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贛寧客2019-08-04 18:56:27

在中國戰場上火器出現後,傳統的重型鎧甲變得不堪一擊。元代開始,出現了以外為布料,內裡在要害裝有鐵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

明代棉甲為對抗火器,開始內襯鐵片,外用銅釘固定。清軍的棉甲最初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又自己加以改進產生的。

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次生產,重量輕,對早期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中彈傷的不重)。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一點青蒼2019-08-05 09:23:14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最近熱播的由四字弟弟、大頭姐夫和週一圍三主角的大型懸疑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給我們近乎完美的展現了唐代各個兵種的盔甲面貌。唐代的鎧甲即唐十三鎧,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烏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其中唐玄宗龍武軍陳玄禮將軍身著的即是“烏錘甲”,指揮士兵宿衛宮廷,鎮壓暴亂,肩頭用熟銅鏨刻的獅子首肩吞和腹部的狻猊腹吞,輝映了其統率禁軍的高貴身份。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最令人感動的旅賁軍將領崔器所穿戴的鎧甲為“明鏡鎧”,其風格就是鑲嵌有輔助金屬部件,或者是在鎧甲外,另行佩戴一個獨立的,類似女性內衣的護胸。護胸的材質,出於宗教和裝飾目的,大多數是由大塊金屬和皮革製成。在鎧甲和戎服的設定上,相較另外幾支部隊更加註重實戰。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傳統的唐代鎧甲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衣服,並非一種穿著式的結構,而是披掛式。也就是說,唐鎧是由很多個不同部分組成,並以有機的模組化方式披掛在士兵身上。這種模組化的結構最主要的功能是使得每個部位的防護都有其獨立的效果,而同時可透過增減不同的模組結構,很方便地達到適應不同作戰的需求。明朝之前,扎甲、鱗甲、山紋甲一直是中國護甲的主要形制,到了明清之後,這些鐵甲就不再被軍隊所普遍裝備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我們經常在明清電視劇中常常見到的棉甲、或布面甲。有好奇的小夥伴會問:這是為什麼呢?明清時代的技術不是更好嗎?

其實也不盡然全是棉甲,比如大名鼎鼎的明式明光甲,從唐代一路演化,兩個裝飾著吉祥圖案的明光胸鏡,下聯一個碩大的獸吞腹甲。明代初期依然以傳統札甲為主,鎖甲為輔,之後又有大量棉甲,但蒙元入主中國百年,其影響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消除的,受此影響,明代札甲演化出了自己不同於傳統中國札甲。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而清朝努爾哈赤是靠他們的遺留的十三副鎧甲起兵的 所以這絕對是明朝盔甲,而且護腋也絕對不是他們自己發明的,說不定頭盔上面還插了個小旗 另外臂鎧也和明朝一樣 所以 這副盔甲很明朝。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棉花在宋代被傳入我國,但受限於紡織技術,“木棉布”一度是比絲綢還要貴重的高階面料。棉甲(布面甲)。這種新式甲冑具備質輕、保暖、價廉等優點,對付早期火槍彈丸有較好的防禦力,因此其在元明清三朝被廣泛運用,成為中國13世紀後實戰甲冑的主要代表之一。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

到了清朝後期,鎧甲、棉甲基本淪為貴胄子弟炫耀的資本,基本失去了實際用途。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漸漸地退出了歷史潮流。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可以看出甲在實戰中的用途,也間接演示了中華文化的變遷,喜歡鎧甲的朋友們可以多看看相關書籍。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棉甲防禦力究竟如何?使用者827624394372019-08-05 10:44:35

個人多年的戰鬥經驗(打架)來看,鐵甲勝於棉甲。第一,國家層面,鍊鐵肯定比年年從地裡長出來的棉花要貴的多。且屬於稀有資源。所以成本不允許國家那麼奢華。第二,從武器裝備發展來看,火槍大炮的出現,威力可以直接穿透絕大部分鐵片,所以鐵的防禦力大大降低。那個時代的軍人不笨,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第三,滿洲人對漢軍有所保留,也不願意讓漢軍能力增強。但是迴歸正題,如果冷兵器對打,鐵甲無意具有棉甲無可替代的剛性。人的力量和刀劍是不容易砍穿刺透鐵甲的。所謂棉甲輕巧好用,都是純屬放屁。你和人對砍的時候誰穿鐵甲誰的信心都不一樣。你買個現代警用防刺服打架你的氣質都不一樣。和諧社會,安定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