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建工職場學堂2020-03-07 08:54:04

類似的這個問題,在建國初期,就有學者提過,甚至還辯論過。其中,有兩個人自己跑去挖,由於缺乏相關經驗,結果挖出來的文物重見天日的時候,直接損毀。大家可以網上查查這事。

所以,對待古墓,考古屆的原則就是非必須不主動。只要這個墓是完整的,絕不會主動去挖。

目前的永樂大典都是殘本。這部大典當時是舉全國之力蒐集、整理和編寫的,可想而知包含的內容有多豐富,多迷人。

誰都想重見這部曠世鉅著,但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上消失的東西是絕無可能再重現了。

所以,就算墓裡真有永樂大典,那也絕對是不會主動挖掘的。這一是對逝者的尊重,二是人間儲存不了陰間的東西,即使是書籍。

這是我的答案。(我是大額頭者,平時喜歡看一些書,歡迎關注交流)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玉佛緣3452020-03-06 09:34:22

謝謝邀請,

永樂大典:本身就是我國最珍貴國寶級文物之一,如果發現肯定需要精心的保護。

如果明帝陵考古出現永樂大典,肯定需要特殊的保護,因為永樂大典屬於特殊的文物木身很難儲存。其它出土文物也一定要保護好,這也是毋容置疑和肯定的。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三羽鳥2020-03-06 12:35:45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永樂大典》是由明朝永樂帝朱棣組織人編纂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

其中儲存了中國明代14世紀以前文學、哲學、宗教、史地、應用科學等浩如煙海的資料。清代乾隆年間著名文庫《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中就曾利用《永樂大典》中的大量散佚古籍進行輯佚。《永樂大典》始修於永樂元年(1403),是朱棣命太子少師姚廣孝和翰林學士解縉等人在文淵閣主持重修,3000多人參加,歷時四年,於永樂六年(1407)宣告修成,成書除目錄60卷外,全書正文22877卷,按照當時的韻書《洪武正韻》編排,分裝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當時所能見到的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約8000種古代典籍,堪稱輯佚之淵藪。《永樂大典》是明代以前歷史文獻資料的總結,彙集了古代圖書七八千種,是15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豐碑,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式類書,比18世紀法國狄德羅等人編纂的百科全書和大英百科全書均要早300多年。

《永樂大典》的名頭說起來似乎盡人皆知,但其成書背後的艱辛又罕有人知。

《永樂大典》修成後的600多年,屢遭厄運,損毀殆盡,原22877卷11095冊的鴻篇鉅製,至今全世界僅存嘉靖副本400餘冊800餘卷,散藏於9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個公私收藏機構,正本至今不知所終。

|最大的類書和最少的讀者

嘉靖41年(1562),《永樂大典》重抄開始,到隆慶元年(1567)完成。副本錄畢後,文獻中幾乎再難尋到有關永樂正本的記述,亦未曾發現正本實物存世。

原因一:官員監守自盜現象嚴重。光緒十九年(1893年)僅剩下600餘冊。

原因二:義和團運動和侵略戰爭造成嘉靖副本損毀。

如今,國家圖書館擁有《永樂大典》嘉靖副本224冊(包括在臺灣的62冊)。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至於《永樂大典》的正本究竟在哪兒,存在著眾多爭議,謎底至今無法揭開。或曰:明末清初毀於南京,或曰:隨嘉靖殉葬在北京的永陵,這些說法都沒有確鑿證據。但不管如何,歸根結底,尋找《永樂大典》正本的唯一辦法,都只能是在考古發掘中發現關於它的新線索。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玉見沈華2020-03-06 13:23:54

謝謝邀請,

我個人的觀點當然是維持現狀,不去主動挖掘。

首先你這樣的假設是不存在的,第一我們沒有辦法證實,明帝陵中中有<永樂大典>,第二,我們現存的文物法規定,古墓葬文物只有出現破壞被盜竊的情況下,才能主動挖掘。建國後唯一主動挖掘的定陵,實際上,很多文物出土後氧化而損毀,事實證明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還很有限,不能完全的保持古墓內一些珍貴文物的真實痕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他有什麼樣的寶貝,還是維持現狀最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秦皇陵為什麼不開掘了。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傳基文化2020-03-06 16:53:38

