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深叔情感治癒2020-06-04 14:48:05

社會的組成單位是人,社會的本質問題勢必要提到人。

·

持人的本性是社會性或類似觀點的思想家並不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學》中提出“人就其本性而言是政治動物”的命題。

這一觀點在一千多年後還影響了思想家、主權理論的主要創立者讓·博丹,他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把人的本性說成是人的社會性。

此外,博丹之後的荷蘭著名法學家、國際法理論的創立者之一的格老秀斯認為,人具有“愛社交性”的本性。

17世紀德國的法學家普芬道夫認為人性具有兩重性,人既是自利的,也具有社會性。等等。

社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這些思想家所持的人性觀和馬克思主義的並不一樣。他們所說的“人的本質是社會性”並不是透過對歷史的研究和總結得來(當然,他們也有經驗觀察,但不佔主流),而是一種非歷史、抽象的觀點。他們可能先驗地持有這種觀點,也可能從所有單個的人身上抽象出來的共性。換言之,他們並不是從現實中的、具體的人中得出這一結論。

而馬克思主義所說的“人的本質是其社會性”是堅持從現實的、具體的、處於各種社會關係(例如經濟關係、法律關係、政治關係、道德關係、宗教關係等;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關係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對其他社會關係起決定性作用)中的人來認識人的本質,這就同一切先驗的、抽象的人性觀拉開了距離。

同時人的本質是其社會性的觀點還意味著,處在不同社會關係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質。這也就是說,隨著社會變遷,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人的本質最終也會改變。這就同形而上學不變的人性觀(人的本質也不變)拉開了距離。

社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人的本質的社會性意味著個體所具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和觀念,都是透過各種實踐活動,在社會化過程中能動地形成的。

有的人可能會說,當人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他哪裡來的社會性?笛福筆下的魯濱孫就是一個例子。

不過,我們要注意,雖然魯濱孫一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數年,但是他仍然具有人類社會的各種知識、技能和觀念,這都是他的社會性的體現。

中國古代的那些歸隱之士也可以作如是觀。

如果有人說他可以不用過群體生活就能夠滿足他所有的需求,並且他的這些需求不是客觀存在而是臆想出來的,那基本上是痴人說夢。

人類的衣、食、住、行、愛、自尊等需求都必然要在與他者的共存中實現。

社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是偏向實證研究的,而上面列舉的思想家的觀點大多是規範研究。

所謂實證研究,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一定的事實或者透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蒐集現實生活中的資料,然後以此為依據,透過歸納和總結得出結論的方法 。

而規範研究則是在堅持一定的前提假設和理論立場的基礎上,透過理性判斷和邏輯推理,對研究物件進行價值性的解釋,最後得出結論的方法 。它通常不需要符合歷史事實,只需要符合理論的邏輯即可。

實證研究往往被認為是現實主義的方法,屬於“實然”(回答“……是什麼”)領域,而規範研究往往被認為是理想主義的方法,屬於“應然”(回答“……應當是什麼”)領域。

以上是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