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是龍的傳人?零號影劇場2019-09-17 12:53:56

龍在中國歷史以及中國文化中,都是一個異類的存在。它作為皇帝和皇權的象徵,以及十二生肖中的“辰龍”,事實上已經在中國存在了上千年。而如果我們把上古神話中的“龍”也包含在討論範圍之內的話,那麼其實這種傳說中的生物(姑且說是生物吧。。。)其實已經根深蒂固在我們的文化中數千年之久。所以“龍的傳人”,其實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對中華文明的總結。

作為皇帝皇權象徵的龍,最早出自《史記》中對於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傳說: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蛟龍是什麼,我們到後面慢慢細說。但由此,大漢江山的開創者便與“龍”攀上了血緣。而“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其形成時期便是漢朝。因此“皇帝=龍”的這一形式,自2000多年前,就已經固定在了華夏文明之中。

而“十二生肖”的形成,則出自東漢《論衡》中《言毒篇》的記載: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

作為記述生辰時節和曆法紀年,對於農耕文明有重大意義的干支系統,龍進入這一領域,事實上已經證明“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普通百姓文化中的一部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漢朝-華夏民族-漢族的文化傳承(我知道說這個必然會有人來噴“民族是共黨的宣傳”等等,所以我儘量擺事實,各位看著心裡有數就好。。。)。

“漢”這一稱呼,事實上起源並非中原民族自稱。在《周書·尚書》以及《春秋左傳》中都有“華夏”一詞的記載。作為黃帝和大禹的血脈傳承,華夏一詞其實才是中原民族的自稱。而被稱為“漢人”,則是來自於漢朝時期周圍東夷、百越、匈奴等民族對於中原民族的稱呼。

自商周以來,中國在上古和中古時期曾經歷過多次擴張以及被外族入侵。而這些紛爭的結果則是外族與中原民族的大混血,以及華夏文化對外族文化的吸納、接收以及自身的變遷。但在以漢語為基礎、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各個時代都普遍傳承了“龍”的特殊文化地位。

說“龍”有特殊的文化地位,最簡單的例子,則是中國獨自的,對於“龍”的研究。

龍最早是作為一種生物被研究的。《述異記》中記述,在泥水中的虺,活500年就會成為蛟,蛟活1000年會變成龍,龍過500年會成為角龍,角龍再過1000年就會變為應龍,應龍再老,就會變成黃龍。

具體“虺龍”,“蛟龍”,“龍”,“角龍”,“應龍”以及“黃龍”是什麼,跟我們的問題無關,在此不提。但單從這種細緻而且有“升級系統”的研究來說,中國人對於“龍”的特殊性是有相當深的認識的。而龍的這一特殊性,事實上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文化圖騰:舞龍、賽龍舟、擺龍門陣、猛龍過江等等。

所以我們沒有被叫做或者自稱“虎的傳人”、“馬的傳人”、“猴的傳人”(其實這個從科學來講離我們的親緣更近。。。),而是自稱“龍的傳人”,這遠遠不是一位歌手偶然瞎寫的歌詞,而是一個文化傳承的必然結果。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是龍的傳人?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是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