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安定郡小書生2018-11-14 07:46:48

據《宋史》《續資治通鑑》中記載,陸秀夫是在崖山被元軍攻破後,揹著幼主衛王趙昺投江殉國了。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宋末三傑”分別是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束住水口,又名崖門。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崖山成為南宋流亡海上的最後一個根據地,此戰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宋元雙方決戰於此,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

幼主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殉國。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崖山海戰最終結果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還有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崖山之後無中華。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文蹤旅跡2019-07-12 06:24:08

陸秀夫,字君實,一字宴翁,別號東江,楚州鹽城長建裡(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人。他是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景定元年(1260),才思盪漾的陸秀夫考上了進士。宋理宗時期的名將李庭芝在鎮守淮南時,聽說陸秀夫一身膽氣,就將他招到自己的幕府中。在李庭芝手下,陸秀夫堅毅沉靜、兢兢業業、淡泊名利。贏得了李庭芝的信任和器重。陸秀夫因此多次升職。

鹹淳十年(1274),李庭芝任淮東制置使之後,把陸秀夫提升為參議官。德佑元年(1275),邊防告急,幕僚大多躲避逃跑,而陸秀夫不忘初心,依舊留在李庭芝身邊。李庭芝為他的忠義所動,向朝廷舉薦陸秀夫。陸秀夫被任命為司農寺丞。之後,忠於職守的陸秀夫屢次升遷,直到出任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德佑二年(1276)正月,禮部侍郎陸秀夫到浙江作戰前線和元兵談判。在前往談判的路上,元軍反悔。益王、廣王到溫州後,陸秀夫和蘇劉義追隨二王,並召回了陳宜中、張世傑等。形勢對南宋皇室很是不利,大家商議後在福州擁立益王。陸秀夫隨即成為端明殿學士、簽發樞密院事。

當時皇帝年幼,政府流亡,政事荒廢,江山岌岌可危。朝政沒有朝政的樣子,楊太妃被迫走向了前臺。而陸秀夫依舊秉持君臣之道,不失禮儀規矩。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陸秀夫常常留下傷感的淚水。

後來,益王意外死亡,大多數臣下產生了叛離的念頭,大家都等著陸秀夫表態。“百官俱在,軍隊數萬,天不滅宋,我們就當振興國家。”在陸秀夫的帶領下,群臣又擁立衛王。

作為左丞相,陸秀夫擔當大任。他與張世傑一起執掌政務。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日子裡,陸秀夫夙夜在公,治軍、撫民、教化天下,絲毫沒有二心。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1279年(至元十六年)二月,一個風雨大作的夜晚,昏霧瀰漫。張世傑下定決心孤注一擲,他策劃幼帝乘小船突圍。陸秀夫擔心事情暴露,堅持幼帝留下。

後來,元軍攻破宋軍藏身的崖山,陸秀夫保護幼主乘船逃走。

一根飄搖的稻草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驚濤駭浪。

陸秀夫和幼帝在劫難逃、逃也無處。

他,逼迫妻兒跳海。

他,揹著衛王赴海。

海浪咆哮著捲走了一代名將和一個羸弱皇帝的身影。

他,那年才四十四歲。

後世悲嘆那個時代和大義剛剛的陸秀夫。

紫宸黃閣共樓船,海氣昏昏日月偏。

平地已無行在所,丹心猶數中興年。

生藏魚腹不見水,死抱龍鬚直上天。

版蕩純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無前。

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用這首詩歌謳歌了陸秀夫。海天蒼茫,波濤洶湧,大海吞噬了陸秀夫的生命,卻永遠記住了他的英名。

歷史沒有忘記這樣一個人物。明代,人們在陸秀夫老家鹽城修建了“陸忠烈公坊” “宋丞相陸公故里碑”和“陸忠烈公祠”。

明代初年,人們在臺山修建了陸秀夫墓葬。清朝中期,陸秀夫的後輩在三合鎮重新修建陸秀夫墓。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

著名作家蔡東藩在歷史通俗演義中高度評價了陸秀夫。他說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三個人不顧個人安危,為了大宋江山奔波在海陸之間,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為了拯救奄奄一息的帝國生命,他們在六合全覆時“爭之一隅”,在不能守城之際而“爭之海島”。或許,他們知道拼盡最後的氣力也於國無補,但是忠於國家的情痴沒有絲毫改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千古忠臣義士的基本品質,文、張、陸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士大夫的操守。

在亂世風雨中,總有英雄奮然前行。陸秀夫在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揹著年幼的皇帝跳海了。

南宋在一片悲歌中結束了,可陸秀夫的堅貞之氣卻世代相傳。

“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是怎麼死的?鐵王座的遊戲2018-11-14 10:13:59

崖山海戰失敗後背著小皇帝跳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