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評估的條件和標準是什麼?使用者38979445428922021-03-28 19:54:17

建設“雙一流”,離不開評估。評估的導向關係到“雙一流”建設的質量。

對於一個學科的評估,可以分為初始評估和二次評估,兩種評估雖然都是以質量為依據,但重點應該有所不同。

初始評估重在看學科的重要性,看學科的基礎和條件,看發展前景。

但二次(或三次)評估除了考查這些要素之外,還應該看增量。

如何理解“增量”,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一般的評估也很重視增量,但往往看重的是科研成果數的增量、科研專案數的增量、學術人員的增量、招生規模的增量、經費的增量,等等。

在筆者看來,這些只是簡單的增量。

一個“一流”的學科,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科基礎好、實力強、科研產出豐富的隊伍,更應當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不斷推進科研前沿的團隊。

因此,二次評估時,應該注重考查其在經過初始評估後,在研究問題、研究方向等方面有哪些新進展,在當初所提出的研究問題框架中,解決了哪些問題、又提出了哪些新問題。

換句話說,要看該團隊在研究問題的推進、研究層次提高方面是否有增量。這種增量不妨稱之為學術增量。

所謂簡單的增量,只是在原有問題範圍內進行研究,產出雖然豐富,體量雖然增加,但沒有在原有問題的基礎上開闢新的研究問題。

而學術的增量則注重學術本身的進展。沒有進展就沒有創新。而沒有創新,就談不上“一流”。

最近看到報道,德國的柏林自由大學有一個“精英大學”的大型專案(Exzellenzcluster),是古典學方面的一個重量級專案,研究古希臘羅馬時代空間與知識的形成與轉型,2007年經過初始評審而獲得“精英計劃”的資助,而且成就斐然,並在2011年評估之後繼續得到資助。

但是,精英計劃今年卻意外地停止了對此專案的資助。

據說,國際評估專家們雖然肯定該專案的研究工作,但認為此專案數年以來雖然做了大量研究,但未能提出新的想法和問題,所以終止了資助。

柏林自由大學作為一所“精英大學”,這一專案又是柏林自由大學一個重大的、影響很大、成果豐富的團隊專案,如果在國內評估,我想是不會被斃掉的。

看來德國的評估專家們對於“精英團隊”的評價標準,與我們有些不同。

我們目前的學科評估報告或自評報告,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即內容主要是羅列研究領域、課程狀況、課題狀況、隊伍狀況、學生狀況等,更像是工作總結報告,缺少一些學術色彩,特別缺少本團隊對特定學科或研究領域學術貢獻的總結和說明。

所以往往只能看到所做工作的“數量”,而看不出其“進展”,能看到“面積”,而看不到“層次”。

一個學科、一個學術基地或一個研究團隊,總是圍繞一個特定問題或方向展開研究工作。

一個高水平研究團隊一定是不斷進取的團隊,如果團隊長期停留在初始層次和框架中進行研究,只是做簡單增量的研究或簡單延伸性研究,而提不出新問題或新思想,那麼這一團隊儘管專案不少、體量很大、影響不小,也難以稱為“一流”的團隊,最多是一個“簡單擴大再生產”的團隊。

而那些能夠按照研究計劃不斷推進,在解決已有問題的基礎上能夠提出新問題,開展新方向、新層次研究的團隊,則堪稱“一流”。

換句話說,衡量“一流”學科或卓越團隊的關鍵,不在工作的數量,而在於創新的程度。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名學者或一個團隊一開始有一個很好的研究主題、很好的研究思路,透過申請獲得了資助,並建立了團隊(比如重點專案、重點課題、基地等),但是該團隊幾年下來只研究一個問題,並且一直在同一水平上研究這個問題。

而且這個團隊由於多年的積累,在某個領域和方面很有地位、很有影響,甚至不可或缺。

但是,該團隊的地位和影響往往建立在獲取的資源、所佔據的地位、所建立的學術和社會關係之上。

一個團隊一旦獲取了某種資助或獲得某種名頭,便擁有了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就容易推廣自己的研究,獲取更多的資源,容易做大、做強,甚至擁有某種“壟斷”地位。

我們在評估時如果一味看重其做大做強的業績,而忽視其在研究問題和思路上的創新,就會支援一個不具創新性的團隊。

按照《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的規定,“雙一流”建設以五年為一個建設週期,實行開放競爭、動態調整的原則。

那麼,動態調整的標準和依據是什麼?

如果僅僅從工作數量的角度看,很難淘汰一個已經被資助的學科。

那些已經獲得“一流”頭銜的學科,如果沒有特殊原因,肯定會沿著“馬太效應”的道路,順利透過評估,繼續保留其“一流”的頭銜。

然而,我們既然是建設“一流”學科,那麼一個團隊無論做多少工作,如果沒有超越現有(包括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視野,最多是一個好的、合格的團隊,卻不能算做一個“一流”的團隊。

從政府角度看,資助經費永遠是有限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一個獲得多年支援的團隊,雖享有優勢而不能創新,只能“簡單擴大再生產”,那就不具備“一流”的品質,就不應該繼續得到資助。

而一些新的、影響不大、基礎也不那麼雄厚的團隊,只要具有創新潛力和能力,就應當得到支援。建設“一流”的經費,不應當用於維持規模,而應當鼓勵創新。

當然,如何識別一個學科或團隊的“學術增量”,如何區分“簡單增量”和“學術增量”,並非易事,需要研究、探索新的評估方法。

但無論如何,對學術的評價需要同行學者參加,只有他們能判斷哪些是學術質量,哪些是泡沫增量,哪些是簡單的擴大再生產。

總之,在“雙一流”建設和評估中,我們應當認識到,學術的卓越或一流,與規模、數量沒有必然的關係。

一些體量很大、成果發表豐富、影響大、獲獎多、看似成果累累,但提不出新問題、新思想的團隊,就不算是“一流”的團隊,不應該繼續得到支援。

否則,“開放競爭、動態調整”難以真正落實,只能是一個口號而已

學科評估的條件和標準是什麼?CHRISLONG5212021-08-15 08:40:56

學位中心堅持“自願申請參加,免收參評費用”的原則開展學科評估工作。各單位只要有一個及以上二級學科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即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均可申請參加該一級學科的評估。

第三輪評估按“新學科目錄”進行,要求“拆分學科”(如原“歷史學”、“建築學”)相關學科必須同時申請參評,以客觀反映學科拆分後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