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木正戰國2019-10-23 17:25:08

春秋戰國的“春秋”,主要來自孔子對後世的影響力。

西漢劉向繕《戰國策》曾言:“其事繼春秋以後,訖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可繕寫。”可見“春秋”之說,漢朝時候就已經被普遍認可了。

劉向為什麼不整理完整的東周歷史,而要取“春秋”之後呢?《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簡單解釋,孔子在其他事情上,可以與他人,與弟子商量,唯獨《春秋》,筆削之後,一字不可更改。只因為《春秋》微言大義,太多的功過是非,奉之為經,用之為方,棄之為蠱,厭之為毒。司馬遷極力反對漢武帝尊儒,仍發出“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之嘆,劉向作為西漢大儒,自然不會逾越。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春秋》為什麼叫“春秋”,而不是“冬夏”呢

“春秋”合禮制——始與終

《周禮》記載:“三曰春官,其屬六十,掌邦禮”;“五曰秋官,其屬六十,掌邦刑”。春官宗伯(官職名)同於禮部,掌管祭祀,禮儀,可以說是禮樂的執行者。秋官司寇(官職名)同於刑部,掌管刑罰,異己,可以說是禮樂的維護者。禮樂始於春祭,終於秋罰,越禮則被排除在系統之外,視為異己。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春秋”合時局——戰與和

“春秋”時期的戰爭,由於土地貧瘠,生產力的低下,諸侯之戰大多是為了糧食。秦晉討糧之戰,吳越的種子大戰都是如此。春戰秋和成了春秋戰爭的特色,民以食為天,秋收大過天。當人口膨脹到土地無法正常供給的時候,諸侯們必定會想方設法進行消耗。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春秋”合天道——生與死

春種秋收,自然之道,現世的因果關係,屬於一年中的一個完整迴圈。春秋本是天地賦予萬物的大仁大義,而諸侯卻在春秋行不仁不義之事,破壞了滋生聖人的土壤。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胡言亂語幾句,孔子他老人家沒想這麼多,借史褒貶而已。不過王朝霸業,陰謀陽謀,不過是一場春種秋收,天地之間剎那的輪迴。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我畫者959791912016-09-28 20:23:23

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舊事物被新事物取代,新制度、新思想不斷產生。

土地增加,分封制瓦解,天子衰微,諸侯爭霸,政出方佰,問鼎中原,百家爭鳴。諸華、諸夏與戎、狄、夷、蠻融合。

春:萬物復甦,綠草如蔭。秋:瓜熟蒂落,草木枯黃。是故,孔子編撰《春秋》是也。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哥兒就是一憤青2016-10-04 20:45:23

春種~秋收……有因有果!!歷史就是事務“因果”發展的延續……冬夏……呵呵……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趙雪琴2016-10-02 22:45:45

孔子之所以把當時的歷史看作是春秋是因為他們都出生在那個戰亂的時代,一會兒在東,一會兒在西不是這個諸候吞併,就是這個諸候發兵變動頻煩都象是樁個稼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所以孔子就把當時的歷史狀態比喻為春秋我看頂適合的。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hlm365012016-09-29 14:01:24

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這個規則,因果關係就是一種轉化。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玄魚道長2016-10-05 11:40:01

古時候都是農耕社會,春種秋收,隱喻輪迴因果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手機使用者66574502302016-09-29 14:58:08

春秋,指的是兩望收穫,一年之晨春,下半年之後秋的作季節豐耕,指的是人與自然,人以食為天,人以居時獲為耕仲之春秋。藏冬風塵後唯物人回饋二季之時,夏暑冬雪的負面自然之時季。都以四季耕耘作兩季之宜然!所以春播秋收大季時氣論!!!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黑眼歷史觀2016-09-29 00:49:07

古代農業沒那麼發達,而諸侯國都是農業國,遊牧民族在那個時候還沒崛起,所以基本是諸侯國自己玩。

孔子還在的時候,戰爭還是所謂的貴族戰爭,潛規則很多,比如等雙方擺好陣了才來打,有白髮的俘虜就放走等等。而那時候,春天耕種秋天收糧,預設在春天和秋天不進行戰爭,也就成為春秋時期。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愚夫柄輝2016-10-12 16:04:32

儒家的思想就是中庸。就是孔子說的“叩其兩端”。冬夏是“天”極寒極熱的兩端,春秋即是叩“天”的兩端。孔子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用的就是這種非極端的方法去寫歷史。故名《春秋》

孔子為何把歷史叫春秋,而不叫冬夏?多情谷主2016-09-29 12:55:02

那是因為孔子及之前的時代一年只有春、秋兩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