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把師徒關係比喻“師徒如父子”,現在還能這樣比喻嗎?使用者66367423753212019-08-31 20:21:02

在古代中國,要想學得一技之長,都要拜師,武術界,演藝界,理髮界,烹飪界,甚至殺豬、宰羊、鐵匠、木匠、廚師、擺渡等等行業,都有各自的師傅,師傅遍佈於工、商、藝、學等各個領域,在明清時代的作坊裡,技術人員與一般員工之間關係,也類似於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係。古代師徒關係非同尋常,人們常用父與子的關係形容之,父與子在古代是什麼關係呢?古代的父子關係可不像現在這樣,現在我們說兩代人之間有代溝,父與子之間已沒有古代那樣親密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傳統社會主要靠家庭倫理維繫社會穩定,那麼就要擺正家庭各個成員之間的位置關係,古代父子關係是家庭倫理中最重要的關係。我們常聽說古代社會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說法,意思是說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有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有兒子的樣子,永遠不能夠越位。君臣之間的關係來源於父子關係,由父子關係可推出君臣關係,他們之間具有嚴格的等級。君主是一個國家的“父”,地方官員是廣大民眾的父母官,父子關係像一條主線,貫穿於全國上下。在家庭裡,作為兒子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嚴格履行孝道,百善孝為先,就像《弟子規》中敘述的一樣:聖人訓,首孝悌。雙親死後,兒子守孝三年,也是對父輩們盡孝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就是一個“孝”字,父輩們的教訓、教導和教育,兒孫們都要嚴格執行,不能違背。父慈子孝,父子之間的關係最親密,最根本,是整個家庭、家族關係中最主要關係,整個家族之間,以父子關係為基礎,也形成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不像現在,現在不再以家庭為本位了,而是以人為本了,個人的位置凸顯了,每個人都變得獨立了,父子關係也成了平等的、獨立主體的之間的關係。古代最主要的關係是父子關係,父子關係最親密,兒子有什麼重大事務或決定,就要和父輩們商量,特別是要和父親商量。現代最主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夫妻之間的關係最親密,丈夫或妻子有什麼重大事情,他們之間相互拿主意、想辦法,不再過多地麻煩上一輩的老人家,或者根本就不再想和他們商量。現代夫妻關係也與古代不同了,古代是夫唱婦和、男尊女卑,現在夫妻之間也是平等的關係。還回到父子關係,現代父子關係把人從家庭、家族的等級關係中解放出來,獲得了個體的自由解放,再也不受古代那種“唯父是從”的約束了,雖說這樣的家庭關係導致一些社會問題,但相比於古代那種嚴格等級的父子關係還是進步一些的。這樣一來,我們就容易理解古代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係了,師徒之間是有等級關係的,他們之間具有父與子式的嚴格區分,絕對不能越軌。師傅對徒弟的一切都要包辦,都要負責,當然徒弟對師傅也要像對待父親那樣,服服帖帖,惟命是從,不然,就有可能被驅出師門、取消師徒關係的危險,在古代,徒弟被驅出師門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就像父親不要兒子了一樣。有些徒弟不守規矩,犯了罪過,師傅可以直接問罪、直接治罪,甚至可以奪其性命,這在古代法律中是許可的,古代法律保護整個家族、整個行業的生命,而不保護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生命由家族、家庭或行業來保護,個人物質生活的來源,也主要由家族或行業來供應,個人要嚴格地依附於一定的群體中。每個行業師傅的權力很大,等級森嚴,這樣當然會壓制行業中個人的創造力,也不利於技藝上的創新,在技術傳承上,很容易形成保守的路線。那麼,在古代中國,為什麼會出現師徒如父子的局面呢?首先,那種師與徒的關係,來源於以父子為基礎的家庭關係,既然父子關係能夠延伸和滲透到政治領域,像延伸到了君臣關係,地方官與廣大民眾的關係,等等,那麼為何不能延伸於其他領域呢?事實上,這種延伸和滲透是必然的,父子關係是整個社會倫理的基礎,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必然要受這種倫理基礎的制約和影響,再也沒有像父子這樣的關係更能夠保證工、商、藝、學等領域的穩定了。古代社會追求的就是穩定,就是長治久安,國家要保證長治久安,必須把家庭倫理貫徹到底,一層一層地延伸至整個社會,任誰也逃脫不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的文化氛圍。這對於國家來說,是很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節約很大的統治成本,不需要那麼多官員,就可以實現對整個社會的統治和管理,因為父親管制了兒子,家族管制了家庭,各個行業的師傅管制了徒弟,誰還敢不聽話呢?官員們是很清閒的,一些官司上的事務,在家庭、家族或行業範圍就給辦了,出現辦不了的事情,官員們才肯出面調停。可見,出於穩定政治統治的需要,才出現古代那樣的師徒關係的,而不是什麼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一說到古代的師徒如父子,好像是很高尚的事情,其實在其背後有著很深刻的政治依據。其次,古代中國缺乏廣泛的技術教育,像數學、物理沒有成為基礎性的教育學科,整個社會的教育以宣揚傳統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有關技術方面的知識靠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而且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些人就成為知識、技能的壟斷者。師傅們壟斷了技術知識,當然就可以任意排布、處置徒弟們,誰不聽話,不按照規矩行事,就不被接納,或者被驅出師門,不能夠學到那些專門的技能。說師徒如父子,並不是僅僅意味著師徒之間的關係很親密,當然也有親密這層意思,而最主要的則在於師傅就像父親那樣,任意操縱和控制徒弟們,徒弟也要向對待父親那樣,恭恭敬敬的。這跟現代社會顯然是不同的,現代社會技術普及了,只要你願意,誰都可以學,你不教我,有人教我,武館,藝校,養生館,美術館,會計培訓,等等,多的是。並且,個人和這些組織或組織裡師傅們的關係,也不再如古代社會那種父與子關係,連現代社會父與子的關係都不如,而是平等的合約關係、契約關係,雙方之間有合同、法律和制度約束著。我給你錢,你教給我技藝,教給我本領,誰也不欠誰的,師傅與徒弟的關係是平等的、合作的,一旦合作關係結束,他們之間的關係就結束了。不再像過去那樣,師徒關係是一輩子的事情,雙方一輩子都要有扯不斷的聯絡,徒弟永遠都要尊敬著、維護著師傅的權威和地位,徒弟對師傅有著強烈的人身依附性。現代工廠的員工們也都成了自由人,獨立自主的自由人,因為他們有技術、有知識,從小學就開始,他們接受知識和技術方面的訓練了。現代學校制度是國家貫徹的,國家保證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打破了過去那種知識技術方面的壟斷性,以及相應的人身依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