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萬能的大熊2018-07-02 21:54:35

今天又有媒體老師懟藍標,雖然因為是對抗巨頭的原因火了,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硬傷。當然這件事情,可能圈外的朋友不太知道,但我覺得還是寫一下適合所有人讀的內容,一方面是掃掃盲,一方面是輸出些觀點,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行業也有些規則,畢竟現在野生KOL太多,很多公關同業小朋友,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

首先說一說文章的硬傷,其實我問了一下朋友,提到的一些KOL總體資料還是比較真的,價格也都比較貴,比如今天沒有發微博,閱讀量還很高,並不一定是資料有問題,而可能是粉絲在看以前的內容,加上微博時間線現在比較混亂,所以也是正常的。如果刷量可以刷出影響力的話,那每個人都能做網紅了,這個邏輯實際上是不成立的,是騙不過公關公司的。也有人說我微博活躍度低,但我可以做到六年收8000名人均付費1200以上的會員,不服氣的可以自己收費試試。

其次我們說一下媒體老師的影響力評估。其實還是有很多維度的。粉絲數閱讀數只是維度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行業影響力,觀點輸出能力等等。草根號粉絲多資料高,收費卻不高,主要還是影響力不夠大,也不輸出觀點,算不上意見領袖,頂多可以按媒體曝光算。如果按曝光算,計算價格的維度就要下去很多,比如一千次曝光100塊就不算低了,那10萬加也就值一萬塊,但是你一萬塊能買到十萬加的稿子麼?肯定是買不到的。所以還有其他的增值維度。

行業影響力要麼是圈內的大人物都認識,要麼是圈內的公司都監控,發個什麼稍微不正面的內容十分鐘之內電話就進來,如果你罵街罵一個月沒人理你,粉絲多轉發多也沒用。 輸出觀點就更重要,可能看的人不多,但是你這個關鍵如果能夠深入人心,很快就會在行業內傳播成為共識,這個殺傷力比閱讀量高多了,這其實也才是公關的真諦。

比如我之前做過不少讓友商寢食難安的稿子,倒不是閱讀量轉化有多高,而是扣上了一個難以反駁的大眾形象。我之前也發過一個維權的稿子,被曝光的醫院一年後找到我了,要和我和解,原因也很簡單,他們一開始覺得沒什麼,但這一年他們的營業額下滑了70%。所以刷量是刷不出真影響力的,頂多可以透過一些行業關係的維護來保持廠商關係。

所以如果只追求資料轉化,那你應該去做市場投放,公關本身就是不承諾轉化效果的,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去影響人們心目中的企業形象。只是大家被kpi逼的沒辦法,有些時候也只是單純老闆喜歡,所以現在也要求一些資料,其實從我看來意義不大。

那位媒體老師為什麼那麼生氣?大概也是玻璃心了,覺得我這麼厲害,這麼原創,內容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人給我錢呢?為什麼我只有500車馬費呢?他只看到了兩個維度,內容和閱讀,卻沒有看到更多的維度。比如之前有個段子說,一個賬號花了幾年才做了二百多個粉絲,因為他們的賬號叫“世界500強CEO必讀”。雖然只有200多個粉絲,如果真的都是500強CEO,那你覺得他有沒有影響力,他的賬號值多少錢呢?

其實這個媒體能夠入藍標法眼,也未必就真的是因為內容做的好,可能也和之前十年的媒體從業經歷有關係。 藍標的水平,我不評價,但是這次請人確實有些大膽了,我能理解也是看這位老師內容做的認真,但終究還是請了不可控的媒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和損失。為什麼之前這種事不太多呢?就是因為之前很多自媒體老師都是正規媒體轉來的,比較瞭解行業規則和價值評估體系。知道誰是C位,知道自己站哪裡。現在野生的KOL多了之後呢,這個就有些失控。這件事情發出之後,相信會影響很多野生KOL老師的轉正,公關公司的合作會更加謹慎,以免好心請你最後還被反咬一口。當然,這位老師未必是野生的,也可能是之前在媒體工作,但並不跑口,不太瞭解規則。比如之前一位假冒被揭穿的媒體老師,就是在媒體做體力工作的,並不寫稿子,被開除後反而可以跑會拿車馬費了。

