫介子推。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話說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在討伐驪戎部落時得到了了一個被稱為驪姬的美女。晉獻公很是寵幸驪姬。公元前665年(晉獻公十二年)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晉獻公生下兒子奚齊。晉獻公因此有意廢掉太子申生而改立奚齊為太子,於是就說:“曲沃是我先祖宗廟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國,屈邑靠近翟國,如果不派兒子們鎮守那裡,我放心不下。”於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晉獻公與驪姬的兒子奚齊住在絳都。晉國人據此推知太子申生將不會繼位。太子申生的母親是齊桓公之女,名叫齊姜,很早就去世了。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親是翟國狐氏的女兒。夷吾的母親是重耳母親的妹妹。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很賢德。當晉獻公得到驪姬之後,晉獻公就疏遠了這三個兒子。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擴充軍隊為二軍。晉獻公統率上軍,太子申生統率下軍,趙夙駕御兵車,畢萬擔任護右,相繼滅了霍國、魏國和耿國,凱旋後,給太子申生在曲沃築城,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並封他們為大夫。士蒍說:“太子您不能立為國君了。分給您先君的都城,封給您卿的爵位,預先把您推到人臣的最高地位,又怎能繼位!不如逃走,免得大禍臨頭。效仿吳太伯的作法,不是很好嗎?這樣還能博得謙讓的美名。”太子申生沒有聽從。他哪裡知道自己這一選擇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也會給晉國帶來一場內亂。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公元前660年(晉獻公十七年)晉獻公派太子申生討伐東山。裡克向晉獻公進諫說:“太子是奉獻祭祀宗廟社稷祭品、早晚問候服侍君王飲食的人,所以叫冢子。國君出行太子就應留守,有人代為留守就應隨從,隨從叫撫軍,留守叫監國,這是古制。至於率師出征,須有專門軍事才能的人方能勝任;發號施令,是國君與正卿的職責:都不是太子份內的事。軍隊在於服從將軍的命令,如果太子一意秉從君命,就失去了統率的威嚴;如果獨自把持軍令,又對君王不孝,所以國君的繼承人不能統率軍隊,太子統率軍隊將失去他份內的事,又沒有威信,怎麼行呢?”晉獻公說:“我有好幾個兒子,還不知將立誰為太子呢。”裡克無話而退,去見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說:“我將被廢掉嗎?”裡克說:“太子努力吧!君王命令你統率下軍,只怕不能勝任其職,為什麼會廢掉你呢?再說您只怕不孝,不要怕不得繼位。嚴格要求自己又不責怪別人,就能免於危難。”於是太子申生掌領軍隊,晉獻公讓他穿上左右各異的偏衣,佩帶上金玦。裡克推說有病,沒有跟隨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於是去討伐東山。晉獻公私下對驪姬說:“我想廢了太子,讓奚齊做太子。”驪姬哭著說:“太子被立,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數次領兵,百姓都擁護他,怎麼能因我這賤人的原因而廢掉嫡子去立庶子?您一定要那樣,我就去自殺。”驪姬是表面佯裝稱譽太子,暗地裡卻叫人誹謗太子,想立自己的兒子。公元前656年(晉獻公二十一年)驪姬對太子申生說:晉獻公曾夢見他的母親齊姜,讓他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來後把祭祀用的胙肉獻給晉獻公。太子申生於是到曲沃祭祀他母親齊姜,並將胙肉獻給晉獻公。恰好當時晉獻公外出打獵去了,於是將胙肉放在宮中。驪姬暗中派人在胙肉中放了毒藥。過了兩天晉獻公打獵回來,廚師將胙肉奉給晉獻公,晉獻公要吃胙肉。驪姬從旁制止晉獻公說:“胙肉來自遠方,應試試它。”便把胙肉給狗吃,狗死了;給宮中廝役嘗,廝役死了。驪姬哭著說:“太子為何這般殘忍呀!連他父親都想殺了去接替他,更何況其他人呢?再說父君老了,是早晚要死的人,竟迫不及待而想謀害他!”又對晉獻公說:“太子這樣做,不過是因為我和奚齊的緣故。我希望讓我母子倆躲到別國去,或者早點自殺,不要白白讓母子倆被太子糟踏。早先您想廢他,我還反對您;到如今,我才知道在這件事上是大錯特錯了。”太子申生聽說這訊息,逃奔到新城曲沃。晉獻公大怒,就殺了太子申生的老師杜原款。有人對太子申生說:“放毒藥的是驪姬,太子為何不去把話說明?”太子申生說:“我父君老了,沒有驪姬,就睡眠不安,飲食不甘。即使向他解釋清楚,又引起他對驪姬發怒,這不行。”又有人對太子申生說:“您可逃奔到其他國家去。”太子申生說:“帶著殺父的惡名逃奔,誰會接納我?我自殺算了。”十二月十四日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自殺。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太子申生死後重耳、夷吾到朝中去,有人對驪姬說:“這兩位公子都怨恨你進讒言害死太子。”驪姬害怕,又向晉獻公誹謗兩位公子說:“申生在胙肉中放毒,兩位公子都知道此事。”兩位公子聽到這訊息,害怕,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依據屈邑,親自守備。公元前655年(晉獻公二十二年)晉獻公惱怒兩個兒子不辭而別,認為他們有謀反的意思,就派兵討伐蒲邑。蒲邑一個叫勃鞮的宦官逼重耳趕快自殺。重耳翻牆逃走,勃鞮追趕,只斬下重耳的衣袖。重耳出奔到翟國,重耳由此踏上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之路。晉國公子重耳在自己父親的逼迫下踏上了流亡之路,重耳流亡前在晉國有很高的聲望,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願意跟著他,比如有狐毛、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等文武精英。公元前636年的新年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在秦軍的護送下返回晉國併成為最高執政者,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話說當年晉文公四處流亡時有次因缺糧而餓昏過去,跟隨他流亡的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晉文公充飢。晉文公回國登基後介子推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人“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客觀地說狐偃對晉文公得以回國繼位是立有大功的,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為了貪小便宜透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從此後人便將介子推和清明節聯絡起來。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新知傳習閣2018-04-05 09:05:20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重耳的重臣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受到迫害被迫流亡。在流亡的路上,還受到了數次追殺,生活過得非常艱辛。

