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神,這枚開元通寶是真的麼?泉匯天下2020-08-31 22:39:47

題主這枚開元通寶背上“永”是枚贗品,尤其是從制式和字型看,屬於低仿品。

而問題來了,開元通寶屬於常見的銅錢,在整個唐代,其鑄量相當巨大,到現在留存量也是相當驚人。前些年,在北方挖掘出來的開元錢都是以噸計的,有必要去仿造嗎?

那麼我們從這枚開元背“永”說起。首先這是一枚唐朝晚期的開元通寶,是唐武宗會昌年間所鑄,按開元泉譜所載,一般稱這類開元通寶為“會昌開元”。會昌開元有一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背面紀地,它不同於初唐和盛唐的開元通寶一般光背和背紋居多。武周開元也有背字,但不紀地,而是多鑄特殊含義的文字,比如“應天”、“淮海”等。所以會昌開元背後的單字一般代表當時錢監所處的州名。而只有揚州所在錢監首鑄背“昌”開元不是代表地名,而是為了紀念會昌年號而鑄的。

會昌開元背字一共有23個,除“昌”外,其他22個都是紀地所用。而這個“永”字代表的是永州,這其實是一個小地方,歸屬於潭州(現湖南長沙)。潭州有自己的錢監,鑄背“潭”開元通寶,但其下屬的一個永州又為何再開了一個永州錢監來鑄造背“永”開元通寶,況且兩個錢監距離非常近?這原因始於唐武宗毀佛鑄錢!

歷史上有四個帝王先後毀佛,分別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後周世宗。其中兩個帝王是毀佛後用來鑄錢,這就是唐武帝鑄的會昌開元和周世宗鑄的周元通寶。而唐武宗毀佛後就地開錢監鑄錢,有些錢監就在寺廟邊上,這裡說的這個永州錢監就是如此。所以永州監鑄期很短,鑄量也極其稀少,後裁撤併入潭州錢監,以至於後來人們爭論到底有沒有鑄造過背“永”的會昌開元。留存下來的背永開元通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背永開元是開元中的珍品。

既然是珍品,價值自然不菲,所以才有後人去仿製造假。像題主這枚就是一個後仿的案例。其實,會昌開元鑄造時,唐朝已經處於戰亂頻繁的後期,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各地節度使大權在握,雄據一方,有些甚至握有鑄幣權,而中央政府又無力挽危局於狂瀾,所以才會毀佛鑄錢,所鑄錢幣普遍粗糙,跟初唐開元沒法比。而民間私鑄、盜鑄盛行,以至於惡錢氾濫。從錢幣可以看出一個王朝的興衰,這也是收藏錢幣帶來的價值。

請教大神,這枚開元通寶是真的麼?

請教大神,這枚開元通寶是真的麼?

請教大神,這枚開元通寶是真的麼?

請教大神,這枚開元通寶是真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