其實公道也好,價值也好,都是自在人心。昨天我在逆襲大會上還說,做到位了錢是賺的,做的不到位,錢是坑的,人是不能一直能坑到錢的,所以成功的人,C位的人,基本都有成功和C位的道理。而評估體系儘管有不合理的地方,但總算也是目前最為現實和可靠的模式,也是經歷了無數大浪淘沙沉澱下來的規則,奉勸各位媒體老師認真做好內容和影響力,慢慢上位,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

實在覺得自己資料牛逼的,可以不要賺企業的錢,面向C端收費也可以啊,收上來了,是真本事。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煙火商業觀察2018-07-04 09:22:59

藍標和自媒體人的撕逼,或許是他們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畢竟,10萬+是金主爸爸提出的硬性KPI,而製造有爭議的話題正是製造自然流量的手段之一。

當然了,這只是小小的猜測罷了。更多的人,還是相信,他們真的撕了。

主人公是一位汽車媒體人,她的真實訴求其實很簡單。

她無非是金主和公關公司的大佬們,能尊重像她這樣勤懇產出內容的自媒體人。

而藍色游標呢?他們難道不知道那些都是假網紅嗎?

身為寶馬的乙方,既要滿足甲方爸爸提出的全民刷屏的要求,又要控制活動費用,不超過甲方的預算範圍。

如果這場活動本身就是自帶流量,那麼不用請網紅都會全民刷屏。難就難在,這樣的活動太過平常,壓根玩不出花來。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金主爸爸們是不太懂新媒體圈的。

在新媒體時代,金主們最苦惱的莫過於,要去甄別10萬+、100萬+的真偽。

動輒成千上千的點贊評論,究竟是機器和水軍的傑作,還是網友發自肺腑的心聲呢?

作為在這行幹了三年多的老司機,早已司空見慣了。

各位金主不妨私信交流,我可以教會大家如何甄別真假資料。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金融街偵探2018-07-08 21:51:47

“公關第一股”頻陷公關危機,藍色游標也惹不起有公號的人……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藍色游標又上頭條了。

2018年下半年的第一場危機公關,就由著名公關公司藍色游標(300058。SZ)自己承包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是丙方撕乙方,捎帶丙方撕丙方……

昨天,公號“慢速公路”的文章《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刷屏朋友圈。自稱十幾年汽車媒體從業人“橘子”向藍色游標開火,稱自己6月20日-22日參加了由藍色游標組織的BMW試駕活動。

然而他並不愉快,甚至“重新整理認知下限,出離憤怒,哀嘆不已”。

橘子對藍標的質疑主要是兩點:

一是藍標涉嫌聯合假網紅,一起造假資料,欺詐甲方。

橘子稱在這次試駕活動邀請了大量跨界達人,但大多是刷量買殭屍粉的假網紅。

他還曝光了金V刷量內幕:在淘寶花2500元,一個月便可刷成金V(每週微博閱讀量超過1000W+),還有這些假金V的“點贊互贊群”存在。

這些“假網紅”收入頗豐:一位美妝達人稱自己三天活動淨收入3萬5。但活動傳播效果受到橘子的質疑:這次活動的微博真實轉發幾乎為零,但話題熱度炒到2271多萬次。

“活動中好幾個達人此前曾被藍標多次推薦給與其有合作關係的其他客戶,否極有可能,是藍標這家公關公司,靠聯合假網紅,一起造假資料,欺詐甲方。”橘子說。

二來橘子質疑藍標不尊重有價值的內容。

藍標的工作人員一直要求橘子跟車隊返程,報備位置,導致他無法完成拍攝,輸出有價值的影片內容。反而靠刷量取勝的假網紅們則榮登頒獎晚宴。

網紅刷量、頒野雞獎之事古已有之,但如果涉嫌欺詐甲方就嚴重了。

事發之後,藍標公關人員和藍標官方迅速回應: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藍標方面的迴應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請來的都是正經博主,不是假網紅,想要流量就不會請你這樣平均閱讀量2000的自媒體了。

