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有人說京劇文化是以俗勝雅?魏青衣2018-03-21 23:12:23

為什麼歷史上有人說京劇文化是以俗勝雅?

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因為京劇在成型之前,曾經長時間跟當時的官方戲曲崑曲爭寵。

歷史上把這件事情叫“花雅之爭”,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吧。

清朝中葉,官方戲曲崑腔越來越脫離群眾,從大眾風轉化為高雅風,唱的盡是些咿咿呀呀、文人的酸言酸語,大家都知道,一種東西一旦脫離群眾,是存活不了多久的。

這時候,各地的地方戲也來到北京城發展了,大約有秦腔、豫劇、徽劇、漢劇、梆子腔等十幾種地方戲曲。當然,還有北京本地的京腔。

雖說崑曲沒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這十幾種劇團又不是穿著一條褲子,彼此之間也有鬥爭,所以一直敵不過崑曲。

為什麼歷史上有人說京劇文化是以俗勝雅?

他們一商量,這樣不行啊,崑曲一家獨大,地方戲曲沒法發展,於是十幾個劇團準備聯合起來,一起搞崑曲,因為這些劇團良莠不齊,有點類似雜牌軍,於是叫花部,花部其實是指雜牌軍的意思,不是什麼好詞。

而崑曲作為官方戲曲,皇家與達官顯貴專用的,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紅樓夢裡也多次提及崑曲,再加上戲詞高雅,因此稱為雅部。

於是花部與雅部就這樣懟了起來,下里巴人遇上陽春白雪,史稱“花雅之爭”。

一開始,花部是落下風的,畢竟崑曲有官方扶持,而且花部跟雅部懟的時候,部分花部劇種曾被禁演。

花部十幾個班主在一起商量著說,這也不是辦法啊,還是懟不過崑曲,我看這樣,不如選出一個盟主,代表花部與崑曲對戰。

為什麼歷史上有人說京劇文化是以俗勝雅?

於是,因為出身北京,唱詞是北京話的京腔,被大家推選了出來,大家又把自己劇種的長處,分享出來,然後京腔隨之改進。

沒想到這樣一來,京腔一躍千里,一下子起來了,勢頭直逼崑曲。

中間過程略,之後魏長生帶領的秦腔戲班子又來到了北京城,狠狠地搓了崑曲的威風。

緊接著,還沒等崑曲反撲(實際上也反撲不了了),四大徽班進京,直接促成了京劇的誕生。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京劇一出,便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熱捧,沒辦法,崑曲只好敗走江南。

而京劇,也榮登為官方戲曲。

至此,花雅之爭以花部完勝結束。

所以說,京劇以俗勝雅,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為什麼歷史上有人說京劇文化是以俗勝雅?踏雪一點梅2017-12-19 12:12:45

因為京劇就是民間搭班逐漸發展起來的。最早的徽班進京。後來的幾大班共同合作。對京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成長過程當中不可避免要接觸一些民間白姓。他們沒有多高雅。但是他們卻是許多京劇演員的衣食父母。為了迎合這種光大觀眾。就得雅俗共賞。而且俗要多於雅。這是有觀眾層面的比例來決定的。於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