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盞各個時代的特點?使用者78477051227662021-04-22 13:35:32

這是由於宋代當時人們飲茶、鬥茶之風的盛行所致。而那黑如漆器般的“兔毫盞”釉面上所現出的絲絲黃褐色的自然紋理,給當時盛行此風的人們帶來了一種神奇、美妙的全新感覺,使人們在視覺上得到了一種極大的享受。正如宋代的大名士蔡襄在《茶釒錄》中所說的那樣:“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代的建安就是現在福建省的建陽縣,而燒造年代不會晚於北宋雍熙年的黑釉“兔毫盞”就出自於建陽水吉鎮的池中,後井二村的蘆花坪大路後門和源頭坑等處。“兔毫盞”的出現,有它的特定的時代意義,因為它符合了當時人們生活及精神上的需要,符合了宋人那種恬淡典雅,但在平靜中求變化的審美情趣。加上在宋代它的成品率就不高,“物以稀為貴”,因此“兔毫盞”在當時就被許多名人雅士所珍藏,成了“茶家珍之”的寶貝了。

在宋時就享有很高聲譽的“兔毫盞”,對於現在的許多古陶瓷愛好者來說,對它的認識只不過是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那時候就知道一個黑釉土碗能值幾千塊錢。當然,那時也決對不必擔心有贗品出現,但是一種東西一旦有了價,有了市場的需求“利益驅動”就成了最好的潤滑劑,於是在九十年代起就有了仿宋“兔毫盞”的出現。近幾年來,隨著造假者在胎、釉、做舊處理等技術上的突飛猛進,可以說目前的仿宋“兔毫盞”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水平了。有的仿品甚至能讓許多專家都打了眼,害得許多老行道們都“晚節不保”大丟臉面。

由於魚目混珠,真假難以辨認,搞得目前各地古玩市場上的“兔毫盞”都幾乎無人敢於問津,許多愛“盞”者只能對它敬而遠之,望“盞”興嘆了。這就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收藏者的投資熱情。

本人由於較早就接觸到宋代“兔毫盞”,近幾年來也經手過不少,因此在這裡將多年來對“盞”的一些認識,辨偽方法與同好共同探討,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對愛“盞”者有所幫助。

一、看外觀(造型)。宋代“兔毫盞”一般以斂口和敞口兩種為多見,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釐米處向內凸起圓稜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處無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黃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處自然垂流成滴珠狀,型號有大、中、小三種,最常見的是中型,口徑10—12、高度5-6、圈足2-3釐米的為多。造型敦厚古樸,線條自然流暢,修坯隨意大方,一眼看去給人一種古意煥然的感覺。

仿製品的外觀過於規整,胎釉稍薄,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比宋代的“盞”尺寸略大一些,過份靈巧,古韻不足。

二、看胎體。宋代“兔毫盞”的胎土是用當地富含鐵質的瓷土,盞壁的厚度約0。2—0。8釐米左右,最厚處在底部超過一公分,因此上手較沉,有很明顯的壓手感。由於當時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較現代落後,因此胎土中多含沒能完全粉碎的較大顆粒,顯得略為粗糙。在燒製過程中由於受到窯內一氧化碳的影響、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堅硬、重如鐵渣。宋代“盞”多修胎較草率,經上釉燒成後還能見到修胎時留下的稜角痕跡。底足淺挖近似實足,圈足內常見留有少許淺黃色的墊餅殘跡。這些殘跡有的由於和胎土燒結在一起,所以很難將之去除。

仿製品的胎土由於配料和加工手法與宋代有別,胎土加工過細,胎也修得過於整齊,胎壁稍薄,外觀修得弧度過圓,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於燒成條件與古法大為不同(仿製品不可能用龍窯和用松木等木料來燒製),因此仿製品的胎呈色較淡、細,沒有宋代的那種粗、紫、黑、堅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我們目前所能夠見到和接觸到的宋代“兔毫盞”無一不是出土之物。這些在地下沉睡了幾百年的寶貝,身上都會不同程度地帶著時間給它們留下的印記(受土壤中各種物質侵蝕的痕跡)。這就成了我們辨別真偽的又一重要依據。在“兔毫盞”1310±20℃的燒成溫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動,口沿處的釉較薄,並且多呈黃褐色,它的主要成份為三氧化二鐵,因此所受到的侵蝕也比較嚴重。當我們用手撫摸口沿時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覺;在5—10倍放大鏡的觀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見高低不平的坑坑窪窪的麻子底和條狀的侵蝕痕跡,嚴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見時隱時現的露胎處。

有的仿製品為了達到這種效果,特地用金剛砂輪、砂布之類的東西將口沿的釉打磨一些,但這種人為的方法與自然的侵蝕所造成的剝釉有著很大的差別(只要我們細心一點觀察,就能很容易地辨別出來)。

宋代“兔毫盞”上的褐色“兔毫絲”是鐵晶體的聚集物,它們與黑色釉的區別就是在於同樣的條件下,這些“兔毫絲”所受到的侵蝕要比那些黑色的釉要嚴重得多,因此當我們將一件宋代“兔毫盞”置於手中撫摸它的釉面時就有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在對著光源以45度角觀察時,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絲”都是凹陷於黑色的釉面之下的。這就是幾百年的歷史給它們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為之的。

仿製品的釉面平滑、光亮,黑釉與褐色的“兔毫絲”都是同在一個平面上。近幾年來,雖然也有許多造假者用強酸等化學物質來進行釉面的做舊處理,但這種做法的後果是使整個釉面都受到損壞變得木木的、死死的,而失去了古瓷那種含蓄的溫潤的特有質感。宋代“兔毫盞”外壁下的垂流釉如燭淚般,厚而不規則的凝結在圈足兩釐米左右處,參差不齊顯得非常自然生動,很有一種古樸的原始味。而仿製品的垂流釉則過於薄,過於整齊,距圈足較近,顯得非常人工、做作、不自然。

對於古陶瓷的鑑別,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我們耐心地多看、多問、多上手,透過對造型、胎、釉、紋飾和老化(舊)程度的細心觀察,就可以漸漸地積累起經驗,提高自己的鑑別能力,做到去偽存真,這樣就能夠在古玩收藏、投資這個領域裡自由地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