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翠蜻蜓2018-09-28 20:07:18

答,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改為常字。這是老子唯物辯證思想的精髓,古代道與天字相通,指大自然執行規律,或叫自然法則,名是事物寶器或修煉成果的名稱,其中含修煉過程與方法。這樣就好解釋了,老子的本意是說道就是自然法則,求仙修道要遵守法則,順其自然,但道是變化的,是因人因地因天時而變化的,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變化的實際情況來依據變化著的道法來修道,名可名,修煉的成果成名,但沒有盡頭也是在隨著修煉在變化之中的。要想達到最高境界就要永不停止的去學習去悟道去修真。完畢!

謝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聞聲362018-09-28 21:27:21

謝邀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我自己的理解,通俗一點解釋一下這兩句話的意思。

按現代語法修辭方面講,這裡是排比句式,是在強調說明了一個道理。

第一句中的三個道字,第一和第三個道字,是名詞,指的是天道,用現在的話說,是世界萬物,大自然變化的規律。其中第二個道字,是動詞,是言、講、說的意思;非常不作很、特別,講。應把非常一詞拆開來講,可釋為不是長久的,不是永恆的,不是常態。那麼此句話的意思就是“大自然的萬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名可名,非常名。其三個“名”字可作形容詞,其意思是指學道者,事業有成者,可以功成名就,但也不會永遠成為有名望的人,在一定的環境中,一定的時空中,一定的條件下,你可能是徒有虛名,比無名鼠輩還鼠輩!

。這兩句話,充滿了哲理,是辨證唯物主義者對事物的認識方法,是科學的認識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何秋雲22018-09-28 21:13:29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萬物都有生存和發生發展的理由。非常道,但是有些事物不是按常理能夠解釋。名可名,非常名。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起名,但是有些名字不一定正確。太難了,是否理解合理,請高手指教。謝謝邀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逍遙宇宙a2018-09-28 21:09:34

咋一看這個提問。感到詫異。剛回答完對《水滸傳》中人物提出異議的問題。這又出現質疑《道德經》的問題。今天怎麼了?都與名人大家、古人先賢扛上了。

但又一想。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有利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幾句話。非常符合邏輯呀。沒什麼不妥呀!

為了便於學習和探討。很有必要把這一章原文重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本章釋意為:‘’道‘’,能夠稱說的,就不是自然長生的不變之道;‘’名‘’,能夠傳述的,就不是自然常在的永恆之名。‘’無名‘’,是天地的本始;‘’有名‘’,是萬物的根源。所以,從常無慾處,可以認識天道的奧妙;從常有欲處,可以觀察世俗的歸趨。這有欲、無慾兩者,同出於人心而名稱不同,其理則都本於深遠的自然。這極深極遠的自然啊,可以說是一切微妙變化的總竅門。

本章老子名之為‘’體道‘’,意即體會、體察‘’道‘’的本源,是《老子》開宗明義的重要的第一章節。是老子的中心思想。它貫穿於整部書中。

我之所以這樣做。其目的是完整理解原文原意。謹防斷章取義。從而確立此章從開頭到結尾的每一句。都非常合乎邏輯。不容置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草微雨巨蟹山水2018-09-29 14:19:53

道,可問而不可責!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先撇開斷句的題目不說,因為古時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經典裡往往一字是可以多解的,也是多義的,而且這一字裡的多義多解甚至乎是在互為引用的,所以,就題目簡短的說話裡,就已經可以作很多很多的斷句和斷語了,要詳細地論述解釋,得在學術層面慢慢的探討才行…故暫且不表!

我們還是簡單地說說大道理吧…

“道”理,開宗明義首先就告訴了我們,他是遁環不止,生生不息的!用當下時髦的說話來講,他是一個閉環的總成,而且又具備了量子學說中的自生,即無中生有!這就是說,他是在迴圈且生生不息的,是活的!一個活的,不斷在變化的事物,你能用一個死的論證來下定義嗎?根本不可能!

