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存在的問題和保護措施?Frozen2021-12-08 15:03:10

第一,宣傳、展示較多,傳承活動相對較少。2016年非遺展會和宣傳活動較多,大眾與非遺互動更多是瀏覽式的參與,僅僅瞭解了非遺的形式和表現,對於非遺傳承活動接觸較少,“輕保護”現象依然存在。在“後申遺時代”,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遺,讓非遺真正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等,仍是有待解決的課題。

第二,非遺檔案和資料庫建設有待完善。非遺檔案和資料庫建設是非遺保護的重要措施,利用數字技術記錄和儲存非遺專案,對後續研究或重新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部正在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但各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重視不夠,許多地區非遺檔案和資料庫建設滯後,內容缺乏更新,資料欠缺、形式單一,無法有效地提供社會服務。

第三,對高新技術利用較少、程度低。現階段社會各界都處於資訊化革命的浪潮之中,社會各個領域都在融合資訊科技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在非遺保護工作實踐中,數字化技術更多是應用於非遺的記錄和儲存,較少有傳承人將高新技術應用於非遺的宣傳和推廣,數字技術更是鮮見於非遺專案的傳承過程中,導致數字技術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這一方面是由於傳承人群對於新技術的接觸和掌握程度低,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技術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技術和非遺是兩種相互隔離的體系內容,導致兩者無法融合。

第四,非遺傳承人話語權有待加強。在非遺專案保護中,政府、學者、其他社會力量終究是非遺專案的相關者,是“文化他者”,民眾才是非遺專案真正的持有人和承載者,非遺保護的實踐工作應該更加註重他們的聲音,關注他們的訴求,協調好各方面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非遺得到傳承與發展,不斷延續下去。

第五,非遺保護理念有待提高。非遺傳承人群培訓計劃實施的目的是增強非遺傳承人群在審美、造型等方面的見識和認知,同時提高對現代社會需求和運作方式的學習和理解,提高傳承人群的自身素質,進而使其自覺對非遺專案進行改造和創新發展,獲得更好的生命力,但是在實際操作時,要防範有些培訓老師簡單利用西方藝術理論和審美正規化對傳承人群的改造,以免對傳承人群原有的審美和思維模式造成過度影響。

第六,理論研究與保護實踐脫節現象依然存在。非遺理論研究的很多內容,都滯後於非遺保護實踐,理論研究無法對保護實踐產生良好的先行指導作用。同時,對於非遺保護的實踐性研究內容,缺乏檢驗的環節,研究成果如何轉化為保護的實踐仍需要繼續進行探討。

第七,非遺學科化建設仍然十分滯後。非遺的理論研究內容與保護實踐相比存在著滯後和脫節的現象,缺少理論指導的實踐難免會出現偏差,同時由於非遺學科建設的滯後,現階段對於非遺的研究者大多從自身的學術背景出發,或從民俗學角度,或從人類學角度對非遺進行研究,由於其學術背景的不同而導致其追求的目標不同,而這些目標是否是非遺學科的目標則有待進一步驗證。

非遺存在的問題和保護措施?摯愛巴薩6662021-12-08 16:00:06

一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為了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需要健全的文保管理體系支撐。建議不斷完善與文化遺產保護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推動文保工作持續深化。

二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文化遺產行業從業人員培訓指導工作,提高文化遺產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素養,引進專業技術人才,解決縣區一級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問題,為專案落地實施、運營管理以及文史研究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加強民間藝人保護。將藝人保護納入財政預算,提高民間藝人待遇,從人才體制和財政體制方面加以保護,激勵民間藝術優秀文化傳承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