在顛沛流離之中,丟失了大量的財物。有一次,重耳和他的隨臣經過了荒無人煙的地區。根本找不到吃的,大家都又餓又累,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重耳都幾乎喪失了生活的勇氣,情緒非常低落。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正當眾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介子推悄悄的走到一個角落裡,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重耳很快就恢復了精神。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當重耳知道這個訊息後,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發誓將來有機會一定重重感謝介子推。

介子推卻一臉平靜的說:只要公子能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業。至於他自己能得到什麼,根本都不重要。

19年後,重耳重新回到晉國,成為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回國後的晉文公,開始大賞群臣,尤其是長期跟隨他流亡在國外的隨臣。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俗話說會叫得孩子有奶吃,介子推不屑與爭功討賞,於是酒杯的自己的老孃到綿山中隱去了。

後來晉文公才想起這件事,羞愧難當。他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卻發現介子推隱居深山。

為了能夠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決定三面燒山。然而,等山上的樹木全部燒盡後,也沒有見到其自身。

在大軍搜山後,才發現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介子推只留下了兩句話給晉文公: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看到這兩句話抱頭痛哭,為了悼念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晉文公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前來拜祭介子推,卻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因此將這棵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第二天命名為清明節。

按照24節氣的說法,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開始增多,正是民間春耕播種的大好時節。

俗話經常說的,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霦舞2018-04-03 22:53:56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追殺,到處流亡。在途中又累又餓又找不到吃的,有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偷偷割了腿上的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重耳喝完發現這是介子推腿上的肉,十分感動。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後來重耳歸國後,成為了晉文公,重賞當初陪他一起流亡的忠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他鳴不平,勸他去面君領賞,介子推不願去,帶著老母親歸山隱居。

晉文公知道後,羞愧萬分,親自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已經躲避到綿山裡。為了逼他露面,晉文公下令防火燒山,只燒三面留一面,結果火都燒變了整個綿山也沒見他出來。

後來火熄滅後,大家去找,才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親坐在一棵柳樹下死了,只在樹洞裡面留下了一封血書,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寒食節,禁止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再去祭奠介子推的時候,發現當初燒死的那顆柳樹又活了,就把那顆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易珩文化苑2018-04-04 11:11:41

人們容易將清明節與寒食節搞混,其實,清明一開始只是一個節氣,而寒食節是民俗節日。只是隨著歷史演變,二者的逐漸合二為一,人們漸漸淡忘了寒食節,而只記得清明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寒食節,又稱冷食節、禁火節。相傳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逃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的肉救活他,後來幫助重耳取得霸業,但晉文公聽信讒言,冷落了介子推,介子推就隱居綿山不出,後來晉文公知道自己錯怪了介子推,就親自來尋找,介子推不肯出山,晉文公就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最後和母親抱樹而死,也不肯出山,還留給晉文公一張血書,要他做個明君。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就下令在這一天禁菸火,只吃冷食。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由於寒食節只在清明前一兩天,前者為了悼亡,禁菸冷食讓很多人吃不消,就漸漸以清明節為重,清明節不但承載了寒食節的祭祀功能,還有換舊迎新的意思,因而清明節人們踏青、插柳、放風箏、沐浴、祈福,不但掃墓,也求新生。清明節是一個悲與喜結合的節日,漸漸取代了寒食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無筆2018-04-04 10:31:07