為此,“道”可以說是所有理的總括,因為他在說“道”的文字本身,就是遵循著以上的道理的,你是無法去找出破綻的(除非你給他定一個點或一個對應物而格)

所以,如果“道”理被說死了,那肯定是你智慧不夠的問題,而不是道理本身有問題!

故,若想論“道”,你首先必須承認他,相信他,你才能論“道”,否則,你論“道”的本身行為就不符合道理的!

這就是“道”可問不可責的理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痴騎朽翁2018-09-28 18:33:31

看似不合邏輯,實則很合邏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方秉潮2018-09-29 09:08:15

謝悟空邀答:

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斷句似不合邏揖,你怎麼看?

我的觀點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四句話是老子寫在道德經開篇上的文字。

老子所在的戰國時期,寫文章是把字刻在竹簡上的,當代還未有絹帕來供書寫用,更沒有發明紙。

古人語言極簡,寫文章更簡。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文字進化發展是非常的緩慢,在周和春秋時期,用文章描述事件,如歌頌功績,民間傳聞,嘆景敘情,勞動戰爭,農耕桑獵,愛情娛樂等都是用詩經體自由體的三言,四言,五言詩句等來描述書寫的。

比方說三字經,用三言詩來描述,如‘’關關睢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睢》是四言體詩。

而老子的道德經是哲學,他也是按用三言(最多用),或四,五,六,七言體來書寫。加上用竹簡刻,基本上沒有標點符號,所以這十二字四句詩體語言也不存在有斷句之說,其中的哲理意思很明白,極具邏揖。

古人文章多深奧難懂,字簡意精,要是現代人把他理解釋荃的不具體通透,難免會使人會認識理會不了,也把其誤認為斷句,不合邏揖。

其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十二字四句是在漢恆帝時文史家為避恆帝諱,而重編的,把原先老子的非恆道,非恆名的恆改成恆的近意字:‘’常‘’字。而且還分了句,到近代新版的就加上標準的標點符號了。

老子的這幾句話,其實也不必多解釋,因為個人都有個人的不同釋議,你看頭條問答的這幾十個回答,不是也都有不同的解答嗎。

古文人多喜四句八對,舞文弄墨,文理經囉嗦,咬文嚼字等,文章多晦澀難懂。當然孔子,老子等至聖先師們的文章例外,但也是不可能被民間通認可的通俗易懂文章噢。

所以我也不便來多解釋這幾句話如道理意思的所在了,還是讓專業專家來統一定義吧。

謝謝大家評論指正我的文章的不到之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淡泊的青山Ff2018-09-28 23:27:2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生存於天地間,又早於天地(之)始。所以有此說。

道可以說是“道”,又是非常之道。“非常”之原因是”固有的,原本就存在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同樣如此,名可以起,也可以說。也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名人的話,深奧、玄妙。因筆者理解能力有限。難免有錯,歡迎評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荒草3272022-08-05 10:15:34

我不覺得是這樣。作者要表達的真正內涵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該如何斷句他是最有發言權的。至於讀者(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不一定能和作者的觀點相同,有時還可能相去甚遠,在斷句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偏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澡雪堂主談修心2019-03-27 20:43:53

“道可道”,很多朋友把第二個道解釋成“說”,“道可道,非常道。”解釋成“道”如果說出來的話,就不是原來那個永恆不變的“道”了,這樣的解釋就有點脫離歷史背景了,我們如果瞭解先秦典籍的話,我們會發現在老子那個時代,“道”字是從來沒有“說”這個含義的,當時都是用“曰”和“雲”來代表“說”的意思,比如《論語》裡就經常出現“子曰”、“詩云”的字眼,這才是“說”的意思。

“道”字有“說”的含義,最早恐怕也要到西漢時期了,我印象裡好象是司馬遷的《史記》裡才出現把“道”字當“說”來用的情況。

那麼這裡第二個“道”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道可道”這種語法,在先秦的經典裡經常出現,比如《禮記。大同》篇裡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用法,還有《大學》裡,也有“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這種同樣的用法,可見這類語法在當時非常普遍。