只能說具備理論上的可能,但實際可能性相當渺茫。《永樂大典》可以算的上是明朝的百科全書,不過由於篇幅實在太廣也無法廣泛傳播,因此只能作為皇室藏書而收藏於皇宮之中,說的粗俗一些,就是製作完成之後直接扔在皇宮裡存放,皇帝或者相關編篡的人員偶爾需要的時候檢視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這部巨典只能放在深宮大院之中,無人問津。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由於實用性不大,除了編篡過程中費時費力之外,《永樂大典》完成後也只剩下了收藏價值,因此,在明成祖之後的歷史記載中,這部名著已然沒了存在感,嘉靖年間重新抄錄的副本也是因為戰亂的多次損毀才得到記載,而正本則更為尷尬,這部上萬卷的正本名著,史書中竟然沒有記載它的結局如何,以至於現在他究竟也是毀於戰亂,還是在明成祖或者嘉靖皇帝的墳墓當中,至今仍然爭論不斷。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曾經有人懷疑正本是否在明成祖朱棣的陵寢當中,這個可能性較低,第一,朱棣花費這麼長的時間編篡這部名著,不可能只為放在墳墓裡,就算用作陪葬肯定也會留下副本,但現有的歷史記錄中沒有記載第三個版本的存在,因此這個可能性不大,由於隨後的嘉靖皇帝重新抄錄了副本,從這一點推斷,嘉靖年間《永樂大典》應該還是完好無損的,這也間接推斷了這部名著並沒有在朱棣的墳墓當中。當然也有一種聲音認為《永樂大典》也可能在朱棣的陵寢中,嘉靖皇帝安排抄錄的時候打開了朱棣的墳墓,完事後又將《永樂大典》正本放回原處,但這個可能性恐怕也不是很大,畢竟開啟先皇的墳墓,涉及到的問題太大。由於副本一直放在皇宮當中因為隨後的戰亂而大量損毀,而正本始終沒有出現,因此只能有兩個可能,一是放到了嘉靖皇帝的陵寢當中,二是繼續存放在皇宮中,在戰亂中徹底毀滅。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如果當年正本《永樂大典》放在皇宮之中,結合它幾百年來始終沒有在歷史中出現來看,恐怕它已經在戰亂和意外中損毀,如果它放在了嘉靖或者某個皇帝的陵寢當中,也許它還有重見天日的可能。但考慮到《永樂大典》畢竟是紙質書籍,就算放在陵寢當中,數百年的存放,不同時代各種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它的完整性恐怕已經不好估量,尤其是結合1956年定陵挖掘的悲劇,在沒有足夠技術的保證下,皇家陵寢開啟的風險性極大,想完整得到《永樂大典》,恐怕只侷限於理論上。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編劇華子2020-03-06 13:12:39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經驗證,朱棣簽名的《永樂大典》僅此一套正本,但從沒出現過,有人說毀於乾清宮大火;有人還說毀於李自成放的大火;還有一種說法最可信,那就是《永樂大典》作為嘉靖帝的陪葬物埋葬在永陵地宮,雖然這種說法最可信,但畢竟是傳言,不可輕信。如果《永樂大典》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宮,考古專家到底是保護文物不挖掘地宮重要呢呢?還是挖掘地宮取出《永樂大典》重要呢?本人覺得考古專家不可能冒然挖嘉靖帝的永陵地宮,原因如下: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1、《永樂大典》陪葬於嘉靖帝的永陵地宮,只是個傳說,從未得到驗證,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挖掘帝王級陵墓的文物,挖掘會對永陵地宮造成不可估量損壞。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2、即使《永樂大典》真的陪葬於永陵地宮,是否挖掘地宮也得三思,挖掘出《永樂大典》如何儲存就是個難題。很多古墓出土的絲質、紙質文物等遇到空氣後隨即損壞的事屢禁不止,至今令考古專家頭疼不已。

3、考古專家一般不會主動去挖掘古墓,更何況是更加的複雜的帝王陵墓,挖掘難度可想而已,能不挖掘就不挖掘。如果古墓或者帝王陵寢被盜,或遇到不可能抗拒的因素將要損壞時,專家將會對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為的是更好的保護裡邊的文物和古墓。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總之:《永樂大典》即使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宮,考古專家也不可能隨便挖掘,他們深知,冒然挖掘會對地宮及裡邊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壞。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嘉靖帝的陪葬物早晚會出土的,《永樂大典》是否在地宮便真相大白,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使用者34009296591962020-03-07 08:39:45

挖出!要不別人先登了!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秀才出門2020-03-06 17:14:25

在沒有完善的保護措施之前,還是不要輕易去挖掘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宅男持劍2020-03-07 13:05:39

不能挖,沒有那麼多解釋。現今中國是強大的,不在需要祖宗文物提自己換外匯,留給後人吧,就這樣。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叢中笑1602729082020-03-06 21:12:36

挖掘,翻印。以免失傳,毀壞。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靜真學法2020-03-07 11:54:38

挖出來不就知道了嗎?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愛說話的80後2020-03-06 17:04:24

應該都重要

如果明帝陵有《永樂大典》是保護文物不挖掘,還是挖出《永樂大典》重要?人文歷史經典傳奇2020-03-07 02:01:52

據說《永樂大典》的原本被明成祖朱棣給陪葬了,而副本在明末及清朝及清末的戰火中被毀的由原來1萬多冊只剩下了400多冊。

所以《永樂大典》在現在是極其珍貴,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是現代研究中國古文化的國寶。在清朝編輯《四庫全書》的時候,因滿清統治者的原因,銷燬、修改了數萬部中國的書籍、檔案,這些資料現在已多數失傳,《永樂大典》中卻記載的很詳細。

而《永樂大典》的原本在歷史中去向不明,傳說是被朱棣帶到長陵陪葬了,如果是真的話,那麼,開挖長陵就必須慎之又慎,因為《永樂大典》是紙質本,數百年過去了,如果開挖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會全部化成灰燼。

所以袁騰飛說長陵怕有《永樂大典》不敢刨,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科學技術還沒成熟,還是不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