跨界達人和汽車媒體是分兩批的,但出於內容考慮把橘子放在了第一批。

車子是你突然要的,費力幫你搞來結果就你的車子失聯了,讓你跟上車隊還不樂意,撂挑子不拍了。

好聲好氣請你補拍也不肯,扭臉就發朋友圈。藍標妹子們很委屈,暴風哭泣嗚嗚嗚嗚。

小編也不站隊,看官們自行判斷,記得把瓜皮帶走。

別惹有公號的人,可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

不過講真,藍標這幾年真的“點兒背”,老牌公關公司數次深陷輿論危機,是樹大招風還是泥菩薩過河?

而這也不是藍標第一次栽在自媒體個人號的手裡……

今年“3·15”,一篇名為

《藍色游標,所謂亞洲最大公關公司,如此坑害老員工,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的文章瘋傳。文章稱藍標要求員工主動離職,否則將會以嚴重違紀為由開除,並表示“如果你不配合,我會叫保安把你趕出去。”還不給發補償金。

之後該員工當刪文澄清並致歉了結,而藍標也給該員工補發了賠償金。

2016年5月07日,微博@王_大_ruai爆料稱,自己被當時擔任 藍標負責京東生鮮專案組的主管 的前同事微信性騷擾,還發自己性器官照片給她。最後事件以該男子道歉並離職告終。

這事當事人相關圖片和文章都刪的差不多了,不過扒料這種事當然難不倒機智的偵探君。想看八卦的小夥伴可以在公眾號金融街偵探後臺回覆關鍵詞:騷擾 調取。

2016年7月14日,微博上的一位流浪貓救助培訓師爆料:藍色游標旗下藍瀚互動員工“馮源”,涉嫌長期虐貓。藍標果斷當天發出宣告,這位員工也被開除了。

更早的還有2013年,微博盛傳藍標員工涉嫌賄賂記者帶走調查,隨後藍標稱對方造謠……

藍標的客戶在變,可藍標自身的熱度一直不減,隔三差五出現在人們眼簾。這些醜聞無論真假,不過至少藍標作為大公關公司,善後的處理速度還是沒得說的。

但貴司要善後的事兒,也未免太多了點……

在“3·15”的風口浪尖,幾乎和藍標裁員風波發生的,還有作家@六六微博手撕京東假貨事件。

而京東當時的宣告被大多數網友批評“過於傲慢”。藍標作為京東的戰略性股東兼資深合作方,被外界戲稱不惜利用裁員風波“圍魏救趙”、轉移視線。

可在這個時代,一個禮拜的傳播足以讓十四億人知道這件事情。

“六六事件”給京東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有不少人藉此懷疑藍標的公關水平……

自己出事、客戶也出事,小編真心建議藍標去看看風水……

新媒體時代,藍標還玩得轉嗎?

不管藍標變沒變,這個時代反正是變了

履歷輝煌的“中國公關第一股”,面對來勢洶湧的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顯露出措手不及的一面。

昔日的公關巨頭,只需掌握幾個主要渠道,比如電視、報刊和雜誌就能吸引眼球,賺得聲量。也正是靠著對渠道的強力把控,藍標坐上了國內公關公司的頭把交椅。

然而自媒體時代來了,人人都在發聲,沒有哪家公關公司能夠搞定所有渠道,公關公司面對的挑戰不再只是幾家大型傳媒,而是來自千千萬萬的微博、公眾號等自媒體。

不止是如此,諸多大型公司內部都已經開設公關部門,在一些公關相關的決策和執行上,往往都是以公司內部公關部門為主,外包公司為輔。

公關公司的渠道優勢和競爭力,大不如前。

但當一個企業做到行業龍頭、聲名在外,面對變化時便往往失去改變的勇氣。

藍色游標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裁員風波發生後,藍標老總趙文權發表內部公開信,其中便提到“媒體環境的鉅變和技術的快速進步,藍色游標必須堅決實施業務轉型”。