“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我覺得可以借用《中庸》裡孔子的一段話來作註解,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我認為用這句話來解釋“道可道,非常道。”最恰當,“道”本來就在我們這裡,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但人類的好奇心最重,越是不知道的東西,就越想搞清楚,所以就在沒有親身求證到“道”的情況下,用自己的主觀在心裡為“道”畫像,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越畫離“道”本來的樣子越遠,其實“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這個意思。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裡的“名”也不是現在我們說的“名字”的意思,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名”是指概念、邏輯的意思,比如當時百家爭鳴,就有一個學派叫“名家”,“名家”擅長的學問叫“名學”,類似於現在的邏輯學,最有名的象趙國平原君手下那個善辯“白馬非馬”、“堅石非石”的公孫龍,他就是“名家”的典型代表,另外還有莊子、惠子等,也都是精通名學的行家。

這兩句合在一起,就是說“道”是超越一切文字和想象的,即佛家講的“不可思議”的意思,你只有實實在在的親身求證到,親身經歷過了,才真正能知道它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名可名,非常名。”如果你僅僅用一些概念,或者是邏輯就想把它搞清楚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透過上面描述,我們就可以明白,《道德經》是讓我們用來踐行的,而不是用來耍嘴皮當談資的,僅靠耍嘴皮或抖機靈,永遠也不可能把“道”的境界猜出來,這才是老子著《道德經》真正的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一世布衣2018-09-29 13:28:17

老子是我國2500年前的一位大聖人,開創了道家學說,他的傳世書籍《道德經》一直被大家所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新的解讀,特別在那沒有斷句和標點的古文裡,無疑不同的斷句方式都會對解讀產生新的影響,同時對文物的挖掘,還會有更古老的版本的《道德經》出土,修正後世《道德經》的一些錯誤。例如郭店楚墓竹簡出土的竹簡版《道德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道德經》等等。現在流傳最廣的應當是王弼本,帛書本、河上公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一直以來,《道德經》第一篇,歷來爭議最大,斷句方式千差萬別,解讀方式也是天差地別。我們現在通讀的八十一章《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魏晉時期的王弼本,也被我們現在當成是標準版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我是比較贊同第三個斷句方式的,道”,即無極大道。“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執行與應用。“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馬王堆出土之帛書《老子》中,開篇載“道可道,非恆道”,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常,可以判斷其意境。)同樣的“名”,大道本無名,為闡述他的概念菜強行命名曰“道”。“可名”跟隨“可道”而來,隨著事務的存在從而有了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隨著事物的變化生滅而變化生滅,所以“可名”皆“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雨後新晴原創2018-09-29 16:56:14

謝大聖書童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五千言《道德經》開首語,含有豐富的哲理,是傳之千古的名言名句。《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學說的代名詞——道法自然,道為天下之本,萬物之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人依賴大地而生存,大地依據自然規律而寒暑來暑往,四季更替,化育萬物。大自然依道而執行,排布,參差各態,各命其名。萬物尊道,道育之,德養之,器成之,尊道而貴德,守其根,得其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的理解是,“道可道”的第一個“道”,是名詞,指萬事萬物的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之意;“名可名”的第一個“名”,是名詞,指事物的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指命名解釋的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德經》這一開篇之言的“非常道”“非常名”中的“常”,據說不是原篇中原有的字,原有字為“恆”。歷經秦末之亂,漢初社會百廢待興,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與民休養生息,朝廷奉行“黃老學說”——道家思想。而漢文帝尊名為劉恆,為避文帝名諱,學術界將“非恆道”和“非恆名”中的“恆”,改為“常”,字改義相同。“道非恆道”——事物不斷髮展變化,“名非恆名”——萬事萬物的名稱定義,也不是恆定不變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今人看來,似乎不合邏輯,實則非也——古漢語的句子,有倒裝句,與現代漢語的語序有差異。關於此句的斷句,也有人提出異議,甚至出現兩字一斷的說法,這更不符合《道德經》的本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指萬事萬物的規律,名,指萬事萬物的名稱,似乎名應在前,道應在後,如果真要是這樣,反而不合《道德經》的義理。道是《道德經》的核心,道放首位,突出了道,更合《道德經》本意,這是從文字表達的意象而言。從哲理的邏輯角度而言,萬物在有名之前已經存在,事物無名,並不能說不存在。此句如此排序,反而說明了《道德經》的深奧,先知的高明,及圓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綜上所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規律,人們可以理解認知,但這一規律不是恆定不變的,因為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月滿則虧,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都可以命名,而其名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名稱,隨其內涵(本質)的變化,可以更改,但萬變不離其宗,名稱尋道而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先知告誡後世:道無處不在,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天下事,必作於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天之道,滿則盈,放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道法自然。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了名稱,就有了綱目,可以更好地認識事物,表達思想。有一萬種事物,就有一萬種名稱,名稱是尋著道的形態而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裘承信2018-09-28 23:27:17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翻譯:

