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和元代青花各有什麼特點?使用者44284498592547642019-12-17 22:18:51

明代青花的特點 明洪武 執壺、大墩式碗、高足碗 因採用國產料,含鐵量較低,含錳量較高,所以青花呈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那樣濃翠 明永樂 壓手杯、八角燭臺、扁腹綏帶葫蘆瓶、天球瓶、菱口洗 因採用引進的蘇麻離青料,含鐵量高,青花呈色鮮豔如寶石藍,濃豔處會出現黑斑,有暈散現象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產於唐代,到宋代有一些比較成熟,元代景德鎮燒製的青花瓷已銷往世界各地,質地優良,影響很大,以神速的發展很快就取代了青瓷的地位,到明代才為大眾所使用,明代青花瓷分兩種,一種是官窯青花瓷,一種是民窯青花瓷(包括官搭民燒),官窯瓷器工整精細,民窯瓷粗誑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洪武、宣德為早期(1368-1435年),正統正德為中期(1436-1521年),嘉靖、崇禎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時期、弘光、隆武、永曆、昭武、洪化,到1682康熙20年明朝在徹底滅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鮮麗宜人,永無褪色,紋飾採用傳統國畫技法描繪。深受各階層人士喜愛,由於不同時期的青花瓷有不同的呈色與紋飾特點,青料與胎釉的結合情況隨工藝的改變,而出現了一喜差異,這些差異卻為瓷器斷代留下發生變化,所有青料釉料的配製工藝以及施釉、燒窯等方法的變化,有不少變化因年久失傳,已不能再現當時的生產工藝,因此無法仿製出與古代一樣的青花瓷來。到目前為止還不能複製出與古代青花瓷有同樣特點的產品來。因此,海內外的同道都很注意研究歷代青花瓷的特點,大力收集歷朝青花瓷片,將年代可靠的青花瓷片看作鑑定瓷器的標準器,其原因就在於此。要想學會青花瓷收藏,就必須學好明清兩代的青花特點,什麼年代的青花是什麼特點,民窯有那些指標,官窯又有那些紋飾和釉水器型特點,官窯青花固然精美畢竟太少,有些所謂(官窯)器,其實不過是民窯的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窯青花才能更加認識官窯器,民窯青花中有很多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窯青花才能更加認識官窯器,民窯青花中有很多精品,特別是明代時民窯青花瓷中有意境深遠的大寫意風格作品,晚期民窯中的竟品,因為在當時官窯工有一部分人員已到民窯燒製瓷品,把官窯的工藝帶進了民窯,這時期的瓷器和前期的民窯瓷明顯不同。必須從胎體、胎質、釉色、器型、紋飾、鈷料、窯口、工藝技術各方面綜合鑑賞。 明宣德 梅瓶、扁腹綏帶葫蘆瓶、貫耳瓶、花澆、無檔尊、八方燭臺、官碗、茶盞 青花料有三種,採用蘇麻離青的沉色深沉,有暈散和黑斑現象,採用國產料的呈色清淡,藍色不穩定,有流散走釉現象,採用蘇麻離青與國產料相結合的呈色濃淡相間,突現了紋飾的層次感 明成化 梅瓶、蓮瓣口瓶、梨壺、諸葛碗、高足碗、鈴式碗、撇口腕 少數用蘇麻離青的呈色濃暗有黑斑,絕大多數採用了國產平等青,呈色灰藍淡雅 明正德 象耳瓶、帶座瓶、瓜稜瓶、長頸瓶、蒜頭瓶、持壺、花觚、山形筆架 早期使用平等青,青花色灰調、呈色清麗雅緻,晚期採用回青料,青花色調藍色濃翠而略泛紫 明嘉靖 玉壺春瓶、葫蘆瓶、出戟花觚、軍持、雙耳杯、瓷板、瓷塑 採用回青料,青花呈色濃豔泛紫,豔麗 明萬曆 蟋蟀罐、活環耳瓶、蒜頭瓶、繡墩、插屏、盒、靈芝洗、瓷塑 早期青花色澤藍中泛紫,濃重豔麗,中期藍中閃灰,呈色淺淡,晚期呈色灰暗,多有暈散 明天啟 雙耳龍瓶、葫蘆瓶、出戟耳瓶、瓜稜罐、四方倭角盤、花口盤 青花色澤一般泛灰黑色調,也有呈色淺淡和呈色不穩定,有暈散的 明崇禎 筒瓶、蓮子罐、花口盤 青花呈色灰暗並有暈散,也有呈色穩定,青花呈灰藍或藍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