藍色游標,“樹大招風”,相比其他公關公司更容易“壞事傳千里”,但藍標的危機其實也折射出當下公關公司共同的難題。

一位前資深公關從業人員告訴小編:“公關行業越來越難做的原因,也有渠道合作越來越透明的緣故,大多中小型公關公司指望單靠傳播盈利是比較薄弱的方式了。但處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公關公司,大多是擁抱爆發式和快節奏傳播方式的,主要還是以客戶的需要為主,客戶們希望有大的傳播聲音出來。”

至於“微博刷量,僱假網紅”的質疑,另一位圈內人士表示“迫不得已”。

“企業單方會要求傳播效果,也有KPI資料考核,基於結果導向來說,非正常的手段必然存在。在以前投放電視廣告有資料公司做反饋,而如今新媒體營銷時代,完成指標就更難了。”

而藍標在自媒體上屢次遭重,這位圈內人士也表示——“焉知非福”。

“新媒體的危機公關傳播速度快,讓公關摸不著頭緒。公關行業做的就是口碑,除非是像商業賄賂這樣的大問題,一定會影響公司聲譽,否則像(BMW自駕事件)活動組織有瑕疵這樣的小問題,如果藍標應對漂亮,就可以扳回一局,贏得客戶的信任。”

藍標的“水逆”也許無法結束,這可能是作為大企業的必然。資訊爆炸,渠道多元的今天,對公關公司來說,既是最壞的時代,或許也是最好的時代。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美港探案2018-07-02 23:42:04

現在的人一點小事就去懟大公司,看起來勇敢無畏,實際上就是個事精。

民國時期,為了捧紅一個明星,瘋狂買票免費贈送貼錢請看,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不也是刷榜刷量嘛。

微博已經存在9年了,隨著微博規模的擴大,各種灰色、黑色產業都盯上了這塊處女地,主要包括惡意內容、垃圾資訊、產品推廣、私信騷擾、刷贊等,這是一個存在9年的生意,如果說現在知乎、小紅書的造假尚且有難度,那對於微博微信來說,這是個再透明不過的黑色產業,新浪微博是繼天涯、論壇後刷量的重災區。

反作弊對應的一個產業就叫黑色產業,微博的造假業務已覆蓋全行業,橘子老師見到的旅遊、汽車大V只是再小不能小的個體,諸如明星、母嬰、電影宣傳、電視劇發行等。最典型的是在影視領域,透過網際網路手段僱傭“水軍”“刷流量”等方式進行“流量造假”。比如電視劇《孤芳不自賞》被指“買水軍刷好評,做完後賴賬”,引發大量“水軍”在論壇、豆瓣刷屏“討薪”。

所謂“刷流量”,就是透過人工干預的手段(俗稱“水軍”)有償增加對網站、網頁、影片、社交媒體資訊等各種物件的訪問量、瀏覽量、點選量、回覆量等。比如,透過“水軍”刷高某網路播出平臺上影視作品的觀看量、某條微博的轉評和點贊量、某場網路直播的觀看人數等。

當前,‘水軍’分成技術型和人工型兩種。“技術型水軍”透過寫程式碼、開發軟體等方法尋找網路平臺漏洞,或透過自動化程式同時操控大量手機端、電腦端註冊賬號來實現“刷流量”的目的,你應該能夠想象,水軍背後的人群是同一批,只是在不同的平臺有著不同的形態,每個平臺都有相應的任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今日頭條系、百度系、搜狐系、網易系、豆瓣電影均有涉獵。