有規律的道是可以說的,超越規律的道是沒有辦法說的。可以說的道是可以取名字的,不可以說的道是沒有辦法取名字的。沒有名字的道只能稱之為“無”,有名字的道可以稱之為“有”。所以“無”是天地開始的地方,“有”才是萬物的母親。因此,不可以說的“無”只能感受到“無”的奇妙,可以說的“有”是有規律痕跡可以查的。“無”與“有”這兩者都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無”與“有”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是進入奇妙的大門。

句讀:

道:宇宙的本質。

可道:自然規律。

非常道:超越自然規律的一切非規律。

名:宇宙原始空虛混沌的狀態沒有名字可以命名的名字。比如,真善美。

可名:在規律之內的一切萬物都是以命名的名字。比如,花草樹木。

非常名:超越規律的名字,比如,榮耀,權柄,虛榮,自尊,神,上帝,等等。

無:真善美的原始之前的無秩序的狀態。

有:是能量充滿自然規律是能量執行的自然模式。

無名天地之始:沒有名字的真善美是天地開始的地方。

有名萬物之母:有名字的自然規律是萬物的母親。

常:規律。

故無慾以觀其妙:因此,萬物的本原,本能,本體,沒有慾望只能感受奇妙。

常有欲以觀其繳:自然規律是規律痕跡可以遵行,有可以尋找的軌跡。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無”與“有”都是從同一個源頭出來的只是名字不一樣。

玄:虛空。

玄之又玄:“無”的源頭是虛空,“有”的源頭也是虛空。萬物一切的源頭都是虛空。

眾妙之門:尋找虛空的根本是開啟一切萬物的鑰匙。

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以上帝的視角向我們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創造的目的,以及未來的生命。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存在於三個不同層次的宇宙,第一個宇宙是本質,第二個宇宙是規律,第三個宇宙是生命。第一個宇宙屬於上帝是“無”的狀態,也是萬物不可以企及的宇宙,第二個宇宙是客觀規律是我們生活的宇宙,但這個宇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第三個宇宙才是萬物真正的目的地,是每一個人自己創造的屬於自己的宇宙。同時回答了一直困惑人類的三個終極的問題。

人從哪裡來?人來幹什麼?最終人要到哪裡去?回答是人從“道”中來,在“可道”的世界裡創造價值,將來要到“非常道”的世界去創造更高更美的永恆世界。所以,讀懂道德經這六個字,是建立正確人生三觀的方法。也是掌握人生規律的法寶,因為,萬事萬物都是離不開本質,規律,現象這三個不同的層次。更是讀懂老子整個哲學體現的秘密武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閒雲野鶴237541472018-09-29 01:02:3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一般的道理了。名,如果用一般的修辭就可以解釋,那它就是一般的名字了。

道也好,名也好,都是為了揭示宇宙的自然規律。而自然規律用一般的道理去解釋就理解不了他的精髓要義。要了解宇宙萬物產生的根源,就要從道中深層次的去挖掘,參透萬物存在的條件,悟出宇宙執行的基本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斷句非常符合邏輯,只是很多人,沒有真正瞭解其中的含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慈音2a0g2018-09-28 19:00:22

