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龍紋的區別?使用者27404512456472021-05-12 15:32:08

由於龍紋流行時間很長,種類非~常多,按照龍的形態可以大致分為:夔龍紋、顧龍紋、蟠龍紋、交龍紋等等。

夔龍紋

夔龍紋指的是一種作爬行狀的龍形側面圖像,有一足、兩足或者無足,通常對稱式出現。在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常作為主要紋飾,飾於器物口沿下方,或者作為次要紋飾,飾於圈足上。它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永遠不給你看正臉!

傳說中夔龍只有一條腿,所以與上面的饕餮紋一樣,其實夔龍紋的命名並不準確,不過由於這一名稱已經使用了很久,而且暫時沒有更好的名稱。

顧龍紋

顧龍是指作回首狀的龍,除了頭的方向不一樣,基本形狀與夔龍紋大體相似。它盛行於西周中期,通常幾條龍兩兩相背,中軸對稱以紋飾帶形式飾於器物的口沿和頸部。

蟠龍紋

蟠龍紋也稱“卷龍紋”,就是將龍的身軀以龍首為中心盤捲成圓形,一般裝飾在銅盤的中心,流行於商末周初。有時龍首還會做成立體狀,更具藝術感。

交龍紋

顧名思義,就是龍身體相互交纏的影象,有兩龍相交,也有多龍相交,相互組合,千變萬化。無論是“S”形、“N”形、麻花形,還是一團亂麻形……身長體軟的龍龍們都能輕易地做到。

其中有一種由兩條或兩條以上小龍相交,組成紋飾單元,密佈於器物表面的交龍紋飾又稱為“蟠螭紋”,流行於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

與蟠螭紋同時期流行的還有一種蟠虺紋,同樣交錯扭曲的圖案乍看與蟠螭紋十分相似。不過“虺”是古書說的一種毒蛇,與小龍“螭”還是有很大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