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平臺本身。

微博的反作弊機制一直飽受詬病,知乎有鐵面“網警”——反作弊系統悟空,今日頭條有不斷進化的“靈犬”,微博一直遲遲未跟進,各大平臺流量分發都有各自的機制,僅從截圖轉發、評論、點贊、互動資料的“波動”太失偏頗,微博的資料造假早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例如百度AI成功實現了智慧互動、智慧寫評論的功能。

甄別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眾多檢測機構,針對微博、微信提出了分鐘級監測“博文話題閱讀量增長曲線”,這只是最初級的做法。

分析整個行為,初步總結主要依靠:

1.來路(Referer)

想一想真實的點贊行為是怎麼發生的。你瀏覽了一個問題,發現這個人的回答寫的真好,忍不住給他點個贊;或者你在時間線上看到了帥哥美女,立刻給他點贊。這時的HTTP Referer是http://weibo。 com或者https://Weibo。com/p/xxxx,但如果你是點選url進入的,來路就是直接進入,沒有了中間的跳轉過程,所以從Referer值一看就知道。

2.停留時間

每個刷贊者點選連結後,就會迫不及待地去點贊,點完就關閉頁面了,頁面停留時間就幾秒。顯然,正常的使用者會先瀏覽一遍,有時可能會停留幾分鐘,看完所有內容再點贊,這個特徵也很明顯。

3.密集程度

藉助一般的輿情分析工具(或者外掛)看32秒內11個人點了贊,大量贊集中在短時間內,這個增長率顯然太高了。每次刷的贊不能太多,到一定數目就停止,分多次慢慢刷,用刷去帶動真實的贊到1千贊還是很快的,不過某幾個時間段內點贊特別密集,就會被發現了。

4.賬號

通常情況,一個人只有一個賬號,特別是現在需要和手機繫結,而水軍的賬號通常是網上買的老賬號,基本是網易郵箱註冊的,基本上養號、買號的都會被封禁。你想買個小號來刷贊,也要走點心,要讓這個賬號更真實。平時基本不用,每天突然來點幾個贊,不封你封誰?

5.關聯性

賬號間的關聯性大家都懂。

這裡我只列舉初級的甄別方式,KOL質量甄別是個長期的工作,AdMaster 提出的KOL影響力指數KII(KOL Impact Index),綜合評估了KOL各方面的表現。

KII在傳統的數量上(曝光數、轉發數、評論數、點贊數)的評估,還加上了質的維度(互動水平、互動情感傾向、轉發層級、品牌提及),點選數、點選轉化率作為加分項。

在“漏斗”模型的基礎上對KOL與品牌進行精準匹配,品牌主們還需要綜合KOL各方面的表現,而不僅僅只是以互動量來斷定一個KOL質量的好壞。而這些能力顯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藍標媒介小姐姐可以做的,汽車行業,大都喜歡投放粉絲數10萬以下的小號,在微博上,汽車行業喜歡跨界宣傳,而在微信上會更多使用專門提供汽車資訊的KOL,不然以“ 慢速公路”的客觀幾千閱讀,難入藍標法眼,更入不了BWM稽核這一關。

所以在本次事件上,藍標媒介在選取上沒有錯誤,在微博賬號的甄別上功夫不到位,或者說藍標對於媒介供應商的稽核存在紕漏,這是個長期需要持續堅持的活。

內容還是KPI,不止藍標一個潛規則的受害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潛規則,不止廣告公關行業如此,是每個行業,有人的地方,就沒有什麼是非黑白,只有利益啊,要麼適應,要麼改變,就是改變的代價比較大。根源來自於“客戶希望媒體報告好看,才能體現媒體的價值”。