清明節以前並不叫清明節,而是叫寒食節,而寒食節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下面小史官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春秋年間,晉國是個大國,在晉獻公的經營下,晉國地盤日益擴大,實力不斷增強,然而晉獻公晚年,發生了驪姬亂晉的事件。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事件具體就不多說了,驪姬深得晉獻公的喜愛,尤其在給晉獻公生下奚齊後。於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鋪路,她設計逼走了晉獻公其他的兒子,重耳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遭此事故,重耳帶領親信幾人出走,這一走,就是十幾年,在兩千多年以前,遊歷各地實在是艱苦卓絕,更何況重耳從小生活在深宮大院。

他們一路艱辛,四處碰壁。有一次,一行人飢餓難耐,卻沒有吃食,這時候,重耳的跟隨者介子推趁大家在破屋裡休息,一個人跑到角落裡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拿給重耳,煮了肉湯後,大家才有了力氣。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後來,重耳得知後,甚為感動。

彩虹總在風雨後,十九年過去了,重耳終於回到了晉國,並且成為春秋霸主之一晉文公,當年跟著他共患難的人都已經錦衣玉食,唯獨不見介子推。

後來,得知介子推和母親隱居山上,於是晉文公率眾上山,卻找不到介子推,於是下令燒山,打算逼出介子推,令人沒想到的是,介子推揹著母親死在了一棵柳樹下。

拿著寫有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的血書,晉文公痛苦萬分,於是,下令這一天為寒食節,以此紀念介子推!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一年後,晉文公率眾祭奠介子推,卻發現老柳樹復活,於是賜名“清明柳”,後來,人們就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叫做清明節!

看完故事,你是否對清明節的來歷有所瞭解呢!

【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可以關注哦!】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海闊天空詩酒花2018-04-04 01:03:11

謝邀。

但前面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概括一下吧:

1。清明是24節氣中唯一一個演變成節日的。單從節令來說,清明世界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清爽,萬物明朗,“清明”應該是物候的一種描述。從這個意義上說,清明主要是反映季節變遷的一個節日,清明的習俗之一是踏青,也是一種跟大自然結合緊密的活動;

2。如果說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估計是把清明節理解為寒食節了。現在清明節跟寒食節可以說合二為一,“寒食”,即不生火,只吃生冷食物,也成了清明習俗之一。但實際上,古時的寒食節並不是跟清明節重合的,只是時間接近。至於寒食節的起源,前面很多人都回答了,就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晉國大臣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在當公子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段流亡生活,當時介子推跟隨左右,不離不棄,在困難的時候甚至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吃,這就是著名的“割股奉君”。晉文公即位之後忘了介子推的付出,介子推也不介意,就和老母親一起隱居在老家山西綿山。後來晉文公想起了介子推,想請他出山,但介子推堅決推辭,哪怕晉文公放火燒山也不肯出來,最後和母親一起被燒死在綿山一顆柳樹下。晉文公悲痛之餘下令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人民都要吃冷食紀念這位富有氣節的大臣介子推。

可以參看我之前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

1。

清明節為什麼就在新曆的四月4或5號呢?

2。

清明節為什麼吃雞蛋?

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致力於展現一切美好和有趣的事物,歡迎關注!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志在千里20202018-04-03 23:16:09

介之推,跟隨公子重耳流亡的隨從之一。在最困難的時候,把大腿的肉割下來熬肉湯給主公喝。公子重耳回國即為,為晉文公。因為忘記冊封介,介和母親避居深山。晉文公後悔莫及,請他出山,故意放火燒山,讓他出來,沒想到燒死了。就設立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這一天不能燒火。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jack2003512272018-04-03 22:28:03

問題有誤。

清明不是傳說中的介子推紀念日,寒食節才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踏青的日子。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後人因為兩者距離太近,慢慢合併了。

有一種誤解說哪個諸侯,比如重耳,將寒食節第二天確定為清明節,流傳很廣。其實各位看看天文學資料就可以知道:二十四節氣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決定的,春分後十五日為清明,而春分是晝夜等長之日。任何國君也只能是將清明前一天定為寒食節,而不是相反。

實際上,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中,也只有立春、春分、立夏等八個節氣,清明還沒排上。