謝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斷句似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老子首次提出道的概念。第一次和她發生,作為老子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斷句完全符合邏輯的,因為每個斷句都是老子闡述的一層含義。老子說的道的意思,是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的。否則,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實涵義了。老子說名的意思是,是不可以用文字來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來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因此說,看似斷句,實則有其深刻的內含,邏輯推理,辯證思維,才能符合老子道的精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劉彥魁2018-09-28 22:50:01

道可道,非常道。道指真理,正理,正道。非常道,並非是歪理,要走正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要名望,名懂理,名懂事。非常名,不是讓自己不名不白,不懂是非,沒品沒德,缺乏素質之人。古人史載的,都是正理,正氣。古今沒有把歪理傳與學生,弟子的。雖然說我沒有看過道德經,但知道其內函較深,道理真切,以後還得多學習點。謝謝邀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馬振廷12022-09-01 20:29:56

道發生,可心的喜事,道也發生非人所願之憂事。老子把這些看做是常事。常道,或這些理論是恆遠不變的真理,恆道。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認為,道是強為之名字之曰道,名就是文字言語代號而已。真理在無名無言無字之中,才是悟道。有言有名有字都是過之廢棄之道。進一步釋道,修行人仿道的常發生,從根本上修掉非人所願的事發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君一易經大義2018-09-28 16:58:59

不可道,不可名,為非常道;可道,可名,為常道。

《道德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為大’’,在此,老子已明言,道不可道、不可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文字翻譯為:可以說之道,是不一般的道,可以命名之名,是不一般的名。這顯然與上文‘‘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相違背,此道非彼道。

如將原文斷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翻譯為‘‘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之道,為一般之道,可以命名,可以不命名之名,為一般之名’’,以此反證‘’道不可道,非常道‘’,更合邏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國學解讀2019-02-26 16:45:27

從這個問題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來說,很符合道家為追求“天人合一”,而不斷探索宇宙萬物之本質精神和意境。

就《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幾個字如何斷句,很值得探討。大家看過古籍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印象,就是書中沒有標點符號,全憑自己的理解和上下文的關係去斷句,自己給這些古籍去加標點符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既然是後人在猜測的情況下斷的句,那怎麼樣斷,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有可能本非老子所要表達的本意。學術的進步就需要,不斷質疑,不斷探討,才能不斷進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從數學的角度來說,可以斷出很多個不同意思的句子來。就本著,對老子《道德經》的理解也能形成不同的斷句,如常見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

其實,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也包含了陰陽。所以這句,也可以從“陰陽”的思維去斷這個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可以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的“可”和“非”看成是一對陰陽關係,而將“常”看成是一個太極。這樣就可以理解成“常”可以分為“可”和“非”,同樣,“常”這個太極是由“可”和“非”這對陰陽構成的。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說的是看的見得或已經知道的道或“有”的道;“道非”說的是看不見的道或還沒有探索出來的道或“無”的道,“常道”就是現在宇宙存在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為由“可道”和“非道”構成了“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說的是已經有了名字的或可以命名的或實質物體的命名,“名非”是指沒有名字的或無法命名的或沒實質的虛無的命名,“常名”就是指用名字來描述宇宙的事物、執行規律等。“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理解成由“名可”和“名非”構成了“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為什麼這樣斷句子呢?因為,緊接的後文是這樣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因為這樣斷句子,正是體現了與後文的銜接,也體現後文”陰陽“辯證的思想。因為後文同樣有”無“與”有“這種陰陽關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為什麼說是同出?因為,同出於一個太極。

所以,老子《道德經》開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斷句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乎不合邏輯,你怎麼看?超然智者2018-09-28 19:34:51

這是一組非常嚴謹的“排比句”。之所以斷句感覺不合邏輯,是因為“道可道”中的兩個道的原因。前面的道是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老子把它稱為“道”,是名詞。後一個道是說、講、談的意思,是動詞,是通用的用法。“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可以說出來的,但它決非是一般意義上的規律。這一規律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執行法則,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同理“名可名,非常名”,前一個名是名詞,是道的名字。後一個名是動詞,意思是給道起個名字。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可以給宇宙萬事萬物起個名字,但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字。這個名字型現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這個非常意義的名字就叫做“道”。

謝謝小秘書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