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八旗是什麼意思?怎樣區分?胡記胡吉2020-07-09 22:54:06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條萊垍頭

清朝統治以滿族為主體,“上三旗”和“下五旗”差別很大,滿、蒙、漢八旗之間的差異更大。萊垍頭條

正黃、鑲黃、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無王,都歸皇帝所領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兩個半分佐領,約三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為15萬人。垍頭條萊

下五旗則指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五旗。關外征戰時,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帥,位高勢尊,下五旗則是由各旗旗主帶領,和皇帝關係不是很密切,所以政治地位較“上三旗”低下。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