這個問題從媒體人、大V、藍標、BWM、媒介供應商大家都有,並不全是執行公司的責任。在預算有限的情況在,如何請到優質的KOL?在行業普通充水的情況在,頭部KOL依然是頭部,不會受到絲毫影響,頭部是傷不了的,任下面的吊絲作假、打鬧、搞事,頭部KOL和這些沒關係;其次,網路媒體和平臺,這兩者都覆蓋著層層迷霧,這些KOL的甄別如上文講的甄別難度非常之大。

最後,借用朋友圈的轉發“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把客戶拉出來,就是媒體行業的底線了,對廣告公司來說,僱假網紅是沒問題的,但僱個刺頭兒,我彷彿聽到了隔壁的文章藍標小姐姐的哭泣,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正義使者”橘子老師怒揭行業黑幕的大戲一鬧,踢貓效應不遠了。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天方燕談2018-07-03 18:46:36

1、辦會、組織活動,從來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要讓所有人滿意,幾乎不可能。

2、自媒體和其他媒體人一樣,敏感有時也顯得龜毛,這次簡直就是龜毛情緒累積爆發了。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3、好像這個人和號揭露了行業的潛規則?是,但是客戶和公關公司以後只會日趨聚焦頭部媒體了,給新入行和其他梯隊的空間越來越小。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4、時代、行業、自我都加快變化的當下,動不動拿資歷說話,儘管雙方都貢獻了一次10W+,以後怎麼死的,可能TA還是不明白。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事了了2018-07-05 23:39:42

BMW要做推廣,請了藍標,一個以自媒體廣告為主的策劃公司。

大家可以看一下藍標對自己的介紹 ,就能明白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簡單說就是透過內容營銷,活動營銷,為企業做宣傳。

明白這個後,我們再來看它是怎麼做的呢?

透過網紅,對的,就是透過網紅。先和大企業簽訂了廣告單子後,再去找各種網路,自媒體大號,幫他發廣告,做活動,然後大家分錢就可以了。

而這次這個事,就是藍標和一個大V矛盾,導致大V一生氣爆了料。

那真相是什麼呢?這個大V說的真的。因為如果不是真的,他早就被告了,損害公司名譽,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但藍標沒有告,而是透過自媒體回覆,答案很明顯了。

其實這個事,揭露了自媒體行業一個潛規則。現在的大V有兩種人,一種,本來就是明人,到了自媒體平臺,平臺會給他支援,然後很容易 就會有很從粉絲 ,然後賺了錢與平臺分,像吳曉波,PAPI,**6點半等。都屬於這種。

第二種,瘋狂的買粉,刷粉。我認識不少自媒體的人,半年時間粉絲到幾十萬,基本全是買的或刷的。

如果是第一種,推廣告會有效果,但收費一般都很貴,多少錢呢?一個內容,幾十萬起。

而且第一種,一般都挑廣告商的,大多不會和藍標合作,因為不想被藍標瓜分一次。

第二種呢,推廣告基本沒效果,而且因為是假的,所以會喜歡和藍標這種公司合作。

但這幾年,自媒體行業,真的是誰膽大,誰的粉多,誰好賺錢,因為最終廣告主選擇你,就看粉絲 數,關注數,閱讀數。而這些透過刷全部能解決。

相反認真幫內容,一方面,因為沒有知名度,很難得到平臺的支援,第二,因為粉絲不夠,廣告主基本也不會選你。

如何評價《藍標,你就是這樣服務你的客戶BMW的嗎?》一文,以及藍標的迴應?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像我們事了了,經營兩年,粉絲不到1。7萬。我們創造了近1000篇原創內容。也有不少超100萬的閱讀,但粉比就這以多。而一些人,3個月就能超過 我們。

但因為傳統企業不懂這些,或者說沒想到這些,被這些人玩了。

事了了:matt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網際網路服務,幫助您利用網際網路高效獲得客戶。

服務內容包括:軟體開發服務,APP,微信平臺,小程式,網站,管理系統等;網際網路高階人才推介服務;創業,網際網路轉型輔導;短期用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