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位寶媽和茸馬醫生說:寶寶已經一歲零兩個月了,走起路來臉上的肉會一頓一頓的,很可愛!但是有一點讓讓人很頭痛,就是每天早上寶寶都纏著她不讓去上班,看到媽媽出門就抱著媽媽哇哇大哭不撒手。 寶媽嘆氣說:每天早上就像大戰一樣,快到上班的時候就讓婆婆帶著寶寶去陽臺玩,自己像做賊似的偷偷跑出去。到了公司心裡總是牽掛著寶寶,一打電話就聽到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心都要碎了!

寶寶老是黏人,老是要抱怎麼辦?

多麼可愛的寶寶啊,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她對媽媽濃濃的依戀。對於黏人的寶寶,很多寶媽都是“痛並快樂著”: 出去買個菜?媽媽別走。。。。 去上個廁所?媽媽別走。。。。 我去隔壁拿個東西總行了吧?! ——嗚嗚嗚。。。。我要媽媽。。。。

很多寶媽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黏人的寶寶:順著吧,擔心把寶寶嬌慣壞了;冷著吧,既怕傷了寶寶的心,自己也捨不得。。。。

寶寶老是黏人,老是要抱怎麼辦?

那麼寶寶黏人該怎麼辦呢?

茸馬醫生有一妙計,既能解決寶寶過度依戀,又能提高ta的獨立意識~ 寶寶黏人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茸)位(馬)名(醫)人(生)曾經說過,若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就是說一定要先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寶寶為什麼喜歡黏著媽媽呢? 在寶寶6個月~2歲之間,會對爸爸媽媽產生明顯的依戀行為,同時對不熟悉的環境或人產生認生情緒和不安全感。 在和父母分別的時候,寶寶腦子裡浮現的一系列問題會讓他們焦慮起來,情緒開始激動,甚至大哭吵鬧。 例如:媽媽怎麼不見了?媽媽去做什麼了?媽媽會回來嗎?媽媽不要我了嗎?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緒叫做分離焦慮。

寶寶老是黏人,老是要抱怎麼辦?

寶寶老是黏人,老是要抱怎麼辦?

茸馬貼士

約翰·鮑爾比透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別把黏人看成缺點!

1~2歲寶寶處於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發育過程主要發生在處理負面情緒的大腦區域。在這個年齡段,寶寶學會了走路和跑步,萌生出自我意識。同時,他們的心情多變,經常會流露出不快樂的情緒。 事實上,寶寶自己也正努力應付這些強烈而又複雜的感覺,所以,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你,對你的依戀更強烈。 有些父母把寶寶黏人看作是缺點。其實,適當地黏人還有利於他將來與人溝通和交流。

1~2歲的寶寶,黏人的表現最明顯。他們把媽媽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的港灣”,只要稍稍覺得不安,就想跑回媽媽的身邊,尋找安全感。 適度的依戀(也就是“黏人”行為),不僅可以使寶寶找到滿足感,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感,能夠培養寶寶對他人的信賴度和自信心,有助於將來自如地與人溝通和相處。

如何正確對待黏人的寶寶?

好啦,現在問題的根源已經找到啦,接下就是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了。茸馬醫生給大家推薦三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① 建立告別儀式,讓寶寶也有責任心 很多媽媽經常趁寶寶不注意,蹭地一下溜之大吉,但結果往往是讓寶寶大哭不止。所以,千萬不要偷偷溜走,相反,要花時間和寶寶建立一個告別儀式。 一歲以後的寶寶已經開始有自我意識,只要媽媽跟他說,他們就會明白。 比如,用寶寶最喜歡的玩偶或小車玩具當作媽媽的替代品,跟他們說:“媽媽要離開一會,大概三個小時,寶寶可以幫媽媽照顧好你的玩偶小K嗎?”並和寶寶拉鉤承諾。 一開始,寶寶也會因為不捨得媽媽離開而小哭一會,會難過,但只要堅持下去,寶寶會明白這份照顧小K的責任原來這麼重大,也就有了“堅決完成任務”的責任心。

② 用故事灌輸獨立概念,安撫寶寶情緒 每晚的睡前故事,平時的搭積木遊戲,都是給寶寶灌輸獨立概念的好時機。 透過各種場景設定告訴寶寶,有些時候媽媽是要和寶寶分開一下的,但寶寶要記住,在和媽媽道別後,媽媽也一定會在約定的時間回來接寶寶。 比如,用積木搭座房子,建輛小車,用兔子、小鳥假定媽媽和寶寶。“滴滴”幼兒園的小黃車來了,寶寶要坐車上學了,來和媽媽揮手說再見,寶寶去和小朋友吃些零食,學習知識,晚一點媽媽就去接寶寶回家。 類似這樣的故事,媽媽可以時常給寶寶講,並在現實情況下也用同樣的話語安撫寶寶,讓寶寶在心理上接受和媽媽分離這件事,提前安撫他們的情緒。

③ 多和小朋友玩角色扮演,讓寶寶更會社交 從寶寶一歲起,媽媽就應該有計劃地多帶他們外出,並鼓勵寶寶多與小朋友玩耍,下意識的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同時也降低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感。 購物車玩具,讓寶寶和自己的小夥伴在“超市”裡盡情選購;廚房玩具,男寶女寶扮演媽一塊過家家;數字火車積木,邊認數字邊旅行,看誰更聰明。

其實分離焦慮,是每個媽媽在育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和經歷,但歸根結底,媽媽放手,並用愛和耐心幫助寶寶具備如何面對分離的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