遺憾的是這樣以訛傳訛,幾十年了。大家互相抄,真正的清明來歷倒沒人說了。

當然你可以說民俗逐漸演變,但典故還是要問個仔細的。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讀史坊2018-04-05 09:52:26

清明節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這個人的背後暗含的是一個一心為主、不求回報的形象。這個形象很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因此,歷來為人們熱愛和接受。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為受到父親小妾的打擊,被迫流亡國外19年。19年間,他遇到很多困難,也吃了不少苦,除了風餐露宿,還有餓肚子的時候。很多人離開了他,留下來的都是對他忠心耿耿的大臣,包括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路上餓暈過去,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一塊給重耳吃。重耳非常感動,發誓以後一定要報答介子推。

流亡生活結束後,重耳當上了晉國國王,就是歷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後來對自己流亡期間一直追隨的大臣進行封賞,可是,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有人提醒,晉文公才想起來。可是,當他要封賞介子推的時候,介子推不但不打照面,反而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逃到山裡藏起來。他拒絕接受封賞。介子推覺得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是出於一個臣子的本能,是應該的。如果本能還要賞賜的話,就玷汙了自己當初的本意。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晉文公帶著人追到山腳下。為了逼介子推走出大山,晉文公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肯被燒死也不出來。

介子推死了,留給晉文公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群臣上山祭拜介子推,以示哀悼。他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和後來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相通之處,都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含蓄,不顯擺,不張揚,是“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的價值觀,值得我們繼續繼承和發揚下去。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修車小陳2018-04-05 09:10:20

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現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

如今清明節更是寄託了對我們親人的思念。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不老松4462018-04-04 19:37:54

謝邀

清明是卄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叫踏青節,是祭租掃墓的曰子,這一天從春節前冬至後一百零四天。在山東農村是一個春節後大節,太概過三四天。村村都搭起鞦遷。清明和寒食挨著,有的不叫清明節而叫寒食節。寒食寒食,即是不動煙火吃冷飯。這是記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晉王重耳當王后,想讓功臣介子推出來做官,介子推揹著母親躲在山林,為了迫使出山晉王下令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母親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王下令禁菸火。這就是寒食的來歷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優視優評2018-04-05 12:23:27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因為宮廷之爭流亡在外。跟著他的臣子陸陸續續都離他而去,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裡面就有我們要說的介子推。有一次晉文公餓暈過去了,介子推為了救晉文公在自己的大腿上挖了一塊兒肉烤給了晉文公吃。

十幾年後晉文公回國做了君主,對追隨他的人大加封賞。可獨獨忘了對他恩重如山的介子推,經人提醒他趕忙派人去請。介子推避而不見,帶著他的老母躲到了千里。晉文公派人遍尋無果,這時手下人給了個主意。派人燒山,想將介子推逼出來。沒想到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介子推和他老母抱著一株老柳樹被大火燒死了。給晉文公留下的就只有上面的那一首詩,晉文公就在柳樹旁給他門立了墓。給柳樹賜名“清明柳”,把這一天定位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集賢院居士2018-04-05 10:35:51

大概從唐代開始,清明節和寒食節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節日。寒食節背後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話說春秋時期的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在當國君之前曾有很長時間在國外流亡。有一天,重耳一行走路走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大家餓的不行,到處也找不到人家要吃的。同行的有個人叫介子推,他一狠心,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獻給重耳吃了。

晉文公回國即位後,曾經把當時隨同他逃亡的人都封賞了一遍,但是獨獨忘記了介子推。有一天,有人報告介子推不辭而別,帶著老母親上了綿山。晉文公親自帶人去找,可是介子推就是不下山。晉文公旁邊有個缺心眼的,竟然勸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下山。結果可憐的介子推母子都被活活燒死在山上。

晉文公非常後悔,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這一天每家每戶不許生火做飯只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它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詩書雅讀2018-04-05 12:17:14

紀念的這個人,他是個功臣,更是個孝子,也是個淡泊名利的人。

故事要從春秋時晉國說起,那時晉國公子重耳逃亡,途中飢餓難忍,幾乎無法前行。我們的這位主人公拿出刀,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了,重耳吃飽有力氣後才成功逃跑。

後來重耳重回晉國當上國君,當年隨“逃”人員俱各封賞,唯獨不見了割肉飼主的恩人。打聽後得知他帶著唯一的親人——母親逃進了山裡,他對名利都不感興趣。

重耳非要他出山做官,他不幹,躲了起來,重耳命令燒山。打算打他薰出來,不料把他母親薰死,而他見母親己死,傷心欲絕,就那麼一動不動等火來燒死了自己……

重耳的腸子都悔青了。他下令從此在此日不準生火,吃冷食,為寒食節,次日為清明節。

哦,此人叫介子推!我挺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