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心臟病患者,醫生說要少輸液,少喝水,為什麼?文匯醫考2019-04-05 19:22:20

這種一般是針對有心力衰竭的患者。

引起心衰的一般原因有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病、心肌功能異常、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心衰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心臟功能不全,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導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可以引起肺水腫、肺淤血、器官供血不足等症狀。慢性心衰是由於其他心臟疾病引起的長期心功能下降,主要表現有胸悶、氣短,尤其是運動後氣短症狀明顯加重,也可能發生液體瀦留,比如肺水腫及雙下肢水腫。

對於心衰的病人來說,心功能較正常人明顯降低。心臟最主要的功能是:將經過肺部交換的、攜帶有氧的動脈血,泵入身體各個器官(腦、肝、腎等)。如果心功能下降,就意味著心臟往外泵血的功能下降,相同時間內泵血量降低。

正常人飲用的水、經靜脈輸入的液體,會和原有血管內的血液混合,最終透過心臟的泵血功能輸送至各個器官,最終至毛細血管,為全身器官所用。

但是心衰的病人泵血功能降低,不能在有效時間內對全身的血液進行泵迴圈,所以當飲用大量水或輸注大量液體後,血管內多餘的水分一部分會透過血管迴圈進入肺,造成肺水腫,另一部分會透過毛細血管滲漏到組織間隙。這樣會引起肺水腫和全身的水腫。短時間攝入大量液體後,心臟無法及時對體內血液進行迴圈,會造成心衰加重,嚴重時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